每天只工作3小时,怎么做到的?

小田和她的男朋友朵夫写字的地方

喜欢我们,记得设置星标哦~

最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书,日本导演押井守的《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

这本书其实有点标题党,作者并没有说每天只工作3小时是怎么做到的,只不过是顺嘴提了一句。

但写了非常多工作方法、职场智慧,让你可以提高自己工作效率。

如果真能都做到,或许花更少时间,做更多事情,是可能的。

这本书今年10月份出版,豆瓣评分7.6,不算高,但我看得津津有味。

每天只工作3小时,怎么做到的?

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喜欢看电影,而这本书聊电影的角度特别刁钻。

身为导演的押井守,用《拯救大兵瑞恩》《007》《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这些经典的电影,来讲:

在职场中,我们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

看起来反差挺大的,作者选的不是像《杜拉拉升职记》这种的职场电影,而是一些战争片、科幻片,但他却从职场学的角度来解读这些电影。

我孤陋寡闻,没看过别人这么解读电影,觉得很有趣。

我喜欢这本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作者的见解,真的很有意思。

一个导演,讲职场学,很多人会觉得靠谱吗?

很多人写过职场学的书,做职场学的课程,但就是没见过导演讲职场的。

导演,在很多人看来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的职业,电影怎么拍,演员怎么演,全都是他说了算,可以说是一个“独裁者”。

作为导演,押井守也压根没上过班,他能讲职场学吗?

每天只工作3小时,怎么做到的?

但押井守认为,自己很适合讲职场学,因为身为一个导演,其实就像企业里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不是所谓的“独裁者”。

他说,导演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电影怎么拍全由他说了算,而是夹在中间的管理层。

对上,他需要说服投资方给他投钱,提交让他们满意的方案,达到他们的要求。

对下,拍摄、剪辑、制作团队,都是他的下属,这群人可能各怀目的来剧组,很多时候能力也不让你满意,但是作为导演,就是要带一个团队,交出一部让观众喜欢的电影。

这不就像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吗?他有上级,有下属,还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押井守还结合了很多自己当导演的经历,比起一般的职场学专家,讲得好多了。

最大的特征就是:不是成功学、不暗黑、也不鸡汤,但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见解。

常常有很多并无恶意的“诡计

”,让你有一种:“真狡猾呀,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感觉。

比如说作为中层管理人员,要有一种“真话不全说”的智慧。

押井守用电影《凤凰劫》举例子。

每天只工作3小时,怎么做到的?

这个电影讲的是,一架飞机因为沙尘暴,在沙漠中紧急迫降了。

飞机上有12名乘客幸存下来了,但飞机上的水和食物都非常有限,大家如果走不出沙漠,就要被渴死或饿死。

这时,一个年轻人站出来了,他说自己是飞机设计师。

他要大家帮忙按照他的构想,用现存的机体改造成一架单发动机飞机,载大家飞出沙漠。

这么做有生存的希望,但是如果一旦飞机改造不成功,或飞行中坠毁,那大家就死路一条了。

还有另一种方案,就是在原地保存体力,节约食物和水,等待救援。

资深的飞行员对这个飞机改造计划不抱希望,但觉得再怎么样也比坐以待毙好,因此带领所有人一起配合设计师开始改造工作。

但是过程中,飞行员却发现,原来这个设计师只设计过飞机模型玩具,并没有设计过真正的飞机。

飞行员立刻产生怀疑,这能行吗?

但设计师理直气壮:我能设计飞机模型,自然也能设计出能飞的飞机。

这时候,如果你是飞行员,你会怎么办?

是告诉大家,这个设计师其实只设计过飞机模型玩具,所以我们这么做,不一定有生存的希望?

还是继续替设计师“隐瞒”,让大家一起改造飞机,尽全力尝试设计师的方案?

或是,搞一个民主的投票,告诉大家真相,让大家投票决定接下来怎么做?

这也让飞行员陷入了纠结,这时候大家已经充满干劲地改造飞机,早就筋疲力竭了。

加上决定好了速战速决,因此水也喝了,食物也吃了,已经没有退路可走。

所以飞行员决定对众人保守这个秘密,还不停鼓励众人说,没问题,相信这个设计师,我们一定能逃出去的。

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和飞行员的选择都很有意思。

飞机模型设计师,他相信自己可以设计出能飞的飞机,但是没有完全告诉大家真相,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说自己只设计过模型,那大家一定不会信任他了。

于是,他只说了自己是飞机设计师,没说自己设计的是模型。

当被飞行员问到的时候,他也说“我没说自己不是设计飞机模型的啊,只是你们没问”。

而飞行员呢,他知道了真相之后,为了给大家信心,也没有说出真相,而是选择继续这个“误会”。

这两个人都奉行的准则是:“别人没问,自己就不要回答”。

这会让人觉得,真是狡猾啊。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不做些什么,只有等死。

如果改造到一半的时候,告诉大家:他只不过是个设计飞机玩具的,一定会影响士气,最后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设计师和飞行员,其实都是用这种“真话不全说”的智慧,给大家希望,激发众人的干劲,最后,他们还真的逃出了沙漠。

这就说到一个管理团队或领导的智慧了,领导团队,有时候并不是知无不言,让大家知道越多越好,而是需要这种在有的地方,保持一点狡猾的智慧

比如说,一个公司要发布一款产品,就比如说手机好了。

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是完美的,肯定都有缺陷。

那这时候负责产品开发、营销的领导,要告诉大家这个产品其实没那么好,还有这些这些缺陷吗?

或者让大家投个票,我们还要不要推出这个产品吗?

这么一说,大家自然士气都颓了,还怎么卖呢?

所以他一定是给大家信心,我们这款产品是最完美的,一定能大卖!

当然,这不是意味着欺骗,而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懂得负责任,就像那个飞行员,他负的责任,就是这12条人命。

有人可能会说,他怎么能把关乎别人生命的选择权,把握在自己手里呢?

但如果这时候不保守秘密,而是告诉大家真相,让大家陷入争吵,或者再搞个投票,大家生还的机会,只会更小。

作为领导者,这时候就要扛起这份责任,对结果负责,如果赢了,这是他胜利,也是大家的胜利,如果输了,责任就全在他了。

而选择告诉大家真相,看似很民主,很完美,其实只是逃避自己的责任,可以将失败的责任分散给所有人,但也大大增加了失败的几率。

在职场中,民主和完全的透明,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场合,有时候需要领导者做出独断的抉择,扛起责任。

而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不仅要有扛起责任的勇气,还要有对失败负责的担当。

看到这,是不是有一种:哇,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回头一想,又觉得:原来还能这样解读电影啊。

这就是这本书的风格,用电影来讲职场的“胜利法则”,但不鸡汤,也不暗黑,而是有许多打破常规的见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提出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例如:

我们很多人其实是喜欢失败,胜于喜欢胜利的。因为

“没有比失败更令人感到舒适的事了。失败后,个性变得犹豫不前,一辈子都在回味失败的苦楚中度过就行了。这种舒适的日子,让人无法抗拒。

反之,若是胜利了,接下来就要去持续获胜才行。所谓“胜利”二字,系指不断获胜直到永远;但只要失败一次,周边便会被不断的挫折环绕着,一辈子都沉浸在自我怜悯的情绪中。

败北的蜜汁便是如此甜美。”

很有趣的想法,对不对?

我们都知道大家都渴求成功,但失败确实比成功轻松多了,只要少付出一点努力,再沉浸在自怜自悯的情绪中就好了。

而成功,则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努力,来继续获得成功。

这么一想,还真的很有道理啊。

这本书就是能不断给你这些新奇的想法,推荐你读这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