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越南印象

我的越南印象

我的越南印象


今年4月,我隨國家民委代表團訪問了越南,越南是我國的近鄰,又是少有的幾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我來說她是即熟悉又陌生。在這幾天同越南人的零距離接觸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越南人民發自內心的熱情友好,感受到了越南共產黨和政府的務實進取精神。

一、實實在在的革命傳統教育

越南國土兩頭寬,中間細,從北向南呈S形。從越中邊境的河江省同文到南部金甌省的金甌角,南線距離為1650公里,跨15個緯度。東、西最寬處從東北部的廣寧省芝街鎮到西北越老邊境長600公里,最窄處在中部的廣平省,從東部沿海洞海市到西部越老邊境的嘎萊僅有50公里。越南有長達3260公里的海岸線,起於東北的忙街,終至西南的河仙。

越南物產資源豐富,“一根扁擔挑著兩筐稻穀”和“金山銀海“是人們對越南物產資源形象的概括和讚美。 “一根扁擔”是指越南中部的狹長地帶,它挑起的“兩筐稻穀”是指紅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這兩個著名的“糧倉”。越南西部和北部山區,覆蓋著大面積的森林,盛產貴重木材和其他林產品,活動著多種珍禽異獸,地下則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因而被冠以“金山”,而越南江河湖海又因有著各種各樣的水產資源獲得了“銀海”的美譽。

凡是到美麗的越南來訪問的外國客人,無論是官員還是遊客都被安排一個必須參與的項目,那就是瞻仰胡志明主席的遺容,我們也不例外。等我們來到河內巴亭廣場的時候,已經有長長的隊伍,絕大多數都是遊客。我們是政府代表團,著正裝,向胡志明主席的遺容三鞠躬,並送上了我們代表團的花圈,以表達我們對已故胡志明主席的敬意。

胡志明主席是越南人民敬養的偉大領袖,在越南各地的宣傳標語中必然有這樣一條:“偉大的胡志明主席永遠活在我們的事業中”。每逢重大節日,街上懸掛的橫幅標語更是少不了這一條。越南人民對胡志明主席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當然也有越南黨和政府實實在在的傳統教育,據說在越南的中小學課本里都有革命傳統教育的內容,再加上越南人對老一輩傳統的尊重,所以,年輕人尤其是現在時髦的年輕人都由衷地敬佩胡志明主席,親切地稱他胡伯伯。

我曾有意問陪同我們的生於80年代的越南青年對胡志明主席怎麼看,他們都會發自內心地說:胡伯伯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我們由衷地敬佩他老人家,我們會以他為榜樣,為祖國貢獻力量。聯想我們國家的這一代人,他們對毛澤東主席的瞭解和感情遠不如越南青年對胡志明主席的瞭解和感情深。他們更沉溺於現代流行的述語:肯德基、麥當勞、PK、超女、Fans等等。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們還是應該好好向越南學習,把革命傳統教育搞紮實,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當然,越南人民對胡志明主席也有點神化了, 可能也違背了胡志明的本意。在胡志明市的胡志明紀念館裡前面的內容都非常翔實,有說明力,可是最後結束的時候,竟設了一個胡志明的靈臺,越南人紛紛上香,祈求保佑,好像是在供奉神仙,似乎有點不唯物,不協調。

二、各民族豐富的文化

越南是擁有54個民族的統一國家,其中京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根據1999年的人口調查,越南總人口是7700萬,其餘的53個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14%左右(105,27455人)。在各少數民族中,人口規模有相當的差異:人口100萬以上的民族有4個(岱依族、泰族、芝族、高棉族)也有5個人口在1000以下的民族(西拉族、布標族、勒曼族、布勞族、俄都族)。

根據越方的安排,我們來到越南南部的茶榮省。茶榮省總人口100萬,包括京族、高棉族和華族,其中高棉族佔總人口的30%,華人佔1%,此外還有人口為數不多的佔族和印度族…….。茶榮既是一個多民族又是一個多宗教的省份,幾乎所有的高棉族人都信奉小乘佛教。主人特意安排我們參觀了一個高棉族寺院,寺院的主持早早就在門口迎侯我們,還有一些鼓樂手吹奏著音樂。我們按照寺院的習慣脫掉鞋子,走進大堂。寺院主持對我們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陪同我們的越方代表也向寺院贈送了禮品,看得出他們對越南的宗教政策十分滿意。會見結束後主持還陪同我們在寺院參觀,晚上我們在住地一邊吃飯,一邊觀看了茶榮省文工團,京族、高棉族和華族的文藝節目,每個民族的歌舞都是由本民族的演員表演的,可以感覺到茶榮省的民族團結工作做得還是相當好的。

岱依族是越南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據不完全統計約有115萬人,有近60%住在與我國接壤的高諒省內。祭供祖先是岱依族宗教信仰中最突出的標誌。岱依族過去使用漢字,後來在漢字的基礎上,岱依族創造了一種喃字,用以記載詩歌和傳說。

泰族在越南少數民族中居等二位約100萬人。按照他們衣著的不同顏色可分為白泰、黑泰和紅泰三大支系。具有民族特色的越南泰族婦女的服裝與東南亞各地區的泰族居民的服裝基本相同,白色或黑色的衣服釘些簡單但雕刻很精緻的銀扣,裙邊編織雅而不俗的紋飾,突出了女性體形的線條美。泰語,屬壯泰語族,它的許多詞彙與岱依族和我國和壯語相同。

此外,越南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與我國少數民族相同,如粟慄族、倮倮族(即我國的彝族)等等。

三、今日的下龍灣

為了領略越南的大好河山,越方還安排我們遊覽了世界奇觀下龍灣。

下龍灣是越南北方廣寧省的一個海灣,位於北部灣西部,離河內150公里。傳說古代有一群白龍從遠方飛來,被這裡的美麗風光所吸引,從天上下來留在海灣裡。白龍翻騰激浪,化作千姿百態的奇山異島。據科學工作者考證,這裡是原來歐亞大陸的一部分,下沉海中,形成了這種自然奇觀。

我們從拜寨碼頭登上游艇出發,海上如詩如畫的美景映入眼簾,使你目不暇接。像一根粗大的筷子直插海里的是筷子山,像一個大鼎浮在海面的是香鼎山。鬥雞山兩山對峙,如一對傲斗的雄雞,馬鞍島則像一匹昂揚的駿馬,踏著海浪奔騰向前。艇在水上走,人在畫中行,水繞山環,意趣橫生。有時,蒼翠的群山環抱著一汪凝碧的綠水,粼粼波光倒映著座座青山,山情水趣,編織出無窮無盡的詩情畫意。有時迎面聳立的群山,像一排高大的城牆,擋住了遊船的去路,懷疑山窮水盡無路覓時,迎面會突然閃出一條通道,把我們引進一個新的奇妙境地,其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拜寨碼頭乘船南行8公里,有一個木頭島,史書上稱為萬景島。島上最高峰海拔189米,半山腰有個天宮洞,我們來到天宮洞進行了參觀。導遊漢語講的不錯,指著一個個石筍講述著它們的故事。她特別提到越南的神話傳說,據說在很早的時候有一個叫烙龍金的男子,娶了一個叫歐幾的女子,他們總共生了100個蛋,後來每人帶了50個蛋,分別上了天和下了海。女子上了天后為了餵養她地下的50個兒女就留下了一個乳房。他們的後代就是今天的越南人。

晚上的下龍灣更是熱鬧非凡,主人安排我們觀看了俄羅斯的海豹表演和非常現代化的大型聲光水屏表演,我看比新加坡的聖淘沙還要壯觀,可惜觀眾不是很多,有點對不起這麼好的節目。

四、極其熱情的越南人

陪同我們的越南人是三位女士,她們異常熱情大方,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使我們非常感動。越南民委主任甚至還和我們開玩笑說,如果你們會越語,恐怕就走不了了,越南姑娘會爭著嫁給你們的。我知道由於戰爭的原因,越南男女比例失調,女多於男。但更主要的還是越南人很講究禮節,對客人非常的友好,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對長輩稱大爹、大伯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開始越方陪同的女士還叫我吳先生,過了不久就改叫我“艾光”了,翻成漢語就是阿光,光哥的意思。每次吃飯她們都主動給我們男士盛飯盛菜,喝酒還不斷交杯。最有意義的是照相,在越南三個人不能同時照相,否則中間的人就要倒黴。而我們總是忘了這一點,所以經常是越南姑娘一看是三個人馬上就閃開了,回來後仔細翻相冊還真沒有三個人的合影。

有一個陪同我們的越南女士十個手指,九個都帶滿了戒指,當我問她為什麼空一個手指時,她非常大方的說,我在等你給我買了後戴上呢,我不知是真是假,連忙點頭說好的好的,沒想到她非常認真地看著我說,那好,下次去中國我就等你給我戴戒指了!我紅著臉說,我們國家送戒指就意味著要娶你,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嘴裡說好哇好哇,艾光,我可等著你了。我知道玩笑開大了,連忙說,我已經結婚了,聽到我的話,我可以查覺一絲遺憾掠過她的臉頰。分手時,我大聲對她們說:謝謝你們的熱情款待。你們美麗的國家和熱情的人民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再見,我心中的美好的國家————越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