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賣攪團的婆娘(散文)

賣攪團的婆娘(散文)

西安 高五幸

下班行至小區門口,看到路邊有一賣“漿水魚魚”、攪團的,饞蟲襲胃,禁不住味蕾的誘惑,擇凳而坐,向“主家”招呼,“嫂子,來一碗兩攪(即粉面包穀面)魚魚,不要辣子。”

“我有那麼老嗎?!”賣魚魚的婦女體態豐滿,看上去有六旬年紀,一臉的慈祥,說話喜眉笑眼的,一看就是做生意的坯子。她邊撈魚魚邊解釋,“我今年剛扳上五十,整天日曬雨淋的,也不象城裡人愛打扮,顯老。”

看著她熟練地從盆裡撈出魚魚,我訕訕地笑,以掩飾剛才看走眼叫聲“嫂子”的失態,趁著她給我遞飯的當兒,這才注意到,是個不起性子的農村婦女,衣雖不光鮮卻整潔可身,臉色紅通通的,充滿健康態。她很熱情,“先攪一下,把調合攪勻,吃起來有味。”

我也是農村人,自小就愛吃這“哄上坡”(即吃過了不一會兒又會餓),攪勻後端起飯碗,嚐了味,那柔的綿的爽口,辣的酸的宜人,對吃膩了大魚大肉的我,的確是解饞的了得。我在吃的過程中,賣牌自已的知識,“攪團貴在於攪,要順時針攪100下,不能逆時針倒攪,倒攪了吃了不香……”

“聽你說的,還在行,只是說對了一半,關鍵是要拿住稀稠!”她怕我聽不明白,繼而說道,“太稠了吃著茬口硬,不爽口,過於稀了,漏下的魚魚隨湯,也不好吃。”說到這裡,她顯得很興奮,告訴我,她是潼關縣的,來這兒四年多了,丈夫在一家工地給頭兒跑腿,有三個“千金”己成家,言談中流露出知足的幸福。

“看架勢,你這生意不會錯?!”我咥了一碗“哄上坡”,興猶餘盡,又要了一碗“水圍城”(攪團),並叮囑多來點酸菜。

“天越熱,這生意還可以。這兩天下雨,就差勁了。好在乾的時間長了,有了些回頭客,不瞞你說,比給人打工強,起碼自由自在,賺多嫌少都是自家的。就是一樣,人歇不下……”她說,每天需早早起床生火做,水燒開後把面拂,手上杆杖攪不停,還得操心鍋底著,攪團用碗裝飥飥,一勺一勺魚魚過,好在有老漢和娃們幫忙。家裡人也勸我不要乾了,我這人閒不住,我想,拾個啥就比掉個啥強,人得找個事幹,吃了光坐會坐出病來,再說,前陣有事歇了幾天,鄉黨們不停地打電話問詢,為什麼不出攤?

“被人惦記是快樂的,也是一種幸福!”潼關賣魚魚的婆娘不無自豪,“這是我的拿手戲,看見食客吃著香,聽到大家的誇獎,我什麼累啊乏啊就跑得沒影了……”

賣魚魚潼關婆娘的樂觀情緒,感染著我,是啊,人活在世上不論幹什麼,只要精心,就能幹好乾成!無論你是幹啥的,只要能給社會做點什麼,給他人帶來點方便和快樂,你就會覺得自己還有點用,還能趕上時代發展的脈搏,感到生命沒有虛度、白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