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艺术家们却将它们画成画!

英语中‘滋味’、‘品味’和‘趣味’都用 taste 表达。

格林伯格说审美体验是直觉,和五感一样直接。

而且现在大家比格林伯格那个时代,都更勇于承认自己喜欢 ins 风多于博物馆。

社交网络上特别多 #Food Porn#,只要拍得好看,让人饥饿,总不会错。

艺术史上的 food porn 虽然非主流,但也不少。

五百年前的脑洞

当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艺术家们却将它们画成画!

Giuseppe Arcimboldo,Water, 1566,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

第一个出场这位作品并不开胃,但也不想错过。

由食物组成的肖像是否仅仅比数字组成的头像更好玩一点而已?

也许是因为创造了一时的惊奇,成为被记住的历史已经足够。

巴黎卢浮宫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我才发现两家都都没有收集成功,《四季》和《四元素》被拆散了。

看他的画治疗强迫症挺好的用,但有密恐的要小心。

Arcimboldo|超现实!他竟然同时是Dalí和Arashi的菜。


当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艺术家们却将它们画成画!

Osias Beert,Dishes with Oysters, Fruit, and Wine,1615

荷兰绘画黄金时代大概是食物静物画最好的年代了。

还细分成早餐画(ontbijtje),厨房画(keukenstuk),更炫富的宴会画(banketjes),还有让你在博物馆中不敢细看又无法不看到的猎物画 (jaagstuk)——画中那些巨大的死天鹅太惊人了。

这些静物画当时大量出现,是因为荷兰是大航海时代商业最发达的地方。

这些逼真甚至过于逼真的海鲜和其他来自异国的珍奇食物,除了炫富以外,也反映当时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毕竟只有在画中,食物才永不腐烂。


当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艺术家们却将它们画成画!

Still Life with Cheeses, Almonds and Pretzels,Clara Peeters,1615

作为生蚝爱好者这幅也是不可错过的。

生蚝的妙用那时和现在都一样,墙上的维纳斯和丘比特表示‘没眼看’。

注意那个停留在空中的香槟盖,大家是否希望时间静止?


当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艺术家们却将它们画成画!

Jean-Fran?ois de Troy,The Lunch of Oysters ,1735

和上面的荷兰静物画一样,在生死面前,富人和穷人表现的‘怕死’是不一样的。

富人喜欢用过于美好的人和事,希望这美好的青春永驻。

但他们除了更抓紧时间去放纵和忘掉这一切之外,似乎也不能做什么。

破纪录的“李鸿章杂碎”


当代人享用美食前必拍照?艺术家们却将它们画成画!

Edward Hopper,Chop Suey,1929

霍普这幅也许没现在上博展出的‘Nighthawks’那么出名,题目只是不看美剧都不知道的美式中菜——李鸿章杂碎。

然而画中没有出现这道菜,杂碎只是中餐厅的名字。

依旧是 Hopper 擅长刻画的寂寞都市场景——冷漠的人们和巨大的窗户。

Hopper|13个‘一个人的真实故事’——即使被爱,孤独仍不可避免。

然而这一切在11月14日之后似乎不再重要。

当天这幅作品在纽约佳士得拍出了画家本人记录9200万美金,更是目前世界最贵拍卖艺术品第14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