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曆史上的首次戰役:白德爾戰役,起因、過程和結果

白德爾戰役是在穆斯林遷徙麥地那(之前的名字叫葉斯里布)的第二年發生在穆斯林和麥加古萊氏人之間的一場戰役,也是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第一次戰役。穆斯林一方由穆罕默德親自指揮,而麥加古萊氏人一方的指揮是古萊氏人阿穆爾.本.黑沙姆。以戰役發生在位於麥加和麥地那之間的白德爾地區而命名。

伊斯蘭曆史上的首次戰役:白德爾戰役,起因、過程和結果

白德爾Badr(紅點位置),綠點位置為麥加,藍點為麥地那

起因:

本次戰役起因應該追溯到穆斯林遷徙麥地那的事情:由於在麥加遭受到古萊氏人的迫害,穆斯林難以立足,穆罕默德與來自麥地那的兩個氏族奧斯和赫茲拉吉在麥加城郊秘密會商,締結了誓約,這就是有名的《阿克巴盟約》。

公元622年,穆斯林分批遷徙麥地那後,穆斯林形勢的轉變引起了麥加古萊氏族的恐懼不安。便與麥地那猶太人內外勾結共同策劃,陰謀發動戰爭消滅穆斯林。麥加人一面加緊迫害已遷往麥地那的穆斯林留在麥加的家屬,霸佔了他們留在麥加的財產,並刺殺尚未出走的麥加穆斯林;一面利用麥地那猶太人搜索情報,刺探消息。同時四處宣傳汙衊穆斯林,攻擊伊斯蘭間離阿拉伯人與穆斯林的關係;並活動各部酋長結成聯盟,企圖孤立和圍困麥地那,扼殺新生的力量。為了粉碎麥加古萊氏人的陰謀,為了生存和發展,迫使麥地那的穆斯林不能不採取對策,不能不武裝起來,以對付日益險惡的局面。另一個目的,當時遷徙到麥地那的穆斯林沒有攜帶任何身家,以致窮困潦倒,而他們留在麥加的財產又沒古萊氏族“充公”,所以急需一批物資解決生活困境。

伊斯蘭曆史上的首次戰役:白德爾戰役,起因、過程和結果

白德爾戰役遺址

過程:

公元624年3月16日,根據塔伊夫回來的九人偵查員得到的消息,麥加古萊人在獲得從敘利亞返回千頭駱駝大批物資後,即將對麥地那大舉進攻。面對如此形勢,穆罕默德決定先發制人,揚言要襲擊駱駝隊,於是麥加商隊領隊人阿卜.蘇福揚,一面讓駱駝商隊分散繞道返回麥加,一面趕調援兵。當麥加古萊氏千餘人援兵趕到時,310人的穆斯林武裝早已埋伏在白德爾的井旁嚴陣以待,發動突然襲擊,雙方戰鬥十分激烈,終於以逸待勞以少勝多把古萊氏武裝打敗了。戰場上遺留了大批物資和數以百計的傷亡者,還有俘虜70餘人。最後穆罕默德讓富者以錢贖身,窮者以教學(教10個兒童學會讀寫)贖身,這種處理俘虜和戰利品的辦法,與歷史上阿拉伯部落完全不同。

在戰鬥之初,按照規則麥加古萊氏人派出了三人挑戰穆斯林的三人(單挑制),麥加方面的三人是謝巴、瓦利德和烏特巴,麥地那方面的三人是哈姆澤、阿里(先鋒官,當時年僅二十歲)和烏拜德。結果是麥加方面三人陣亡,麥地那方面一人受傷。

戰場數據:麥加古萊氏人死50餘人,被俘70餘人,艾布•哲赫裡及其他首領12人死於亂軍之中。

麥地那穆斯林軍:傷亡15人,奪得戰利品有戰馬、駱駝以及其他軍事裝備和給養。

伊斯蘭曆史上的首次戰役:白德爾戰役,起因、過程和結果

白德爾戰役(影像資料)

尾聲:

哀士蕃戰鬥

這是白德爾戰役的尾聲和插曲,從白德爾失敗而歸的古萊氏人收集殘部,想要趁穆斯林狂歡而鬆懈麻痺之際,以450人組成的精銳輕騎突襲,可是穆斯林早已知悉,率隊在哀士蕃嚴陣以待,戰鬥一開始,結果古萊氏人再一次戰敗。敵方統帥杜阿蘇爾歸信了伊斯蘭教。

穆斯林凱旋返回麥地那,以確鑿的證據宣判勾結敵人,充當間諜、策劃暴動猶太詩人卡阿卜的罪惡並處以死刑,同時驅逐了參加策劃謀叛的猶太人——破壞締約的卡尼加族。又派出三個分隊和以宰德率領的百人偵察隊,相機擊敗麥地那附近伺機配合麥加古萊氏反動派進攻的幾個猶太部落,並擄獲作為策反和間諜活動的商隊,給予“內奸”以殲滅性的打擊,這無疑是成功的戰略措施,使穆斯林在戰爭中始終處於積極防禦和主動出擊的有利地位。

麥加古萊氏人對白德爾和哀士蕃的失敗,並未甘心,他們決定為“洗雪前恥”作一次更大的攻擊,摩拳擦掌,積極準備,這才有了後來的“吳候德”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