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仍处上升期 今年销量有望与去年持平

汽车工业仍处上升期 今年销量有望与去年持平

"自强不息 —— 中国工业界的喉舌。"

2018年,我国汽车工业运行基本平稳,但在经历长达十年的行业上升周期之后,汽车产销情况正呈现阶段性增长下滑趋缓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1~11月,中国汽车销售累计下滑1.7%;月度累计下滑幅度逐步扩大。1~11月销售基本维持7年销量环比走势,但呈现销量增长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的累计增长率已经降至-0.1%,这是汽车市场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8年年销量为2800万辆,同比下降3%。

对于当前汽车工业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对此,许海东曾在中汽协月度分析会上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尽管汽车行业正在面临剧烈的动荡期,但从大的行业周期上看,汽车行业仍处在上升阶段。展望2019年,他预测指出,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00万辆,将与2018年持平。

全年行业销量下滑态势持续扩大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从2018年7月开始,汽车销量同比下滑态势一直持续到11月份,且有扩大趋势。2018年11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均呈小幅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呈下降趋势,降幅比1~10月有所扩大。

1~11月,汽车产销2532.52万辆和2541.97万辆,同比下降2.59%和1.65%。其中乘用车产销2147.41万辆和2147.84万辆,同比下降3.37%和2.77%;商用车产销385.10万辆和394.13万辆,同比增长1.97%和5%。

1~11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1045.56万辆和1049.91万辆,同比下降2.35%和1.40%;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912.33万辆和901.50万辆,同比下降0.43%和0.83%;多功能乘用车(MPV)151.72万辆和155.85万辆,同比下降18.73%和16.09%;交叉型乘用车产销37.80万辆和40.57万辆,同比下降21.95%和18.07%。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行业全年市场销售并非毫无亮点可言。其中,新能源汽车2018年有望突破120万辆,而根据中汽协预计,今年依旧会保持相对高速增长,至少较今年增加40万辆。与此同时,在高铁等新出行方式的冲击下,逆势而动的商用车2018年年度销量仍有望突破430万辆的历史最高点。

宏观因素是行业“阵痛”根源所在

回顾2018年全行业的运行特征,其中有较多的难点有待解答。从宏观角度分析,许海东指出,从国家近两年的主动行为来看,当前我国车市是国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阵痛期的必然反应,主要体现在去产能和环保治理,使一部分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和环保严格治理造成部分中小企业关停,影响了一批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而这批企业和这些人员就是行业“阵痛”的症结所在。

许海东分析指出,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2019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受国内外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预计全年GDP增长6.6%左右。2019年,预计全年GDP增长在6.5%左右,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下行趋势,可能还将延续3~5年。

当前,在去产能、环保等因素影响下,2018年下半年汽车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全年销量同比增速预计下滑3%,与历史GDP和销量增速走势背离。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规模以上企业保持稳定增长,规模之下企业下滑严重,底层就业和收入严重下滑,消费乏力。

从宏观层面上说,2013年开始,国家固定投资增速与GDP增速趋势相同,2019年GDP若持续下滑趋势,则固定投资增速也将持续下滑;社销总额增速与GDP呈现相关趋势关系,2019年将继续维持下滑态势;固定投资与社销总额增速的持续下滑,将影响居民收入,进而降低消费意愿。

在去杠杆影响下,2018年下半年,M1与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流动性未见明显改善。该现象表明社融显著少增,企业扩大乏力,而居民信贷的增长则主要表现在购房行为,使得居民消费压力增大。

2015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呈回升态势,2019年维持该态势的可能性较大;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对比中可看出,商品房单位价格呈上升态势,而汽车市场销售增速则与其呈现相反态势。从整体形势上,房地产行业未出现下行态势,因此估计汽车行业在2019年仍将受房屋价格影响。2018年,部分产业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出现减产或停产,影响中小企业和从业者收入;而在去年实行的汽车零部件行业10%的关税,目前看来影响不大。

三线以下城市消费将左右市场增长

许海东指出,汽车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因素也在影响行业的发展走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6月起之后的50天内,大约有212家网贷平台出现跑路失联、平台停业、主动退出、提现困难等情况,平均每天发生问题的平台多达4.24家。涉及超过7万亿元资产、上千万受害人卷入。

中国汽车市场在去年7月开始出现单月下滑,P2P“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范围中有大量中低层收入家庭,投资本金的损失,严重限制了其购车能力。

此外,政策带来以三年为周期的市场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上市场“刺激”效应正在逐渐减弱。经济走缓、收入降低环境下,二手车销售也波及到新车市场。数据上,2013~2016年期间,中国汽车市场上二手车与新车销售走势一致,该阶段二手车销售主要集中在新车置换;2017年开始,由于经济发展趋缓,二手车开始更多成为首次购车用户的选择,开始波及新车市场,该情形或将持续几年。

许海东特别指出,国六标准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技术升级的压力,并增加自身研发成本,或将导致单体车型在终端市场的价格提升。他指出,该标准的实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上车型的供应,消费者在可选择性较少的情况下或将持观望购车态度,进而影响新车的销售。

针对SUV走势判断问题,许海东指出,近年来,SUV高速增长早已成为市场热点,但从2018年6月份SUV车型开始单月持续同比下滑,1~10月仅同比增速1.6%;中国品牌SUV从7月开始,销量持续同比下滑,1~10月同比下滑1%。其中的还是消费群体受影响,购买力受限。

许海东认为,当前三线以下城市已成购车增长主力点,三线以下城市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48%,已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主要增长点;三线以下城市乘用车销量增速远高于整体市场增速水平。结合当前宏观经济,三线城市主流消费群体消费能力下滑。此外,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堪忧,这也间接影响了从业人员和收入下降;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扬等因素也直接影响了汽车消费能力。

汽车市场三年后有望整体回暖

许海东分析认为,现阶段中国汽车需求增速放缓,未来3年内或将维持“L”型发展态势。我国车市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局面还将持续2~3年。

不过,他还是对市场充满了期待。许海东表示,目前国家正在鼓励返乡创业,统计数据显示人数可达到740万人,创业需要动用本金,稳定需要两三年时间。另外,处在转型期的中小企业消费者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稳定工作,这批人需要在两三年缓过来,钱积累下来了,这些人还会回来买车。所以,中国汽车刚需还在,只是要三年左右缓解。

许海东进一步分析指出,2017年底统计,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56辆,远低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提高,汽车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人口仍持续稳定增长,持续提供购车群体。此外,电动汽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

据了解,2018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35万辆和102.9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63%和6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66万辆和79.0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30%和55.6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6万辆和23.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0.27%和127.58%。

综合上述,许海东指出,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将与2018年基本持平。其中,乘用车预计销售2360万辆,与2018年持平;商用车预计销售440万辆,同比增长1%;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160万辆,同比增长33.3%。

汽车工业仍处上升期 今年销量有望与去年持平

权威声音

科学评估汽车产业发展形势

■董扬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准确数字尚未统计得出,但低于前一年已成定局。这将是震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的一件大新闻,因为近2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一直高歌猛进,是世界汽车产销增长的定海神针。

对于2018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就已有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虽然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低迷,但造成产销下降最主要是政策因素。2017年底的政策翘尾因素,造成2017年汽车产销比2018年多150万辆,约五个百分点。排除此因素,2018年汽车产销不应该是下降,而应该是微增长。第二,电动汽车产销的增长,不是2018年传统能源汽车下降的首要因素。预计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约比前一年增长50万辆,而现阶段中国汽车市场的年均正常增长,应该在5%左右,约150万辆。因此,造成2018年传统能源汽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低迷和政策翘尾因素。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几年后会出现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超过总市场增长的情况,届时才是真正电动汽车增长造成传统能源汽车下降的拐点。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可准确预见的今后几十年内,使用传统能源的内燃机仍然是汽车的主要动力源,是我们节能减排的主战场之一,对内燃机仍需加强研究开发,培养人才。即便到了纯电动汽车占市场主流的时候,也会需要内燃机作为主要的补充。因此,笔者不赞成现在就提出停售内燃机的时间表,主要是担心此举会影响内燃机领域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实际上,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在世界都已势不可挡,不需要为此对内燃机再踩上一脚。

另外,2018年我国汽车产业还有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亮点:一是电动汽车高速增长,继续领跑世界市场。在市场的推动下,各项技术都有重大进步,正在逐步追上世界先进水平;二是自主创新空前加强。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基础前瞻研究,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设施和队伍建设,都达到历史最高点;三是中国品牌发展。虽然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比下降,但吉利、长城、上汽、广汽,都做到了市场增长、品牌成长。优胜劣汰是中国品牌增长的重要特征,这在2018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上三个亮点足可以说明,我国汽车产业正在由高速度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因此不必过分纠结于产销总量的波动。

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可达到120万辆以上,增幅超过70%,市场占比超过4%,继续领跑世界电动汽车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好形势下,今后两年将发生两大变数:一是在双积分政策推动之下,外资品牌电动汽车将大举入市。二是2020年以后,政府补贴将完全退出。这将引起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重大调整,对此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认真的准备。

可以确信,电力驱动将逐步成为汽车产品的主要动力源,这是大趋势。推动这一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世界范围内的环保形势和能源形势,内部因素是动力电池、电机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使电动汽车完全进入实用阶段。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已做好电动汽车的产品准备和发展规划,这代表着世界汽车产业的主流看法。

总而言之,电动汽车是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建成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和发展势头,对此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保持定力。既不要怀疑我们取得的成绩,也不要轻视我们还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内容节选自“董扬汽车视点”,有删减。

  • 联系我们(新闻中心):010-68325610

汽车工业仍处上升期 今年销量有望与去年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