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商業保理行業的12大特徵

2018年商業保理行業的12大特徵

1、擠出效應已然開始 據官方數據統計,2018年國內保理公司註冊量已經超過8000家,其中正常開展業務的保理公司1000多家,從2016年開始,行業群中頻繁出現保理公司轉讓的信息,一些沒有產業背景、專業技術人員、創新探索精神的保理公司經營變得艱難,逐步退出行業舞臺。

2、不良及逾期進入了爆發期 2015年-2016年是我國商業保理髮展相對鼎盛的時期,這兩年間國內湧現出上千家保理公司,而在這一時期正式註冊的保理公司中,其業務普遍存在週期長(2年期)、規模大的現象,以此推算2018年剛好是業務兌付期。如果你的保理公司是在這一時期註冊,並且業務週期剛好2年,預測在2018年將會有較大比重面臨不良及逾期的可能。

3、資金慌將在未來2-3年成為常態 去年開始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主要目的是圍繞去槓桿及消化不良,這就導致目前很多銀行、金融機構無錢可拿、資金成本居高不下。預測資金慌已經開始並將至少持續至2021年,這對保理公司意味著,如果你的公司策略是將資金計劃做的很大,寄希望於通過其他金融機構出資金的,今年你就要開始調整戰略了,因為未來三年資金慌將瀰漫整個行業。

4、銀監會監管後可能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 很多人認為商業保理公司被銀監會接管是有了更正規的組織是件好事,對此我有不同看法。商業保理本質上來說是貿易項下進行資金融通、金融服務的公司,它與保險公司、銀行不同,不具備牌照價值,銀監會用監管牌照機構的方式對商業保理公司進行監管,將對行業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5、以銀行委貸等風控手段遭遇監管難題 委貸是商業保理公司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具備一定規模的融資企業而言,商業保理公司是否進行委貸,會導致一旦企業經營陷入危機逾期不良產生時,優先還款的一定是那些進行委貸的金融機構。不過近年來銀行委貸的成本逐年增高,主要原因是受監管政策影響能夠繼續進行委貸的銀行逐年減少。 6、區塊鏈等與金融的融合呈燎原之勢 區塊鏈天然具有金融屬性,也只有在金融領域能找到最好的應用場景,並且這個金融是供應鏈金融,所以呼籲保理行業同仁,我們一定要深入對區塊鏈的研究,未來在行業內形成聯盟鏈,相信未來區塊鏈與商業保理的結合將會解決 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 7、以ABS為主的新融資渠道成為常態 對於ABS與商業保理結合的探索,目前已經有一些保理公司進行了比較成功的嘗試,這意味著未來我們的業務將可以進行更大規模的融資,資金成本也將更低。這對於保理行業來說的確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大事。 8、金融服務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力量 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轉向了金融服務,保理行業的有識之士正在覺醒,我們已經清晰地意識到保理公司的弱勢,知道融資並非保理公司的長項,開始轉向金融科技,開始進行服務轉型。同時也認清了保理公司的優勢是在垂直細分領域有科技,有深入的研究,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9、雙保理合作呈現規模化、全方位、多層次發展 很多保理公司已經在自發的開展合作,有的出資產、有的出資金,並且有一單ABS是由三家保理公司共同發起的,且這三家公司在是完全沒有內部關聯的獨立保理公司,未來如果我們可以聯合100家保理公司一起,用聯盟的形式與交易所、券商等中介機構進行談判,我們保理公司將在業務推進中佔有更多的話語權。 10、垂直細分的保理商將擁有未來,大而全、小而全的保理公司將陷入更多困境 只有具備行業屬性的、在垂直細分領域深扎的企業才會擁有未來。如果一個保理企業今天做建築、明天做餐飲、大後天做學校,所有的東西你都做,又對哪個行業都不夠熟悉,這樣沒有行業行業屬性的公司一般不會有未來。所以那些大而全、小而全的公司如果不找準方向,未來都將會遇到更多的挑戰。 11、政策滯後、營改增稅賦不降反升、不良頻發、法律環境模糊、融資渠道狹窄導致保理行業盈利遙遙無期 保理公司賺錢的不多,我們從業人員要敢於承認,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保理公司不賺錢?其中稅費、政策、法律環境、融資渠道等都是重要的原因。很多企業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尋找出路,近來我們也看到一些保理公司開始對接資本市場,這確實是一條出路,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選擇上市的保理公司的利潤增長大多不盡如人意,而這將是制約保理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最大障礙。 12、對接資本市場將成為頭部企業的趨勢 這裡的頭部企業是資本圈的稱呼,指的是深耕某個細分領域的有特點企業,在未來商業保理行業也將會出現更多深耕垂直細分領域的企業,獲得資本青睞走上成功上市之路。這將是整個行業的幸事。 誠達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總部設立於深圳市,註冊地為前海自貿區,註冊資本5000萬。誠達保理以應收賬款為基礎,專注於醫療衛生供應鏈保理、貿易應收賬款、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等項目,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強大的資本運營能力。 誠達保理擁有一批從業經驗足、文化素質高、運營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隊伍,85%以上具有本科學歷及金融行業從業經驗,管理團隊有多達十名以上來自商業銀行、投資、信託、證券、保險和保理等領域精英人士,團隊在商業地產、大型政府招標工程類項目、ABS證券化、汽車金融及農產品供應鏈等領域有著多年管理和實戰經驗。 依託股東背景優質資源在投資領域已經涵蓋了商業地產、產業併購重組、知名企業應收賬款類、新疆農產品產業鏈、汽車供應鏈金融服務及政府工程等項目,與銀行及多家機構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