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一封来自学生的信)

活在当下(一封来自学生的信)

当下安在?

“当下”一词如此通俗,每个讲中文的人都一定能懂得其含义。

“活在当下”对于中国人来说,和塞翁失马,否极泰来一样,成为根植在语言中的一种人生哲学。

中国人面对过去的不堪或昔日的当年好汉,一句“活在当下”,可以让自己放下以往;

面对此刻的春风得意或各种失意,一语“活在当下”,也可以让自己释然;

更为普遍的情景,对于未来的各种担心,一念“活在当下”,即可豁然开朗。

上网查百度百科,关于时下耳熟能详的“当下”一词。

释义,一为立刻,马上; 二为,此时此地。

并进一步解释说:“当下本是佛教用语,可是民间也广泛应用,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1分钟有60秒,1秒钟60个刹那,一刹那有60个当下。

这样说来,

一秒钟就有3600个当下,它是时间的很小很小的单位,当下就是永恒。

那么“活在当下”,这个每个中国人都挂在嘴边,并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协调自身处境的成语,就显得这么熟悉又极其陌生。

按照佛教对于当下的定义,当下几乎不可能抓住,人的大脑要在一秒钟处理3600个当下,并且要做出反应“抓住当下”,进而“活在当下”。

这实在是不仅“非空”,而且着实是“满满当当”。

按照这样去理解,难怪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活在当下”。

看到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在讲解《易经》的专著里,单独提到对于“当下”的理解,真是一语破的,不愧是精通西方哲学和东方智慧的大学问家。

傅先生在《易经》一书中写到:“当下”的时间单位是指一个关注的题目或项目。

你在吃饭,”活在当下“就是你吃饭的时间,专注吃饭这件事,认认真真吃好这顿饭,就叫”活在当下“;

你要做一件事,认认真真专注这件事,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那么在这样的事情里面,就是“活在当下”。

这样说来,当下并非只是简单的一个三千六百分之一的短暂瞬间。

当下是和这个时间所赋予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念头对应的瞬间是当下;

5分钟欣赏一段音乐是当下,30分钟吃一顿舒服的饭是当下,两个小时的锻炼是当下,一个下午的朋友聚会是当下,花三年时间学习一门外语是当下,用十年时间完成一个项目是当下,用尽一生心血实现一个大愿望也是当下。

“活在当下”就是你要专注你在做的事情,所谓的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而不是三心二意,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我们不说活在现在,更不说活在过去和活在未来,看来是挺颇有一番道理的。

傅佩荣易经入门课程第二批招募已经圆满结束,请关注公众号第三批招募通知。

活在当下(一封来自学生的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