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正在消耗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竞争力

都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

在一线城市还有一种遥远,叫做"宿舍与公司的距离"。

有人凌晨三点还没回家,有人却在清晨五点开始上班赶路。

通勤,是你永远无法适应也不会习惯的苦难,今天可能是包子和茶叶蛋被挤成一团,明天可能是脚被高跟鞋踩出淤青,后天也许是眼镜被挤掉后眼睁睁看着被踩碎。

从家里到公司,可谓一条百爪挠心的比惨之路,比这更惨的是你每天不得不浪费两个小时来通勤。

通勤,正在"毁灭"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竞争力。

通勤,正在消耗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竞争力

01 一线城市通勤时间每天2小时左右,北京通勤最痛苦

根据《2018中国城市通勤报告》发布的数据统计,在一线大城市中,北京平均通勤时间单程最长达56分钟,平均单程通勤路程最远达13.2公里,上海紧居其后,广州两项均排在第三,深圳排名第四,平均通勤时间单程44分钟,平均单程通勤路程8.7公里。

通勤,正在消耗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竞争力

通勤,正在消耗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竞争力

四座一线城市中北京通勤最痛苦,相当于每天要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即使时间最少的深圳也要一个半小时,这只是平均时间,事实上很多年轻人都住在近郊、远郊,花费的时间更多。以深圳为例,城市核心办公区在福田、南山,而年轻人大多居住在原二线关外的龙华、布吉、宝安区西乡等地,每天地铁通勤多在两小时以上,还有一些居住在龙岗、观澜等地,到福田中心区上班每天花在地铁上的时间超过三小时。

02 超长的通勤时间其实是在消耗生命

每天早起晚归,加上经历早晚交通高峰,年轻人将黄金时间用在了通勤上,城市正常的通勤时间单程应该在半小时以内,一线城市通勤时间每天大约超过小城市1-3小时,这其实就是在消耗生命

通勤路上只能用听歌、看剧、玩游戏、刷社交网络来打发这段无聊的时间,缓解通勤带来的痛苦与压力,这种娱乐至死的方式,不仅是在消耗生命,同时也养成了刷屏的坏习惯。

03 通勤让年轻人正在失去职场竞争力

通勤让你失去对时间的掌控。每天超长的通勤时间,彻底压缩了工作、学习、休息时间,让时间失去了弹性和掌控。

通勤时间不仅占据了做其他的事的时间,而且长时间通勤会使得做其他事的意愿强度降低。回想一下那些计划着上班以后要完成多少件工作,要写多少篇文章,最后却是趴在办公桌上,精神涣散一天下来一事无成。有多少人会在遭遇了一场通勤后还能朝气蓬勃地打起精神来呢?

通勤乘坐地铁,发生故障或者出现极端事情的概率较低,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以公交车作为通勤工具,堵车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原本计划与客户谈合同,因为通勤堵车只能改期签约,原本计划到公司要完成当天的所有工作,因为通勤时间耽误,工作只能后延或者通过加班完成,计划被打乱,时间无法掌控,工作状态受影响,工作效率降低,恶性循环。

研究显示,人们平均每天通勤时间越长,工作满意度越低,辞职可能性也越高。通勤时间增加20分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如同降薪19%。此外,人们在上下班的路上每多花一分钟,都会降低对工作和休闲时间的满意度。

通勤问题不仅挤占了生活工作的时间和增加经济成本,而且影响工作的心情,降低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些综合起来最终影响是你的职场竞争力。

通勤,正在消耗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竞争力

04 通勤正在让你失去健康,健康也是职场竞争力

通勤除了在消耗你的时间成本,你有没想过,健康也在悄悄的被透支。

英国研究数据表明,通勤时间较长的人会有如下的潜在风险:生物钟紊乱、疲劳、睡眠困难、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会出现心力衰竭;这些风险除了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外,还会反过来影响工作,增加工作中出错或意外发生的可能性。长期的慢性疲劳,会让人的反应能力、决策能力、记忆力受损,这些都是能力都是你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因为通勤这些能力正在慢慢被消耗。

另一项研究表明,平均每天花费 50 分钟通勤,会导致 11.03 分钟睡眠减少、1.29 分钟锻炼时间减少。通勤时间超过 3 小时每天则会减少 44.7 分钟睡眠,通勤除了直接的减少睡眠时间和锻炼时间,还因为过度疲惫间接的造成睡眠质量不佳,进一步危害健康。长此以往这对健康的影响无异于慢性自杀。失去健康,也就失去了你的职场竞争力。

通勤,正在消耗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竞争力

通勤是一场消耗战,让你一点一点失去职场竞争力,很难在职场上成为二八理论中20%的优秀人群,获得突破进而升职加薪。收入不长,房租却在不断的往上涨,房子租不起只能越租越远,结果就是通勤时间越来越长,恶性循环。

这是一个需要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年轻人正需要通过高强度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不断适应这个知识快速更迭的脚步,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每天却将黄金时间花在了通勤上,在拥挤的地铁上承受着生命的无奈与叹息。

是选择一线城市"扎根",还是选择一线城市"镀金",然后带着一线城市的光环回到通勤成本、房价成本、恋爱成本较低的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工作与生活?

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查看《中国城市就业指南》,全面了解中国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小城市就业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