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评级-ZIL」另辟蹊径的“分片之王”?

「大炮评级-ZIL」另辟蹊径的“分片之王”?

评级模型:DPRating量化评级框架V3.1

项目概况

「大炮评级-ZIL」另辟蹊径的“分片之王”?

项目背景

对于可扩展性痛点的难题,各新兴公链多管齐下采用了不同解决方案进行探索和尝试。17年底18年初的热门项目中,就出现了以分片为卖点的Zilliqa,分片是不同于侧链、DAG的性能提升解决方案,除分片外,Zilliqa以安全性为切入点,特立独行的采用了新的智能合约语言Scilla。

该项目最初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Prateek Saxena的学术实验室孵化,由包括Kyber Network现任CEO Loi Luu等在内的研究团队共同创建。在最初被称为ELASTICO的论文中,提出了在区块链构架中通过使用安全的、可扩展的分片协议,达到网络吞吐量随着节点数量不断增多而不断提升的目的。然而,即使团队中有较早提出分片技术在区块链领域可行性的学术专家,其实现难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早在17年Zilliqa的内部测试TPS已达到2000+,Zilliqa18年的进度交付却并不乐观,官方公布原计划18年Q3上线的主网延迟到2018年4季度或者2019年年初,从11月月报及推特最新公告可以确定,主网18年底不会上线,最理想情况下将于19年初(1月31日)启动。

「大炮评级-ZIL」另辟蹊径的“分片之王”?

官方延期公告

值得庆幸的是,10月及11月以来,关注度沉寂了一段时间的Zilliqa,发布了智能合约等相关功能的进展,从公开信息显示,智能合约语言Scilla的展开进度良好,官网提供了对应技术文档和调用工具,在官方博客文章“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新语言”中提到,使用Scilla更多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门新的语言早期需要面临受众面小的问题,对开发者来说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和适应时间,在缺少足够合约实例及应用发布的验证下,其可用、实用性有待时间验证。

总的来说,Zilliqa在设计及愿景上具备较强的前瞻性,团队学术底蕴和技术积累良好,人员充沛,没有出现大的口碑风波,进度延期但整体推进并未陷入停滞。同时,其风险点也显而易见,技术性极强的定位及设计给到项目更大的实现难度,分片技术及Scilla尚未证明其在扩展性及安全方面的实际可行性,如同一把双刃剑,高预期的同时伴随较大的不确定性。

前景展望

趋势展望

Zilliqa以拓展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围绕分片技术进行设计,团队有不错的学术和网络安全工科背景,直接竞争对手有各通用开发平台公链,细分竞争者为Quarkchain。相比后者,Zilliqa在前期积累、关注度及口碑上有一定优势,但受到过进度整体向后延期的影响。

币价方面,从全年走势可以看出,ZIL以0.7rmb10倍开盘,5月底山寨币普涨临近尾声时,ZIL随连续上线Bithumb及Upbit,价格已从4月12日0.28rmb涨至1.2rmb近5倍。而后随大盘连续重挫,Q3略微跑赢ETH;当前,11月中旬BTC在6000~7000震荡横盘的僵局被打破,整体市场迅速再次下探,ZIL的价格也腰斩至0.1rmb。

「大炮评级-ZIL」另辟蹊径的“分片之王”?

对各项目方而言,深熊大环境下的利好对币价能带来的影响十分有限,且无论是ETH的持续抛压或项目方自身代币的逐渐解锁,都对不稳定的大盘有不可预期的影响,同理,短期来看,对ZIL而言,无论是测试网V3.0对普通矿工开放,抑或是临近主网启动,投资者均不宜对币价有过于乐观的预期,若长期看好该项目,不妨结合自身条件,尝试从早期挖矿测试,Scilla漏洞纠错,以及成为社区应用开发者等层面参与,不失为一个既能保持对Zilliqa保持紧密跟踪,避免错过早期红利,同时又规避币价进一步下挫的风控选项。

长期来看,对Zilliqa的预期从早期明星项目及“分片之王”的狂热中趋向冷静,由于分片设计与节点关联紧密,性能随节点增加而提升,除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外,良好且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十分必要,若无法吸引足够数量的节点,网络性能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时,Zilliqa的核心竞争优势将锐减。社区对于该隐患的讨论得到项目方重视,其将在主网启动后的两个月内预留一段缓冲期,待算力难度稳定,网络足够安全时再启动映射以及上线应用,避免因节点数量不足导致的攻击影响。因此,结合团队实力和目前的推进,我们对项目长期展望为正面,但需要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主网上线后的实际性能数据,以及矿工、应用开发者、资本等各方的反馈。

市值展望

「大炮评级-ZIL」另辟蹊径的“分片之王”?

评分总览

资质:Bb

  • 项目设计具备较强特色,团队的过往学术积累和项目匹配度较高。
  • 现货流动性支撑良好,得到较多主流交易所认可,暂未开放合约交易,受单向波动放大的风险影响有限。
  • 近期伴随进度推进及PR的进展,社区活跃度有所上升。
  • 分片技术作为性能提升解决方案之一,与状态通道、侧链、DAG等方案相比,暂无实质成果方面的优势。

风险:中

  • 独创的智能合约语言存在受众面不广的风险,即使提供了充足的说明文档,Scilla平台及语言对开发者来说门槛并不低,在没有足够多基于该语言的开发实例验证下,未来其用于开发的友好度等,有较大不确定性。
  • 主网原定于2018年Q3上线,但8月6日官方公告,项目需要更多时间来进行安全审核和代码核校、以及其他开发工作的分配,新的路线图显示计划于19年1月完成主网上线。
  • 当前测试网数据仅能作为参考。
「大炮评级-ZIL」另辟蹊径的“分片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