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发展与创新,宜居之都在路上

2014年2月,总书记视察北京,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

五年来,首都人民兢兢业业、勠力同心,沿着总书记指出的战略方向,不断取得新成绩、创造新成果,不断让规划转化成生动实践,首都的面貌日新月异。

疏解、发展与创新,宜居之都在路上

五年中,北京以只争朝夕的奋斗者姿态,昂首阔步地走在奋进的征程上。城市公共服务、群众居住条件、市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质量、社会安全系数等等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雾霾少了、蓝天多了,拥堵少了、道路宽了,违建没了、小巷美了……这些提升,是目标明确、高位谋划的结果,是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结果,是绣花功夫、精细治理的结果。

疏解、发展与创新,宜居之都在路上

五年的变化令人瞩目,五年的征程热血激昂,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全体首都人民坚持有序疏解、高质量发展、勇于创新的结果。

疏解为了留白,为了“腾笼换鸟”。对于一个千年古都和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北京城区几乎被挤满了。企业、市场、街巷、棚户等等,似乎各有各的历史原因,各有各的存在理由。但空间只有这些,想要改变,就必须疏解,把非首都功能的设施疏解出去。这个过程难度非常大,一定程度上需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但我们做到了,通过疏解,我们给未来留了白,为首都功能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基础。

疏解、发展与创新,宜居之都在路上

发展追求质量,谋定而后动。首都的发展,需要仔细甄别和筛选,把符合功能定位的留下来。我们规划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我们大力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三城一区”建设,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作用。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让高质量发展成为首都未来的希望。

疏解、发展与创新,宜居之都在路上

创新理念思路,以绣花功夫治理城市。大城市的改造工程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不仅需要亲民便民、服务百姓生活,还要注重保护文化内涵、符合整体功能定位。这五年的城市治理,我们每一步都很慎重,每一步都贴近生活、系统考虑,比如“回天困局”的成功破解,比如背街小巷的成功绿化美化。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现代城市,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这是这五年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疏解、发展与创新,宜居之都在路上

新的一年,北京仍在追梦的路上,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宜居之都一定会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