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說話總是得罪人,記住這五條規律;做個會說話的老實人

【鬼谷子權篇原文】

故日:辭言有五,曰病、曰怨、曰憂、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怨者,腸絕而無主也;憂者,閉塞而不洩也;怒者,妄動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無要也。此五者,精則用之,利則行之。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過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是故與智者言,將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將以此教之,而甚難為也,而人常反。

鬼谷子:說話總是得罪人,記住這五條規律;做個會說話的老實人

是故與智者言,將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將以此教之,而甚難為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故事不亂。終日不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妄。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鬼谷子權篇譯文】

所以說,言辭有五種,即病言、怨言、憂言、怒言、喜言。病言,就是指有衰竭之氣而精神不足的言辭;怨言,就是哀怨斷腸而沒有主意的言辭;憂言,就是關閉阻塞不能宣洩的言辭;怒言,就是草率行動而沒有條理的語言;喜言,就是鬆散抓不住要領的語言。這五種言辭,精通後可以使用,有利就可實行。所以與智慧的人言談,要依靠淵博;與笨拙的人言談,要依靠善辯;與善辯的人言談,要依靠提綱挈領;與高貴的人言談,要依靠權勢;與富貴的人言談,要依據高雅;與貧困者言談,要依據利益;與低賤者言談,要依據謙卑;與勇敢者言談,要依據果敢;與責備者言談,要依據堅決。這是言談的方法,而人們卻常常違背它。所以與聰明的人言談,就用這些方法闡明;與不聰明的人言談,就用這些方法教導,然而人痴迷太久,做到也是很難的了。所以言談有多種方法,事物有多種變化。

鬼谷子:說話總是得罪人,記住這五條規律;做個會說話的老實人

所以即使整日言談,也不會失去方法,事情不會錯亂。整日不言談,不變化宗旨,所以智慧的可貴之處在於不紊亂。聽力要好,智慧要高明,言辭要巧妙,這樣才能處處成功。

【居安思危-事典】

虞卿對春申君說:“我聽過這樣的話:“人在安樂的時候要提防危險的到來,當危險的時候又要考慮怎樣得到安寧。”現在楚王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因此,您的封邑的地點,不能不趁早確定下來了!我替您考慮封地,沒有比遠離楚國更好的了。秦孝公封公孫鞅於商,孝公死後,鞅被繼位的惠文公殺掉。

鬼谷子:說話總是得罪人,記住這五條規律;做個會說話的老實人

秦昭王封魏冉於穰、陶,昭王死後,封地也被繼位的王剝奪。公孫鞅是有功之臣,魏冉是皇親國戚,但是仍然免不了奪封和被殺,就是封地太靠近國都的緣故呵。西周初年,功臣太公望封於齊,皇親召公奭封於燕,兩國一直沿襲至今,就是由於距離周王室所在地很遠。

現在燕國不斷進攻趙國,罪大惡極,而趙國也已對這種行為憤怒到了極點,所以您還不如率領楚軍北上,一方面取得趙國的感激,另一方面可以趁機翦滅燕國,然後把您的封地確定在遠離楚國的燕,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

鬼谷子:說話總是得罪人,記住這五條規律;做個會說話的老實人

春申君說:“攻燕所要通過的道路,不是在齊國就是在魏國,而齊、魏兩國新近又都與楚國結了怨。所以,楚國就是想進攻燕國,您叫我走那條道路呢?”

虞卿回答:“我會叫魏王答應讓您通過魏國伐燕。”

春申君問:“用什麼辦法呢?”

虞卿回答說:“我請求到魏國去,想辦法讓他們相信我的話。”

於是,虞卿就去對魏王說:“那楚國也是很強大的諸侯國,可以說在天下沒有什麼敵手,而且它馬上就要進攻燕國了!”

鬼谷子:說話總是得罪人,記住這五條規律;做個會說話的老實人

魏王問:“您前一句說什麼‘天下沒有敵手’,後一句又說什麼‘馬上就要進攻燕國’,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虞卿回答道:“如果說馬的力量很大,這是有的,但如果說馬能馱載千鈞重的東西則是絕對不可能的,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那千鈞之重不是一匹馬所能勝任的重量。

現在我們說楚國強大這是明擺的書實,如果說要遠道而來越過趙、魏兩國在燕國作戰,那難道是楚國的力量所能勝任的嗎?力所不及卻非要去幹,就會使楚國衰弱!相對而言,楚國的衰弱就意味著魏國的強大!這種情況不是對大王您很有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