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導語:中小企業的發展之路頗為艱難,許多中小企業家專注於資金、市場、產能此三方面併為此投入巨大的精力,忽視了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員工"的參與和貢獻作用,對成長中的中小企業的發展相當不利。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案例分享:華為於1987年成立於深圳坂田, 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商,至1995年銷售額已達到15億元人民幣。自96年1月開始,華為開始大規模的人力資源體系建設,至1998年華為出臺《華為基本法》正式實施,這是中國第一部總結企業戰略、價值觀和經營管理原則的"企業憲法"和制度體系。 截止2017年底華為全球銷售額為6036億元人民幣,全球員工人數18W+,擁有專利數量74307件,全球設立36個培訓中心等。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18年世界500強企業中華為位列72位,未來無盡可能……

一家成立31年的民營公司取得這樣的成就,我們不僅想問華為靠的是什麼?。

通過華為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們不難看出華為成功的必然。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1、 員工收入

根據相關報道顯示華為人均收入為60萬元。華為奉行高薪酬、高投入、高產出。

公開數據顯示華為掌舵人任正非持股比例約為1.42%,員工持股比例約為98.58%。華為真正做到讓全員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試問這樣的激勵機制下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都將達到極致,企業才會快速發展。銷售收入6036億元,專利數量74307件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2、 戰略資源-人才,華為已在全球設立36個人才培訓中心,利用世界的人力資源和能力來領導世界,華為公司因此制定和實施了該措施。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3、 管理改造設立激勵機制

自1997年起,IBM、Towers Perrin、The Hay Group、PricewaterhouseCoppers(PWC)和 Fraunhofer-Gesellschaft(FhG)成為華為在流程變革、員工股權計劃、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制方面的顧問。

華為鎖定IBM為自己通向世界級企業道路上的學習榜樣和戰略合作伙伴。華為首先確定業務模式由電信設備製造商向電信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轉型,以充分發揮華為產品線齊全的整體優勢。這樣也可以借鑑IBM自1993年以來業務模式轉型過程中的知識和經驗。接下來,大約50位IBM管理諮詢顧問進駐華為。在前後5年時間內,華為為此投入約5000萬美元改造內部管理與業務流程。華為還組建了一個300人的管理工程部,以配合IBM顧問的工作。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4、 企業健康的績效管理文化

華為非常崇尚"狼",認為狼是企業學習的榜樣,要向狼學習"狼性",狼性永遠不會過時。

作為最重要的團隊精神之一,華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這樣的幾個詞語來概括:學習,創新,獲益,團結。用狼性文化來說,學習和創新代表敏銳的嗅覺,獲益代表進攻精神,而團結就代表群體奮鬥精神。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我們大多的中小企業發展中的今天,多少會因為時代的變化導致市場和技術紅利的減少,但以下的問題都需重視,亟待解決。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1、 有績效管理,但流於形式。調查中發現中小企業都會犯此類問題,如設立的考核指標中都以定性的指標進行考核,主觀考核意願較為強烈,很難客觀的表現部門和崗位績效水平。

2、 績效管理是解決效能、效率的良方。其實任何一種管理模式或者工具都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體現的一種管理思維。制定績效考核計劃都需要依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實施中修正。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3、 忽視員工的參與作用。很多的激勵機制和分配方案都配發至管理層人員,實際調查中發現,很多一線員工和技術類的員工可以解決很多實際的難題,如:提高產能,降低損耗,提高人效,縮短交貨期等等。

4、 管理的改革。在發展初期很多企業家兼職很多崗位並且可以做的又快又好,進入到發展壯大後,設立多個層級、多個部門造成溝通不暢,官僚主義作風嚴重,人力資源浪費。

看數據中的華為,說中小企業發展之路

中小企業發展至今,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主要的是人效,人才依舊是企業發展的戰略資源,如何用好人才,管理好人才,才是企業真正的發展之路。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或建議,想要詳細瞭解薪酬全績效模式可以私信,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