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讀懂事業單位改革

對於事業單位的員工而言,最關注的就是事業單位改革的事情,那進入2019,改革將會有什麼動作呢?

一篇文章讀懂事業單位改革

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事業單位分為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和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三種類型的事業單位,改革的動作也會不一樣。

下面是接下來具體的改革計劃:

近日,中央編辦副主任牛佔華在《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求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全面推進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加大從事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力度,區分情況實施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

根據牛佔華副主任的說法,2019年起,這三類事業單位將會有重大的改革變化!

一篇文章讀懂事業單位改革

一、行政類事業單位全部轉為公務員

之前,在部分事業單位中,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關係比較模糊,為進一步區分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關係,依照政事分開的原則,本次改革中指出要將行政類事業單位重新迴歸行政機構。通俗的講,就是要把行政類事業單位轉為公務員管理!

二、經營活動類事業單位轉為企業

從事經營活動類的事業單位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大多是招待所、賓館、諮詢中心等競爭性領域的機構,戴著事業單位的“帽子”開展經營活動,享受事業和企業兩種體制的便利,影響了市場公平競爭。

為了平衡市場競爭,此次事業單位改革會把從事生產經營類的事業單位轉為企業進行管理,真正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從之前的改革時間線來看,預計在2018年部分實現改革,,2020年,從事生產經營類的事業單位全部轉為企業!

三、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

公益類是事業單位的大頭,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這類事業單位的情況複雜,面對不同的服務對象,面臨的問題不同,改革的重點也不盡相同,所以,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改革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公益類事業單位的改革,基本上綜合了行政類、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的所有特點,既要去行政化,推進管辦分離,又要去營利性,強化公益屬性。減少行政機關對公益類單位的干預,落實事業單位自主權,要讓事業單位的公益服務迴歸本位。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入,2018事業單位改革繼續進行,被取消編制的職工怎麼辦?

少部分人編制職工被解除聘用合同

這部分人知可以獲得經濟補償的,補償標準是工作滿1年的補償一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工作時間超過6個月但是不滿1年的按一年計算。這個補償近到底有多少,要看你的月平均工資有多少了。

少部分臨時工被解除勞動合同

事業單位取消編制後跟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原有的編制人員變成了合同工,這個過程中既然有編制職工被解僱,肯定也會有臨時工被解僱,編制職工被解僱有補償,臨時工被解僱也有補償的。

被解僱者可以獲得的補償如下:2007年12月31日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工資的補償,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1年的按1年的補償。2008年1月1日後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補償,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

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編制人員被解僱補償沒有上限,但臨時工補償不超過12個月。也就是最多隻能獲得1年的工資補償。

三類人取消編制!這兩類卻變“值錢”

隨著“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整個高校、公立醫院系統可謂炸開了鍋。所謂“不納入編制管理”,簡言之就是取消高校、公立醫院事業單位編制,留事業單位性質。各種改革之風在繼續,這讓很多備考事業的考生望而卻步,鐵飯碗不再“穩”那還有進入事業單位的必要嗎?

先說說是哪三類人將取消編制那就是公立醫院、高校教師以及事業單位中的工勤崗位。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在這裡也不加以詳細說明。

我們今天的重點是這兩類事業單位:未來將會變的越來越“值錢”?

第一類:教師編制

教師屬於事業單位中的大頭,隨著近幾年來教師隊伍收到高度重視,從社會地位到福利待遇再到鄉鎮補貼,再到績效工資教師編制越來越規範,而在今年年初《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佈更是奠定了教師的地位,上面明確說明提高教師平均工資,落實鄉村教師的補貼,讓優秀教師願意紮根新農村,相信隨著教師待遇越來越完善,教師編制會城外最讓人青睞的職業。也會變的越來越值錢。

第二類:衛生編制

雖說公立醫院取消編制不假,但是仔細看看會發現還是保留了事業單位屬性,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待遇並未有明顯的縮減,再結合近期的醫療事業單位招聘來看,醫療衛生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家相關的風向都在加大教育以及醫療的力度,隨著福利待遇的規範,在現在或者是未來,衛生類的編制也只會水漲船高。

鐵飯碗即將被打破,很多網友表示,不是編制,還不如不去......

事業單位改革趨勢勢在必行,面對這種大環境,大家報考事業單位的熱情依舊沒有減少,雖然教師和醫療已經改革,但是事業編制還是有的,所以即使改革,仍然奮鬥在報考事業單位的道路上。那麼事業單位改革之後,對大家會有什麼影響呢?

事業單位改革前的區別:

在有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內部,有編制和沒編制的人員區別很大,尤其在工作的穩定性和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方面,編外員工幹得再多、幹得再好,通常和編制內員工沒法比。收入差距是一方面,還難以享受到編制內員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落戶口、評職稱等,得不到平等的機會。進不了編制內,永遠是‘二等公民’。背鍋的都是臨時工,這個段子既是段子也是現實,相信大家深有同感。

工資問題:改革前,有編和無編待遇差距是巨大的,改革後,將會逐步縮小這個差距。

根據文件進度: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會在2020年完成,屆時,事業單位會分成四類。

1、 極少數轉為行政,人員經過考試等轉為行政編制,待遇等同公務員,以後會越來越穩定;

2、完全可以由市場配置資源的轉為企業,其實是各憑本事吃飯了。 優秀人才再也不用受編制束縛。

3、工資調整,最明顯的變化是養老金並軌,和企業一樣交養老金了,年金等制度也會隨之建立。同時,建立相應的增長機制,績效工資分配會越來越普及,以能力論輸贏。

結語:只要身懷真本事,哪裡都是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