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餐飲者:沒有審美力是絕症!

很多家長常常對孩子碎碎唸的:你好好學習才是正途!花心思在其他沒用的上面,還不如多看書!對於一些愛美的孩子,家長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小孩子要什麼好看!——這種只要學習,其他一概忽略的觀點,

引申到傳統做餐飲的觀點上,即是“菜好、味好就是唯一。”

敬告餐飲者:沒有審美力是絕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小公主”和“小乞丐”。當打扮光鮮的小女孩獨自一人站在街上,路人會主動詢問她是否遇到了困難,並幫她報警。走到餐廳裡,大家與她親切地聊天。但當小女孩作“小流浪兒”的裝扮,在街上大家都無視她,在餐廳裡沒有人對她友好,甚至想把她趕出去。如同衣著得體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一樣,高顏值對餐廳同樣重要。


敬告餐飲者:沒有審美力是絕症!



雖然我們不提倡以貌取人,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就是對打扮得體的人更有好感。同理,顧客在選擇餐廳時,也把長得好看作為首選項,畢竟當下這個時代,餐廳除了滿足低層次的果腹功能,更多地是滿足高層次的享受功能,如環境的優雅、舒緩的音樂、貼心周到的服務……

合適得體的著裝是對審美的培養,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的名片;顏值也代表一個餐廳的品質、格調、層次,是與顧客最直觀的形象。如果餐廳裝修土俗,美陳咋呼、色彩辣眼睛,顧客就自然會覺得這家餐廳沒啥逼格;反之,則會覺得這家餐廳甚有品位,拍照曬朋友圈也有面子,亦顯得自己懂情調

再重申下我們強調過多次的一個心理學概念: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延伸到餐飲管理上,在如今選擇餐廳靠點評APP看圖選的時代裡,當一個餐廳的顏值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顧客會對此餐廳的其他特質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敬告餐飲者:沒有審美力是絕症!



在當下強調體驗感的商業社會里,除了強調視覺美感,聽覺美感卻是被大大忽略了。之前就有報道稱:音樂家坂本龍一有家經常光顧特別喜歡的餐廳,但實在受不了店裡的音樂,終於忍無可忍給店家開了歌單。可見,對有品位的客人來說,音樂也是重要的、體現餐廳逼格的組成部分鴨~

敬告餐飲者:沒有審美力是絕症!


公認好品位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今年夏天去日本知名電臺TOKYO FM當了回DJ,節目名字就叫《村上RADIO~RUN &SONGS》,在節目中,村上DJ跟聽眾分享了他喜歡的音樂。


TOKYO FM還專門錄製了特別篇《DJ村上春樹是如何選音樂的?》。村上作家選擇音樂的標準:“選擇那些很少出現在其他廣播節目中、而且能讓人感到寬慰的音樂。”emmmm~狠適合在餐廳裡放呢!餐營者們不妨直接拿來主義,用到餐廳裡吧~


吳冠中先生說:現在文盲不多了,美盲還有不少。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啊喂,未來餐飲競爭裡,美是絕對必備項了,這也是我們和鄰邦日本的同行們相比,最最薄弱和欠缺的。意識到問題,趕緊改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