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统帅三军最厉害的是谁,李靖算吗,你怎么认为呢?

龙傲翔天


曾看过一书,大概是清朝时某位无聊文人总结的,名字也记不清了,统计了中国古往今来的战争,发现均是以少胜多。其实真实历史上,还是强胜弱更多点,只是就像狗咬人不意外,人咬狗是能上新闻的。

不过很多知名的大战如,牧野、柏举、阴晋、伊阙、巨鹿、昆阳、官渡、赤壁、夷陵、淝水等等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古代名将不少,但是有能力统帅大兵团作战,并且取胜的却非常少。

这也应了韩信评价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亲自领兵不过十万,而自己则是多多益善。所以要说统帅三军最厉害的是谁,我们无法比较,但可以看看历史上哪些领兵多多益善的名将。

以下玄学排名,不分先后高低。

乐毅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共二十万大军伐齐。而齐国则以触子为将,率领全国主力共二十万大军,渡济水,西拒五国,进而爆发了济西之战。

但由于齐军常年征战,士气低落,在和联军作战时一触即溃,触子不知下落,副将达子收拾残兵退保临淄。

济西之战后,秦、韩两国退兵,乐毅派赵军取河间,魏国攻宋地,自己带领燕军向临淄追击,消灭齐国残余势力。齐湣王弃临淄而逃,乐毅顺利占领临淄,兵分五路,仅六个月时间占领了齐国出即墨和莒之外的七十余座城池。

此后乐毅考虑到燕弱而齐强,不能单纯用武力征服。于是对即墨和莒围而不攻,转而对已占领区减赋税,废苛政,以收服人心。

如此乐毅在齐作战五年,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太子乐资即位,为燕惠王,听信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召回乐毅,并以骑劫代替。乐毅深知回国必将被害,投奔了赵国,被封为望诸君。

骑劫代替乐毅后,田单用计打败燕军,收复齐国全部失地。燕惠王才知中计,封乐毅儿子为昌国君。但乐毅依然留在在赵国,不过长期往来两国维持友好,最后死于赵国。

李牧

早期长期驻守赵国北方防备匈奴,利用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计策,以兵车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五万,射手十万,围歼匈奴单于十万余骑兵。后又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使得匈奴其后十余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城。

后面对秦国的猛烈攻势,李牧被调回,统帅对秦国作战。李牧采取廉颇坚壁固守策略,待秦军疲劳后,一举出击,大破秦军,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29年,赵国境内发生地震,引起大面积饥荒。秦将王翦趁机率军攻赵,并重金收买曾经诬陷廉颇的郭开,再次诬陷李牧。李牧蒙冤被杀,三月后,王翦攻下赵国首都邯郸,赵王迁被俘,公子嘉逃代称王。

白起

前293年伊阙之战,白起率十余万秦军大败魏韩东周不少于二十四万联军,斩首二十四万,魏国精锐魏武卒此战中死伤殆尽,从此退出历史。

前292年,夺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前279年,攻下楚国都城郢都,封武安君。

前274年,大败魏赵韩联军,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战,溺毙赵军两万。

前265年,夺韩国五城,斩首五万。

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投入兵力共约60万,赵国共约45万。前期秦赵分别是王龁、廉颇为主将。后秦国秘密换将白起,并以反间计使赵国以赵括代替廉颇。白起以佯败诱敌的策略,引赵括全军出击后采取分割包围的策略大败赵军,歼敌加上战后坑杀约45万,赵国全军覆没,而秦国也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

王翦

前229年,发上郡兵,下井陉,攻下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公子嘉逃代称王。

前227年,王翦在易水之西打败燕、代联军。次年攻破燕都蓟城,燕王喜逃往辽东。

前224年,王翦以六十万大军伐楚,于次年杀楚军主帅项燕于蕲,俘虏楚王负刍,后继续南下征百越取胜。

前223年,其子王贲攻辽东灭燕后,王翦告老隐退。

蒙恬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后率军将燕、赵、秦长城连成一体,并修建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

韩信

汉初三杰、兵家四圣之一。前206年,受到萧何的推荐,拜为大将,韩信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打败守将,占领关中。

公元前205年,渡河奇袭安邑,俘虏魏王豹,占领魏国全境,双方兵力不详。

前204,以三万兵力背水一战歼灭二十万赵军,俘虏赵王歇,灭赵。

前 204,潍水之战,歼灭二十万援齐楚军,杀大将龙且,标志这汉楚实力的反转,汉军从防御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前202年,韩信率三十万汉军主力,于垓下围歼项羽率领的十万楚军,歼敌八万,项羽自刎乌江。

卫青

前129年,卫青首征,以一万兵力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

前128年,率三万骑兵出雁门关,斩匈奴数千人。

前127年,卫青以迂回战术包围白羊王、楼烦王,活捉匈奴数千人,缴获牛羊百万,控制河套地区。

前124年,率三万骑兵,出右北平奇袭匈奴右贤王,俘虏包括其及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牲畜数百万头。

前123年,卫青率十万骑兵两次出击匈奴,斩首过万。

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十四万匹战马,十余万运输部队,深入漠北追击匈奴。出塞一千多里,遇单于主力,大胜,俘虏斩杀一万九千余人。

李靖

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任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兵10万,分六道出击东突厥。次年正月,趁夜色以三千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牙帐所在定襄。二月以一万骑兵突袭阴山,俘虏突厥兵一千余帐,后趁大雾继续急进,生擒颉利可汗,灭东突厥。

634年,吐谷浑犯境,李靖主动请缨,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次年,李靖兵分两路深入吐谷浑,均告胜利,并在积石山大败土谷浑军。吐谷浑王伏允自缢而死,儿子伏顺投降,吐谷浑灭亡。

李靖属于大器晚成型,四十多岁还只是马邑郡丞,归顺李唐后前期也未单独统领大军作战,但其作战思想和理念,对唐朝以及后世影响都非常的大。晚年也独自领军灭东突厥、吐谷浑两国。

总结:以上是我记忆中,统帅至少十万以上大军,并且非是一边倒的情况下,取得最终胜利的统帅。

想想一下,在学校操场,没有广播的情况下,顺利的调度一万的学生,会有多么的困难,更不要说冲锋打仗了。所以古代认为将领直接统帅一万人的军队已经是比较厉害的了。

而如果调动到数十万大军,统帅能力只要稍微弱一点,就非常可能一触即溃,这也是为什么《孙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便是首先要保证自己大军不出错误与破绽,然后出奇兵,寻找地方的错误与破绽。

尤其是古代早期兵民合一,很多士兵前一秒甚至还是农民,各自智商,理解能力和纪律性千差万别,更难统帅,一次营啸就可能导致全军溃散。而到了历史后期,兵民逐渐分离,更重视专业士兵和精良装备,如唐朝对外战争中军队都不会很多。

再到了近现代,通讯系统的出现,解决了指挥的一大难题,使大规模的集团军,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战成为可能。因此如彭德怀、粟裕等我国十大元帅也是非常厉害的统帅,但是因为无法比较,而不列出对比。


潘不安讲究史


千古无二,彭德怀元帅。17联合国军,装备精良,粮草充足。我志愿军用的是二战洋垃圾,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凭借的是众志成城。在冰天雪地鏖战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打的联合国军屁滚尿流。麦克阿瑟将军从此没落。几十年来美国就跟狂吠的狗一样,不敢越中华雷池半步。彭老总是傲视苍穹心中不可战胜的中华战神!


傲视苍穹105389561


个人认为是霍去病,17岁便勇冠三军,封狼居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神一般的存在。


東幕sp


我认为单从用兵为将上来说,赵国李牧,汉朝霍去病,明朝戚继光,近代粟裕。

这几位都擅长以快打慢,出其不意,千里奔袭,是用兵不世出的奇才,几百年才出一个,都喜欢出奇制胜。

如果从统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秦之王翦,汉之韩信,唐之李靖,明之徐达,近代毛主席。

他们已经不单单只是从一场战斗的胜败,一城一地的得失来考虑问题,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多方面来考虑如何取胜。


观史以明智


帅者军之领也,驭将!统兵!致胜!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优秀的统帅,各领风骚数百年嘛!

秦之白起!

汉之韩信!


唐之李靖!


明之徐达!

近代彭德怀元帅


王开辟


是毛泽东;李靖不算。


首席媒体顾问


当然是白起,在先秦时期一直到西汉始,生产力水平一直不是很高。白起,长平之战前,前无古人。长平之战后,后无来者。


和硕醇贤亲王


就指挥人数的规模来看肯定是近代的粟裕和林彪了,指挥的是货真价实的百万大军,搞大会战,古代的百万大军都是吹牛的,古代的运输条件和通讯条件导致他不可能有效地指挥百万大军


风语者程


这还用说,毛主席。其他不解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