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法讀書」棣花記(上)

(輕點音頻,盡情聆聽……)

第一次見到棣花這個地名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我在西安上學,同班有位來自商洛市丹鳳縣的韓同學,與我很能說得來,一次在和我一同去給家裡郵寄信件的路上,我看見韓同學的信封上寫著“郵: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西街”字樣,韓同學寫得一手清秀的鋼筆字,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同時也就記下了“棣花”這個地名。

「宝法读书」棣花记(上)

當時流行一本郭沫若先生的名著《棠棣之花》,我正看得如痴如醉,一下又將棣花和《棠棣之花》之“棣”聯繫了起來,其實棣花鎮與《棠棣之花》八竿子打不上,是我硬生生將二者聯繫起來,可能是為了記住棣花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地名罷。

「宝法读书」棣花记(上)

正式認識棣花還是源於賈平凹先生,韓同學對我說:“賈平凹老家和我們家住在一個村—棣花,賈平凹的父親我還叫叔哩!”。當時的賈平凹因短篇小說《滿月兒》獲全國首屆短篇小說獎已聲名鵲起,自打少年時就愛好文學的我,對文學的熱度一直未減,加上也讀過小說《滿月兒》,自然對出自陝西的作家賈平凹倍加關注和喜歡,於是我就在心裡烙下了棣花這個美麗的名字。

「宝法读书」棣花记(上)

1988年3月,我們臨畢業那個學期,學校安排我們班三十餘人在商縣(現商洛市商州區)法院實習,其餘二十餘人在丹鳳縣檢察院實習。週末為了打發時間,我們在商縣法院實習的四個同學相約去丹鳳縣找同學玩,在商縣汽車站坐上去丹鳳縣城的班車,一路搖搖晃晃,我也是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忽然聽到我們同行的同學說:“這不是棣花嗎!”我一下瞪大了眼睛:不太端正的路牌上依稀寫著“棣花”兩字,路邊建有一溜低矮的瓦房,陝南特有的磚土木結構的舊房子,間或有商鋪開門營業,行人倒也不少,車一會停下來,上下幾個人,我想這大約就是棣花站了,頂多兩三分鐘車又開始行進,被風捲起的塵土和樹葉很快擋住了我的視線,棣花就這樣消失在了我的視野中,現實的印象和我想象中的棣花相去甚遠,看到的棣花的確不甚美麗,以至於次日我們返回商縣時我竟在班車上睡過了棣花而不覺得遺憾,棣花和賈平凹小說的《滿月兒》所描寫的“青青河邊草”般的美麗還是有太大的距離,真是“看景不如聽景”。

「宝法读书」棣花记(上)

這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歲月如煙,當年的我懷揣法治職業夢想,如今已是快脫下法袍的人了。這三十年來我基本沒有關注過棣花,也無緣再路過抑或去過棣花,棣花與我恍若一個遙遠的夢,模模糊糊中印象漸遠了。

「宝法读书」棣花记(上)

去年冬季我去了趟白鹿原景區,回來後聽說棣花古鎮也建得如此“高大上”,雖都是新建的仿古街衢,不去也知道大抵和“袁家村”、“馬嵬驛”等景區風格相似,但白鹿原與棣花古鎮畢竟與其他仿古景區還有不同之處,那就是因為兩個文化巨人——陳忠實、賈平凹而建。說來也巧,去年冬季,省作協舉辦了一期全省各市縣作協主席培訓班,我有幸參會,當會聆聽了賈平凹、肖雲儒等名家的授課,還合了影,所以我又產生了一定得去棣花古鎮看看的想法。

未完待續……

「宝法读书」棣花记(上)

語音播報:王慧

背景音樂:少女が見た日本の原風景

「宝法读书」棣花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