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艱苦奮鬥換來沂蒙人幸福生活


人生在世,吃穿住用行五個字而已。對這些,不少人為之奮鬥多年。提起醫療、養老、教育、住房……,如今的人們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一下。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推進,群眾就業經歷了從專項政策、普惠政策,到統包統配、勞動合同制,再到市場化就業等發展階段。到2017年,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由1978年的530元增加到6344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61.2元增加到33266元,分別增長120倍、92倍。

幼有所育

40年艱苦奮鬥換來沂蒙人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前的1976年,臨沂地區幼兒園只有126所,入托幼兒6035名。

1981年後,臨沂地、縣、鄉均建立了托幼工作領導小組。1991-1993年,臨沂先後下發一系列文件加強托幼工作管理,加快幼兒園建設。進入新世紀,學前教育蓬勃發展。

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3818處,比1978年增加2130所,在園幼兒45.67萬人,比1978年增加39萬人,入園率87%,比1978年提高80個百分點。

學有所教

40年艱苦奮鬥換來沂蒙人幸福生活


1979到1986年先後投資4.9億元改造校舍、新建鄉鎮初中236所。

1993年啟動“兩基”工作,到1996年在全國欠發達地區率先實現“兩基”。

從2013年起,先後投資150億元,實施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改薄項目 3200多個,到2017年,比國務院確定的目標提前4年,比省定目標提前1年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全國革命老區中率先完成任務的地級市。

目前,全市中小學校1696處,在校學生167.9萬人,義務教育入學率100%,鞏固率98%。各級各類中職學校42所,在校生11.33萬人,分別是1978年的10倍和60倍。

病有所醫

40年艱苦奮鬥換來沂蒙人幸福生活


1977年,臨沂地區衛生醫療機構僅有526處。改革開放以後,衛生醫療事業快速發展。

2011年,全市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全部實行藥品零差價。在全國率先開展基層醫療機構國醫堂建設。

2012年起,率先在全國革命老區中對農村適齡婦女進行“兩癌”免費檢查。

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取消醫用耗材加成。

目前,全市醫療衛生機構7512個,從業人員83457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率達到92%。

住有居所

40年艱苦奮鬥換來沂蒙人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前,沂蒙人民居住條件十分艱苦,城區人均住房面積僅2.5平方米。

1981年,臨沂縣成立商品房統建辦公室。1986年,城區住宅面積達到171.6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7.4平方米。

1994年,成立安居工程領導小組,1997年被列為國家安居工程試點城市;2005年開工建設安居房99萬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二。

“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建農村住房49.1萬戶,改造農村危房7.2萬戶,村鎮住宅建築面積26256萬平方米。

老有所養

40年艱苦奮鬥換來沂蒙人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之初,著手在全民所有制單位試行退休費用社會統籌。1978年後,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定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36.8萬人,累計建成養老服務設施1700餘處,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6張,7個縣區被確定為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先行縣區。

弱有所扶

40年艱苦奮鬥換來沂蒙人幸福生活


全市156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全部建立社會救助“一門受理”窗口;設立慈善基金4000萬元,接收款物6億元,發放救助款物4.3億元;連續8年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500-520元,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460元,2017年發放各類救助金約12.3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