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艰苦奋斗换来沂蒙人幸福生活


人生在世,吃穿住用行五个字而已。对这些,不少人为之奋斗多年。提起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如今的人们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一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群众就业经历了从专项政策、普惠政策,到统包统配、劳动合同制,再到市场化就业等发展阶段。到2017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530元增加到634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61.2元增加到33266元,分别增长120倍、92倍。

幼有所育

40年艰苦奋斗换来沂蒙人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前的1976年,临沂地区幼儿园只有126所,入托幼儿6035名。

1981年后,临沂地、县、乡均建立了托幼工作领导小组。1991-1993年,临沂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加强托幼工作管理,加快幼儿园建设。进入新世纪,学前教育蓬勃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3818处,比1978年增加2130所,在园幼儿45.67万人,比1978年增加39万人,入园率87%,比1978年提高80个百分点。

学有所教

40年艰苦奋斗换来沂蒙人幸福生活


1979到1986年先后投资4.9亿元改造校舍、新建乡镇初中236所。

1993年启动“两基”工作,到1996年在全国欠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两基”。

从2013年起,先后投资150亿元,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改薄项目 3200多个,到2017年,比国务院确定的目标提前4年,比省定目标提前1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完成任务的地级市。

目前,全市中小学校1696处,在校学生167.9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8%。各级各类中职学校42所,在校生11.33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0倍和60倍。

病有所医

40年艰苦奋斗换来沂蒙人幸福生活


1977年,临沂地区卫生医疗机构仅有526处。改革开放以后,卫生医疗事业快速发展。

2011年,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在全国率先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

2012年起,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对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

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7512个,从业人员83457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到92%。

住有居所

40年艰苦奋斗换来沂蒙人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前,沂蒙人民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城区人均住房面积仅2.5平方米。

1981年,临沂县成立商品房统建办公室。1986年,城区住宅面积达到171.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7.4平方米。

1994年,成立安居工程领导小组,1997年被列为国家安居工程试点城市;2005年开工建设安居房99万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二。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农村住房49.1万户,改造农村危房7.2万户,村镇住宅建筑面积26256万平方米。

老有所养

40年艰苦奋斗换来沂蒙人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之初,着手在全民所有制单位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1978年后,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定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6.8万人,累计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700余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6张,7个县区被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区。

弱有所扶

40年艰苦奋斗换来沂蒙人幸福生活


全市15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设立慈善基金4000万元,接收款物6亿元,发放救助款物4.3亿元;连续8年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00-520元,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460元,2017年发放各类救助金约12.34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