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辦貸款前要查徵信卻不知怎麼看?其實銀行信審員只關心這幾點

知道辦貸款前要查徵信卻不知怎麼看?其實銀行信審員只關心這幾點

但凡是涉及金融領域的服務都會查詢你的徵信報告。個人徵信記錄良好的話,可快速獲得貸款、信用卡,可能還能享受低利率;記錄不好,信用卡、貸款可能不批,利率調高。我們雖與徵信報告關係密切,卻並不熟悉它,這個徵信報告要怎麼看?銀行關注的又是哪幾塊呢?

一、基本信息

包括身份信息、職業信息、居住信息。再詳細點說,即姓名、性別、身份證號、手機號、婚姻狀況、配偶信息、學歷學位、居住地址、工作單位及地址等。這些信息一部分是來源於自己申請信用卡、貸款時填的申請表,銀行將信息錄入電腦,然後報送給徵信系統,也有部分是來源於各地公積金管理中心、電信運營商。

“工作單位”要和工作證明上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必須有有合理可證實原因,否則貸款是不會通過的。工作單位信息一般來自信用卡申請信息或社保公積金的繳納信息,以社保為優先。

二、信貸信息

知道辦貸款前要查徵信卻不知怎麼看?其實銀行信審員只關心這幾點

即借債還錢的信息情況,主要是信用卡、房貸,小貸記錄最好不要有,貸記卡數量控制在5張以內,消費額度控制在70%以內。

銀行審批信用卡、貸款重點關注的就是1個問題:信用卡、貸款批給你了,未來你會按時足額還款嗎?所以銀行會查看你的還款記錄,有無逾期,判斷你的還款意願;看你已經借款的筆數、對外的擔保情況,看是否能給你貸款以及還能貸給你多少。

三、非金融負債信息

即先消費後付款形成的信息,比如電信繳費。這一塊,很少有朋友因為電信欠費上徵信吧。

四、公共信息

包括社保公積金信息、法院信息、欠稅信息、行政執法信息等。

大部分人這一塊也只有個社保公積金信息,其他信息一般也不會涉及到,真涉及到了就不止是信用卡、貸款批不下來的問題了。

五、查詢信息

過去2年內,什麼人、什麼機構因為什麼原因查過你的信用報告。這裡的人一般指自己,機構一般是銀行或放貸機構。

一般而言,短時間內機構查詢次數太多,會影響銀行審批你的信用卡、貸款申請;個人有權每年3次免費查詢本人信用報告,不過短期頻繁地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也有點不好,放貸機構會認為:個人一般有借款需求才會查,多次查給人一種迫切需要貸款又得不到的感覺,放貸機構因此可能會認為你違約風險高,要謹慎放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