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老死不相往來,不如化敵為友

農場主養了很多羊,但是他卻很煩惱。因為他的鄰居是個獵戶,院子裡養了很多迅猛的獵狗。這些獵狗經常跳過柵欄,去襲擊農場裡的小羊羔。

農場主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忍無可忍找到鎮上的法官評理。

聽完農場主的申訴以後,明理的法官說“我可以處罰那個獵戶,也可以發佈法令讓他把他的獵狗都鎖起來,這樣你就失去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做敵人鄰居。你是願意和朋友做鄰居,還是願意和敵人做鄰居呢?”

農場主毫不猶豫底說:“當然願意和朋友做鄰居了“

與其老死不相往來,不如化敵為友

那好,我給你出個主意,按我說的去做,不但可以保證你的羊群不會再受到傷害,還會為你贏得一個友好的鄰居。”法官如此這般這般地說了番。農場主連連稱讚。

回到家裡,農場主就按法官說的挑選了三隻最可愛的小羊羔,送給了獵戶的三個小兒兒子。看到了潔白溫順的小羊羔,孩子們如獲至寶,每天放學都要去院子裡和小羊羔玩耍嬉戲。因為怕獵狗傷到他們的小羊羔,獵戶做了一個大鐵籠子,把獵狗結結實實地鎖了起來。

從此,農場主再也沒有受到獵戶獵狗的騷擾。為了答謝農場主的好意,獵戶開始送各種野味給他,農場主也不時用羊肉和奶酪回贈獵戶。漸漸地兩人成了好朋友。

與其老死不相往來,不如化敵為友

看到這則故事,其實有很多中觀點可以去談論;我們選擇用團隊的概念和交友處事來試著做話題。

【真正的團隊協作是超越服從和合作】

面對協作,人們的自然反應往往是,要麼完全靠自己,要麼部分靠自己。但均攤痛苦、或者關注個人行動,都難以完成協作。與他人合作、服從,比單純地竟爭能取得更多,這也是團隊協作的力量來源。農場主採取法官的協作共贏的方式,建立了一個團隊的概念,將自己和獵戶作為和諧共處的團隊來經營。也正如真正的協作,需要制定一個共同戰略,不管是送小羊羔進行利益捆綁,或綜合利用資源、想法和人才,都會使取得的結果會更加穩健、更有成效。而起點就在於有意識地做岀決定:超越服從和合作。

與其老死不相往來,不如化敵為友

【有舍有得的利益捆綁可以增加關係粘度】

在面對困境的農場主,接受朋友鄰居的做法,做了暫時的捨棄將小羊羔送給獵戶的孩子,事實上是直接將自己的問題丟給了獵戶去解決,將利益捆綁在了一起。而接下來則是兩人關係的遞進,為了表示友好和感謝,獵戶也將獵狗捕捉回來的野味送給農場主分享。這樣你來我往有意無意中兩家人的關係在這種”利益“互享的情況下得到了增進,彼此視為友好鄰居。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使用這種屢試不爽的方法來增進辦公室同事之間的友誼。

與其老死不相往來,不如化敵為友

那麼,我們說在紛繁複雜的社交禮儀中,我們希望看到與其老死不相往來,不如化敵為友的結果出現。俗話也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儘可能給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減少挫折和障礙,為自己建立長久有效的人際關係做持續的培養工作。終有一天你會收穫令你詫異而又滿意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