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西單牛肉灣(系列二)——那幅“年畫”

夢迴西單牛肉灣(系列二)——那幅“年畫”

作者:馬佔順,歷任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顧問,北京市東城區作協會員。

又進入臘月了,冥冥的記憶讓我回想起住在牛肉灣衚衕時,第一個春節前的一段“小插曲”。

那會兒,老北京人在春節前家家都要買年畫,貼年畫成了老北京春節前的重頭戲。

那年,在“二九”的一個星期天早上,北京颳著五六級的西北風,雖然天高雲淡,但滴水結冰已是常事了,院子裡的水池邊緣早已被厚厚的冰“包圍”得嚴嚴實實,水池中那根迎風“屹立”的自來水管子顯得那樣孤獨。

“穿上‘棉猴’(當時管帶帽子的棉大衣叫‘棉猴’),咱們出去買張年畫。”父親柔和的聲音讓我驚訝,心想“刮這麼大風,還出去買年畫,那得多冷啊!”

但心裡還是惦記著出門看看。

穿好“棉猴”,出了大院,出了前牛肉灣衚衕的西口,向北直奔西單路口走去。一路上幾乎見不到什麼行人,只見到西單北大街路邊兩側的棵棵大槐樹,它們隨風搖曳著沒有一片樹葉的細嫩枯樹枝,在風中嗡嗡作響。像是在告訴我們“天冷,趕緊回去吧。”看著被大風吹得瑟瑟發抖的大樹,我有些猶豫了,可身前父親的腳步依然快捷,走著走著就落下幾步,我得快跑幾步才能追上。

過了武功衛衚衕,就到書店了。掀開掛在書店門口接出來的擋風門上的棉門簾,我一頭就鑽進熱乎乎的書店裡。

“哎呀,可不得了,外邊寒風刺骨,書店裡可是‘熱浪滔滔’,進門的一剎那,差點讓我喘不過氣來。”回來路上我對父親說。

位於西單北大街的老西單百貨商場南邊的新華書店裡,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可謂“人滿為患”。

“今天想買什麼畫兒,由你挑。”父親的語氣平穩。

夢迴西單牛肉灣(系列二)——那幅“年畫”

其實一進新華書店的大門,儘管人裡面是“人山人海”,我一眼就看見掛在北牆上最明顯位置上的那張《我們熱愛和平》的年畫了。

我指著這張畫著一位小女孩和一個男孩的年畫,對站在前面的父親說“好可愛的小朋友啊,他們的懷裡各自抱著一隻美麗的和平鴿,就買這張吧。”父親爽口答應了。

回到家裡,我這個才8歲的孩子,仔細端詳著這張年畫中好像比我小的倆個孩子的笑臉,感到他們真的太可愛了。

站在左側的小女孩,穿著粉色的短裙,小辮後邊扎著乳白色的結,真是天真的很。胖胖的臉蛋上鑲著兩隻黑黑的大眼睛,她一直望著身邊的大哥哥和他手中那隻欲飛的和平鴿,好像在說什麼;哥哥的頭偏向妹妹這邊,懷裡那撲稜著翅膀欲飛的和平鴿讓他笑得是那樣的燦爛。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曾任《人民日報》社的編輯、記者的闕文老師,在1952年5月31日,根據周恩來總理“我們熱愛和平,但也不怕戰爭”的指示,來到北海幼兒園畫的一幅傑作。

他來後一眼就選中了頭上扎蝴蝶結才4歲的孟運和活潑可愛已6歲的馬越。受到畢加索《鴿子》啟發的闕文老師,也抱來兩隻鴿子,給孟運、馬越各抱一隻說:“你們的鴿子誰的好呀?”

馬越搶先回答:“我的好!”

孟運也說到:“我的也好。”

闕文把握住這兩個孩子的最佳時機,拍攝了這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經典照片。第二天的“六一”兒童節,這張照片就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引起了轟動,一夜之間這兩個孩子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童星。

當時的背景是在1950年,美國公然發動了朝鮮戰爭,將戰火燒到了中朝邊境鴨綠江畔。在這種危難時刻,中國政府派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

那時,前線戰事還在激烈地進行,志願軍總部將這張照片洗印了約20萬張送到了朝鮮前線,面對著祖國慰問團送來的無數的慰問品,最受志願軍戰士喜愛的就是這張《我們熱愛和平》的照片了。

那年10月份,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的安靜和鄒雅兩位老師,將這張照片製作成宣傳畫,第一版印刷了兩次,500萬張。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去維也納參加世界和平會議時和戲劇大師梅蘭芳手捧這幅畫沿街散發,歐洲一家雜誌社用這幅畫作為一期雜誌的封面,據記載這份雜誌發行量達30萬份。

從1952年到1959年,這幅畫共印刷了11版,達1000萬張。除此之外,還有數以千萬計的以此畫為背景製作的紀念品,如明信片、搪瓷缸、茶葉盒、火柴盒等,這幅經典之作傳遍了全世界。

我知道,父親是1937年參加革命的“老八路”,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又是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中的一員,我想“熱愛和平”的願望在父親的生命裡是最重要的。

那年春節,這幅年畫掛在前牛肉灣家裡的牆上,顯得是那樣的溫馨!

這是我住在牛肉灣衚衕裡第一個春節的記憶。

2019年元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