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 拼搏实干 加压奋进

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一条已进入联调联试的高速铁路,即将取代北上成都老旧的通行方式。酒都的人民往返省城的脚步变得更加便捷。

一所所大学的进入,改变了宜宾仅仅拥有一所学院的历史。更多的求学人才汇聚宜宾,让这座有2200年建城史的城市充满了学习的氛围。

一个总面积8800亩的智能终端产业园,迎来了多家品牌企业的智能终端项目入驻。宜宾产、宜宾造数量不断刷新。

道路、学府、产业园……悄悄在刷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刷新着这座城市进步的速度,更是刷新着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发展版图。

2018年,乘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春风,宜宾再次站到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并指出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宜宾作为7个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城市之一,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宜宾建设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为宜宾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两会”聚焦|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1

报告摘要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过去的一年,预计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长9%以上。营业收入、利润、利税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推改革、扩开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与15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有11所签订了项目落地协议。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二期)、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电子科大研究生院宜宾分院建成投用。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夯基础、顾长远,精准扶贫持续深化。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实现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对照脱贫退出标准,逐村逐户逐项排查解决各类问题、短板,完成167个贫困村退出、6.77万人脱贫,4个贫困县摘帽已通过市级初审,全部达到“一低三有”摘帽标准。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优生态、增福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生态治理扎实有效。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顺利通过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

2019年,政府工作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委五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而努力奋斗!

“两会”聚焦|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宜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现场 晚报记者 庄歌尔 摄

2

火热现场

作为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临港开发区一片繁忙,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成功构建了领先的管理服务体系、前瞻的规划定位体系、配套的产业承载体系、完整的港航物流体系、强大的全域开放体系、开放的改革创新体系。

中兴、康佳、苏格智能终端、朵唯智能云谷、领歌、中车株洲、凯翼汽车等强势入驻。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现代港航物流产业“4+1”产业园正集聚发展。

2018年,临港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亿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5万标箱。

按照“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思路和“一区五城”战略布局,临港正在成为宜宾经济核心增长点和科教产业的聚集区、城市建设的样板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突出产学研一体化,以大学城和科创城为载体,加快打造教育和科创品牌,构建以教育和科技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战略。

宜宾港着力提升水运综合能力,构建通江达海水运大通道,打造集装箱、重件、滚装和散货为一体的四川最大的现代内河枢纽港,建设长江起点航运物流中心。

“两会”聚焦|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截至目前,宜宾港与长江经济带四大国家级航运中心港口均实现了信息互通、业务共营、管理联动,成为四大国家级航运中心连接西部内陆地区的锚点。

3

建言献策

罗泽超(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来自乡镇的市人大代表,我最关注的是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问题。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作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宜宾迎来了经济腾飞、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重大机遇,双城建设、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建设、机场码头和临港新区建设热火朝天,城乡面貌巨变,GDP突破2000亿元大关,我为自己是一名宜宾人而感到自豪!

建议下一步在五个方面再着力:一是坚定不移解放思想,鼓励全市党员干部有勇有谋有担当、用心用情用责任、敢闯敢干敢奉献。二是坚定不移建强“两区”,迅速把临港新区和“两海”示范区的配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三是坚定不移招大引强,让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在宜宾“安家落户”。四是坚定不移搞好主城,按省会级城市品质要求对城市进行规划、提升、打造。五是坚定不移支持县域,切实改变“市强县弱”的局面,共同助力GDP3000亿元目标的早日实现。

买文旭(政协委员):宜宾提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城市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交通建设越来越完善,出行更方便快捷。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成绩可喜。

期待宜宾的教育医疗更上一个台阶,宜宾将依托省内高校打造留学生学习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创造条件扩大招收南亚、东南亚留学生规模。在临港区建设的大学城越建越大,越办越好。宜宾已规划7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线路,期待能早日建成通车。

“两会”聚焦|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宜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现场 晚报记者 庄歌尔 摄

4

成果展示

高铁进入联调联试,正为下一步投入运营做好最后的准备。

宜宾新机场航站楼主体结构完工,航班开通后航线将会增加30%,还会增加国际航线,让宜宾直接走向世界。

酷比智能终端(宜宾)产业园正式投产,智能手机远销欧美,智能终端产业链条日渐完善。

此次“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目标确立以来,在明确了必须着力攻坚突破的任务之后,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奋勇争先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市投促外侨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等全市各级各部门在不同场合表达着同样的立场:助力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之以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加快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品质和辐射吸纳能力,统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三年交通大会战,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两会”聚焦|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5

群众期待

市民赖天一(原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我是一名企业退休人员,到宜宾58年了。我一直就认为,宜宾是个好地方。国家和国际经济发展的进程,也让我们越来越凸显了宜宾地理和地域优势。要发挥和增强这个优势,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格外紧迫。

宜宾的区位优势确实难能可贵,它的集聚作用和效应不可低估,特别是高新、科创和智能产业。临港和相关区县这两年的发展就是例证。

目前,宜宾已提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发展目标,接下来市委市政府将破除守旧思想、树立敢为人先的改革意识,破除畏难思想、树立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确保2019年开好局起好步。

市民陈驰宇(律师):

宜宾,作为一个2200年的古城,2018年,宜宾市委市政府明确目标“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听到这样的声音,作为一名宜宾市民心底着实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感到高兴。

宜宾,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三江汇合处,长江之源头,有着3000多年种茶史,4000多年的酿酒史,丰富的竹产业资源,凭借深厚的文化基础,坚实的经济实力,相信宜宾的未来一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同时,希望加强生态服务功能建设。要根据独特的生态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城市。从生态保护与城市增绿的双重功效出发,加强城市河流、湿地的生态塑造,让经济飞跃的同时,带给市民最直接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