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闽清是一个好山好水,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在这个小小的闽清县出了福州十邑的第一个状元,许将。


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许将,字冲元,1037年生于闽清县坂东镇文定村(旧时也称三都)。1063年赴京会试,以进士第一名及第,是福建历史上许氏唯一状元,他也是福州地区第一个状元。打破了自隋文帝开皇七年(587)科举制度创建以来福州地区未出状元的历史,提高了福州在全国的知名度,为福建许氏争得荣誉并具有时代意义。许将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梁启超在其《王安石传》中对许将的才能谋略,品德度量给予高度评价。

他的品格与业绩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重实践,不图虚名。2、励精图治,从政清廉。3、智勇双全,化解危机。4、熟悉军务,加强边防。5、为人宽厚,仁爱和谐。6、文韬武略,忠心为国。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许将作为福州地区第一个状元。那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下闽清的许氏。许氏是最早进入闽清的的五大姓氏之一,人口在闽 清排在第七位。


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进入闽清的许氏始祖为许正(人称十一公)系许氏68世祖许爱之长子。许氏68世祖许爱于公元885年同舅父陈作梗与王潮、王审知、王审邦三兄弟随王绪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史上称十八姓随王入闽)。许氏68世祖许爱也成了许氏第七批入闽始祖。因平定蛮夷暴乱作战有功,获镇守泉、漳两州。后因奸佞小人作祟,先祖弃官远遁率大儿子(十一公)许正于公元889年初居闽清灵洞,后因驻地避寒到了十一公时迁居闽清坂东乡文定村。

许姓,中华姓氏,属颛顼帝姬姓子孙衍生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许事始祖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许氏后辈有入闽清始祖十一公在闽清繁衍生息。除了出了一位福州地区最早的状元许将外。还出了多位名人。

许 份

许份(1079~1133),字子大,许将之子。幼勤学,能文,为父所爱。及长,以父荫官右承务郎,管理国子监书库,因得遍览群书,特别熟悉宋朝典故。崇宁二年(1103)登进士甲科,宋徽宗亲阅对策,对许份十分赏识,特召见于便殿,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国史编修官。


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许显时

许显时(1896-1986),字成谋,闽清县梅溪镇钟石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出生于师塾家庭,有兄弟3人和一个姐姐。宣统二年(1910),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州商业学校。宣统三年,逸夫由南洋回国参加革命,向他宣传讲解孙中山的革命学说,使他感到振奋。辛亥革命福州光复后,显时等29名闽清籍学生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民国3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科深造,毕业后被派到新疆督军公署军事厅当科员。

民国9年,显时获悉长兄遭军阀李厚基杀害而辞回闽,在福建靖国军第4旅任军械官,后改任福建自治军第6路军参谋长。次年,在执行对敌任务时被捕,脱险后即离开闽清赴汕头。民国12年,被汕头独立团团长派赴诏安收集靖国军残部,编为福建靖国军警卫总队,显时任总队长。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警卫总队与独立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师,显时任该师第三团团长,配合北伐军东路军在福建作战。民国16年,调任独立第四师参谋长,随军经浙江抵南京。次年,张贞部由南京调回漳州,改编为第49师,显时任该师参谋长。同年秋,福建省政府改组,显时出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任职期间曾尽力办了一些实事,如拆除旧城墙、开拓公路等。

民国19年1月,福州发生卢兴邦部下绑架“六委”事件,显时是被绑架者之一。“六委”被分别关在南平、尤溪,直至10月刘(和鼎)卢战争卢部战败求和后,显时才被释放回到福州,恢复原职。

民国20年,显时捐资兴建家乡钟石小学,并把投资闽永公路的15股股权捐赠钟石小学,作为该校的奖学金。此外,还捐资给新壶、金山等小学。此后逐年从自己的薪水中抽出相当部分,资助池步洲等留学生完成学业。

民国21年12月,福建省政府改组,显时去职。次年秋,出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鉴于大西北交通不便,显时到任伊始,便向省主席提出兴修公路的建议,经同意后,便动工修建兰州—西安公路、兰州—宁夏公路、兰州—青海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他同技术人员一起,白天攀山越岭深入实地踏勘,夜晚查看草图、计算距离、研究工程难点与进度,仅用两年多时间便全部竣工,并在公路沿线兴建护路工的道班房。

西安事迹后,甘肃省政府改组,显时去职回上海赋闲。民国26年8月,作为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专员的显时,受该委员会的派遣,再度赴兰州,在西北运输处工作。不久调到第8战区司令部任中将高级参谋兼经济作战处处长,随后又兼军事工程处处长,在与谢觉哉为代表的中共驻兰州办事处的接触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显时辞去军职,回到福州。不久接任福建省银行总经理。民国37年春,他任用中共地下党员陈纮任香港分行经理,刘子崧任省银行主任秘书,掌管机要,为日后起义做组织上的准备。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即后来的“民革”)。

民国38年春,陈纮代表福建省银行与中共华南局建立秘密的正式关系。8月初,陈托人送信请显时赴港相商机密要事。他即将总行的工作托付子崧代行,于10日乘机赴香港,与华南局代表详细洽谈起义事项和应做的工作。而刘子崧则按照显时的嘱托,团结总行职工、行警护卫银行,准备迎接解放,使总行的全部财产完整、顺利地移交给民政府。1949年10月,他在华南局的安排下回到福州,受到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人的欢迎和慰问。

新中国建立后,显时历任福州市政协副主席、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和民革福州市委主任委员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被下放到古田县平湖。1978年“右派”问题得到平反。同年被选为“民革”福建省委副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务委员。1983年4月,当选省政协副主席。1984年6月,当选“民革”福建省主委。

许显时衷心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方针。他身体力行,带动民革成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热情赞颂中共关于“一国两制”的设想,并以耄耋之年,不辞辛劳,亲自联系、接待“三胞”,引进侨资,还积极帮助落实党的统战政策,为“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1986年12月14日在福州逝世,终年91岁。

在这么多名人出生的一个县里有多少村落姓许呢?据统计许姓分布在闽清文定,林洞,洪安,山墎,鼓舞(葫芦门)潘亭,黄石,钟石,许厝,前洋,玉井,楼下,前厝,玉厅,旗杆厝,上寨,刀霞,塘边,白云,后垅,高厝前,塘下,东桥。

塔庄镇林洞村:唐龙纪元年(889年)许令骥(许陶)有河南光州固始入闽,从泉州经福州入永福(今永泰县)过鱼坑,到闽清林洞西溪尾大湾定居,今传42世。


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坂东镇文定村:唐光化三年(900年)许正四世许七有林洞迁移贵湖,后定居三都龟洋(今文定村)今传40世。

池园镇坑头村:宋代初,许正五世孙许继恩迁移坑头(今高厝前)其后裔分别塘下坑西,塘下新宅,塘下坑东,今传35世。

下祝乡前洋村:唐代,许十六有闽清龟洋迁侯官礁溪安仁里(今闽侯县廷坪乡)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许十六四世孙许五郎有候官安仁里回迁下祝前洋村,今传33世。

池园镇潘亭村许姓:清康熙年间(1712~1722年)许子贤有永春小姑庵边迁闽清十一都潘洋(今潘亭村)传17世。

梅城镇钟石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许而芝有闽清三都大井厝迁一都(今梅溪镇)钟石村,现居村300余户,1000多人。


闽清十大姓氏之——许姓


此外闽清龟洋二十二市孙许世礼迁移楼下村,今传19世。许唐迁前厝,今传19世。许禚迁玉厅,今传17世。二十三世孙许祯迁王井,今传8世。三十世孙许时珍迁塘边,今传11世。其后还迁钟石,白云,后垅及闽侯古洋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