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萬臺共享充電寶因侵權或面臨清場,街電何去何從?

  • “本來創業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電做不成可以做公益”,陳歐曾在回覆王思聰關於共享充電寶項目的質疑。
  • 一路伴著質疑前行的街電,近日在專利戰上敗下陣來。面對產品下架的法院判決,街電選擇以小模塊繞路的方式應對。
  • 只是有的地方根本無路可繞,ofo、哈羅的前車之鑑讓它不得不直面自己的產品、創新與運營。
  • 沒有成不了的行業,只有成不了的企業。
  • 面臨產品、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問題,街電將何去何從?
  • 01.街電的專利落敗
  • 近日,街電與來電的專利糾紛案終於告一段落。
近百萬臺共享充電寶因侵權或面臨清場,街電何去何從?


  •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維持原判:街電停止侵權行為,於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製造涉案Anker設計12口產品; 並賠償原告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共計200萬元;街電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即12月21日前)停止使用涉案Anker設計12口產品。
  • 這場糾紛起於2017年。
  • 當年5月,來電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街電侵犯其實用新型專利,涉案專利為移動電源租用設備及充電夾緊裝置,專利號ZL201520847953.1和吸納式充電裝置,專利號為ZL201520103318.2。
  • 這兩項專利被應用在“Anker設計12口”產品中。吸納式充電裝置,指的是運輸充電寶的導軌,消費者掃碼後,由該導軌自動將充電寶由設備中送出或送進;充電夾緊裝置,指的是對充電寶固定進行充電的定位裝置。
  • 今年5月25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就來電與街電專利侵權糾紛系列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街電專利侵權成立,要求街電產品下架並且賠償人民幣200萬元。
  • 11月22日,北京高院作出終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街電敗訴。
  • 12月11日,街電COO何順發布了內部信,信中,他將此次訴訟和敗訴稱為“我們的專利戰在關鍵時刻出現意料之外的大轉折”。
  • 所謂“意料之外的大轉折”,與街電在專利戰中的策略有關,它本想繼續通過“專利無效”躲過專利正面戰,結果發現這是一場它必須經受的戰役。
  • 畢竟,對現代企業,尤其是對共享充電寶這樣帶有技術屬性的行業來說,技術無疑是影響它們生存的關鍵要素之一,專利戰也不可避免。
  • 成立較早的來電,於2014年8月開始運營,早早地開始了在技術與專利上的佈局。
  • 資料顯示,來電自2015年2月開始專利申請,是最早開始專利佈局的共享充電寶企業,截至目前,其專利申請數已達到150餘項,而獲得授權的專利數也已達到81項。
  • 2015年4月17日,來電第一批設備面世。
近百萬臺共享充電寶因侵權或面臨清場,街電何去何從?


  • 自此,共享充電這個概念在慣會“模仿式創新”的中國創投圈快速落地生根。
  • 接下來的半年,一批共享充電寶公司紛紛加入戰局,其中就有成立於2015年11月的街電。
  • 同時,已構建起專利圍牆的來電,開始了自己的專利維權之路,先後在北京、深圳、廣州等地發起多次專利訴訟,街電正與其在專利上展開了大規模的交鋒。
  • 2017年5月可謂是“多事之秋”:月初,聚美優品宣佈以3億元收購街電,月底街電原有創始軟件團隊與硬件負責人集體離職。
  • 來電對街電的專利訴訟於這個月開始,月底,陳歐宣佈以1億元收購了被街電封為“共享充電寶之父”的劉同鑫名下的三項專利,並稱之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核武器。
  • 當時,陳歐甚至一度樂觀認為其所收購的專利就能成為阻擊潛在競爭對手的武器。其法務人員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在取得劉同鑫先生的所有專利之後,我們認為,共享充電寶的戰爭基本上可以結束了。”
  • 結果顯然並非如此。曾想以專利結束戰鬥的街電,在此後的專利戰上似乎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 專利方面的專家表示,在“專利戰”中,當被其他企業提起專利訴訟時,企業通常的做法是專利反訴。
  • 而街電也不例外,用耗資億元收購的上述三項專利起訴來電,時隔一年半,這三項專利的符號意義與聲勢遠大於實際,以此進行的專利反訴也石沉大海,並未狙擊到對手。
近百萬臺共享充電寶因侵權或面臨清場,街電何去何從?


  • 據介紹,街電購買的三項專利分別為“一種手機電池的充電箱、一種可識別身份的手機充電電池及其識別方法、一種手機電池充電更換系統及充電方法”,適用範圍較窄,更多地集中在手機電池上。
  • “與行業現有的任何解決方案均相去甚遠,難以作為行業競爭武器,更不用講‘核武器’了。”來電科技CMO任牧對其如此評價。
  • 因此,街電在專利戰中的戰術以“守”為主,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進行宣告無效博弈,將對方專利無效,從而試圖在專利訴訟中贏得勝利。
  • 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文件顯示,在部分來電方面提起的專利訴訟中,法院裁決的依據正是“專利無效化”。
  • 判決書顯示,此次專利訴訟,在街電方面的辯解中,除了自身沒有銷售產品、賠償金額過高等因素外,它同樣提到了非有效專利。
  • 顯然,從判決結果來看,其“專利無效”策略在此次訴訟中並未勝出。對曾想以專利無效結束戰鬥的街電來說,面對擁有150多項專利原創的對手能否取得勝利,似乎不難下結論。
  • 02.影響不止於產品
  • “判決對我們不利”,何順在內部信中提到。雖然街電以“原告請求的賠償金額過高”做了法庭辯解,但顯然何順指的並非200萬元的賠償。
  • 對它來說,這場裁決影響更大的地方在於“產品下架”。據一點財經瞭解,按照法院判決要求,街電需要在30日內停止使用侵權設備,即12月21日前。
  • 而截至目前,其產品並未下架。
  • 街電找到了一個繞過此次專利的方案——在內部信中,何順表示,“專利涉及的技術功能非常局部和微小,很容易規避”,已“找到快速便利的升級方案”。
  • 同樣的,截止目前,其所謂的“升級方案”並未實施完成。街電方面在接受一點財經採訪時強調稱,“在進行中”,“短時間能完成”。
  • 雖然街電方面強調“涉及到官司的只是部分產品的很小一部分零件”,不過街電“涉案Anker設計12口產品”是其鋪設最廣泛的終端設備之一,結合城市和投放數量,顯然這並不是一個小工程。
  • 官方數據顯示,街電已進駐300多城市,根據媒體報道,其投放市場的設備數量有近百萬臺。
近百萬臺共享充電寶因侵權或面臨清場,街電何去何從?


  • 當然,對街電來說,侵權所帶來的影響很可能遠遠不止設備和產品本身,公司運營、合作伙伴、資本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響。
  • 近日,曾有多位街電廣西商戶爆料,當地與街電合作的商戶均已收到街電服務商關於撤下街電產品的內部信,並提醒之前有返傭的商戶先進入街電商戶助手後臺提現。
近百萬臺共享充電寶因侵權或面臨清場,街電何去何從?


  • 此內部信提到:近期街電總部被告侵權一案,街電敗訴已塵埃落定,北京法院要求街電短期內下架侵權產品,現在街電已經處於動盪,南寧最大維護運營團隊已經解散,現基本處於無人維護狀態。
  • “終審結果出來後,廣西地區的街電運營團隊就解散了。”有運營商透露。據瞭解,街電採取的是直營+服務商的運營模式,而廣西市場中,服務商比重高達70%-80%。
  • 對此消息,街電方面向一點財經提供了南寧訊奧科技有限公司發佈的聲明——該公司是街電在南寧最大的服務商,負責街電在當地的運營與推廣。
  • “本公司街電項目工作一切正常”,該聲明表示。
  • 不過,確實,從多次專利訴訟來看,受到波及的除了製造商海翼(街電股東),還有允許共享充電設備入駐的商戶。一點財經瞭解到,曾有商戶因擺放侵權共享充電寶產品被起訴,並被索要20萬元賠償。
  • 對於此次侵權敗訴后街電所給出的解決方案,即模塊升級方案,也有部分商戶存在疑慮。
  • 據法律專業人士介紹,侵權與否並非由街電單方面來判斷,而需要法院或者行政機關認定,企業單方面的動作與聲明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
  • 上述法律專業人士補充道,一部分商戶如果繼續使用侵權產品,很可能面臨 “共同侵權”。另一部分法律意識較強的商戶,在得知其中的法律風險後,對引入產品的積極性將大為降低。
  • 另一方面,對於競爭激烈的共享充電行業,整個行業來看,能否自給自足實現盈利的企業良莠不齊,資本仍然是最主要的驅動力量。何順在公開信中也著重提到“資本關注”。
  • 有接近街電的人士透露,今年5月,街電曾非常接近一筆來自螞蟻金服的融資,項目已進入盡職調查階段,但這筆融資最終因它在專利案一審中敗訴而不了了之。

  • 在互聯網、科技等多個行業中,侵權案、專利案時有發生,且正在快速上漲。
  • 以深圳市為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共查處知識產權侵權案件1068件,較去年同期增長35.4%,已超過去年全年立案數(896件),其中商標案件720件,專利案件307件,版權案件41件。
  • 在這背後,中國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社會與政府,對專利“侵權者”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同樣資本與投資方也越來越看重專利與創新的重要性,將其作為企業投資參考中的重要因素。
  • 雖然也有企業拿著侵權設備大肆開拓市場,但其受到的社會、資本壓力正在增加,畢竟沒有資本會願意投資一家侵權企業。
  • 03.成不了的街電?
  • 因自帶網紅體質的王思聰與陳歐之間的一番交鋒,街電似乎一直離不了外界“能不能成”的質疑。
  • 從被聚美收購後的創始團隊離職,到與同行的多次交鋒,再到新的管理層動盪,它似乎一直負面纏身。
近百萬臺共享充電寶因侵權或面臨清場,街電何去何從?


  • 近日有消息稱,去年上半年由淘票票到街電的CEO原源早已離職,目前由副總裁何順全權掌管公司業務。
  • “CEO離職的謠言傳出來的時候,我們CEO還剛和杭州團隊進行了團建”,街電方面在回覆一點財經採訪時表示。
  • 不過上述消息似乎也並非空穴來風。
  • 今年4月,原源在其朋友圈曾大推其印度新項目,即“小視頻風口”的新業務。而街電並未開展該業務。而此時正是街電被訴侵權的關鍵時期,原源在此時高調宣佈新項目似乎有想與街電“保持距離”嫌疑。
  • 根據企查查消息顯示,原源今年2018年3月份就已註冊杭州抬手科技有限公司,此外原源還註冊了杭州紅移趨勢科技有限公司,參股了杭州增量律動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均沒有街電公司。
  • 同時,天眼查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原源以股東、法人身份成立了多家企業,比如寧波順翼達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上海林籟企業管理資訊中心、南平仁幹企業管理中心等,企業經營範圍均為企業管理諮詢、商務諮詢等。
  • 同時,原源以街電CEO的身份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是在去年12月的烏鎮互聯網大會,此後並未公開發聲,此次專利敗訴發聲的也是何順。
  • “在公司面臨重大事件時,通過內部信方式傳遞政策,一般都是以企業的最高管理者名義發出,由副總裁代表企業發內部信的情況此前確實不多見。”有企業高管在接受一點財經採訪時表示。
  • 在管理層動盪破朔迷離之際,街電的運營也越來越受到考驗。
  • 2017年5月,聚美優品收購街電,從此街電開始快速市場擴張。當年5月,它推出了服務商政策,具體來說,自營團隊負責開拓重點渠道,服務商負責開拓長尾渠道。
  • 網絡信息顯示,街電正在福州、無錫、蘭州、鄭州、常州、昆明等地招聘KA經理、BD經理、渠道經理等,其中,在蘭州,其渠道經理職責主要是協助管理服務商團隊;在鄭州,它招收的是直營BD經理,主要職責是開發新商戶,維護現有商戶。
  • 這種直營+服務商的模式,確實保證街電快速擴張,但同時也為其運營埋下了隱患。
  • “服務商運營模式的優勢在於,可以按規則高效管控設備投放與維護。“街電方面向一點財經表示,其弊端是積極性沒有自營團隊強,習慣標準化作業。
  • 同時,由於服務商收入結算包括一次性設備鋪設獎金,以及後期參與運維的營收分成,導致其更重視前期的設備鋪設,而很可能忽視後期的運營效率。
  • 它的這一路徑其實更傾向於共享單車中的ofo,盈利來源單一,依靠用戶付費,同時快速搶佔市場。
  • 在判決書中,街電錶示,到今年3月,共享充電寶首先要進行大範圍的產品佈設,目前街電公司尚處在佈設階段,尚未從該項目中獲得收益。
  • 到12月,在公開信中,何順透露的盈利情況是“連續數月實現規模化盈利”,有“正向現金流”。
  • 但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相比,其盈利路徑無疑很長。2016年8月,來電宣佈實現首次盈虧平衡;怪獸充電方面向一點財經表示,今年總體流水不錯,全年有一定盈利。
  • 同時,服務商的存在也讓街電不可避免地出現管理問題,比如天眼查顯示,街電還發生了與湖南眾巢地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案。
  • 04.共享充電寶與百億市場規模
  • 最近,“共享經濟”久違地重回公眾視野,只是這輪迴歸伴隨的是衰弱與退出。
  • 在很多人看來,共享充電寶很可能在走共享單車的老路。在ofo、街電等大堆負面消息傳出的背景下,很多人對“共享”產生質疑。
  • 其實大可不必。
  • 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8年共享充電寶的用戶規模接近1.64億人,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2.4億,整個市場租借日單數為1575萬單,按照每單最低2元消費計算,市場規模達百億。
  • 同樣是“共享”商業模式,與單車不同的地方在於,共享充電運營維護成本相對更低,而單車動輒騎壞,並直接報廢,其尋找設備和維護的成本更高。

  • “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百億,而目前行業第一梯隊僅有四家企業——來電、小電、怪獸和街電,即使按照現在資本助推的速度來預判,市場供應仍不能滿足,行業的前景空間非常廣闊”,任牧向一點財經表示。
  • 此外,隨著專利戰打響,未來行業參與者的創新意識和專利保護意識必定會加強,行業的准入門檻也會越來越高,共享充電寶將會是一個創新價值真正迴歸實業的技術行業。
  • 有共享充電寶從業者向一點財經分析稱,很多共享經濟的參與者從天堂墜入地獄,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商業模式不成立,脫離資本後就無法獨立運營。
  • 沒有做不好的行業,只有做不起來的企業。
  • 對周邊用戶調查後,一點財經發現,共享充電寶的需求確實存在:有人忘充手機,有人外帶充電寶,有人忘帶充電線,有的手機電池出現問題……
  • 這也決定了,設備鋪設越多,對運營的要求越高。
  • 當然,目前共享充電寶行業還處於頭部企業擴張版圖的階段,當前,共享充電寶的很多玩家來自O2O領域,進入新的行業後,他們會天然地形成路徑依賴。
  • 比如行業中出現的給商家分成或入場費的做法,它本身將對整個行業的財務模型及競爭環境帶來惡劣影響。
  • “從大環境上看,互聯網越來越不欣賞‘燒錢’的公司了。”另一行業人士表示,很多企業單純為了互聯網效應,為了多,而忽略了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忽略了企業自身的技術與創新。
  • 以街電此次的專利訴訟為例,隨著行業技術與產品的門檻逐漸提升,那些創新的企業競爭力將得到提升。
  • 當前整個國家、社會對創新與專利的嚴肅態度,也將讓侵權更難以存在,相關企業也將會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
  • 05.結語
  • 2017年上半年,藍湖資本合夥人殷明被人問的最多的是“除了充電寶和人工智能,還能投點什麼”,他將其稱為是“中國TMT風險投資歷史上最焦慮的一段時光”。
  • 眾所周知,下半年新零售成為資本寵兒。
  • 風口從來不是一個企業成功的理由。當風口退去,企業的內核早晚要暴露出來,它將決定這家企業能否長久。
  • 中國輕的企業和領域幾乎已經完全被其他人佔據,競爭來到了不那麼好做的“重”領域。
  • 在這個領域裡,科技、專利、創新成為越來越常被提及的詞彙,成為企業“硬核”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