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植保:連陰天氣,大棚蔬菜病害預防抓住這3點!

冬季連陰天情況下,如何預防病害多發,提醒菜農朋友早作準備。病害發生有三個必備條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病害三角”,即環境、病菌、寄主,可解讀為在溫溼度等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有害病菌大量繁殖,侵染抗病性較弱的寄主,於是病害發生流行。因此,冬季連陰天預防病害,關鍵要從這三點入手。

首先,控制環境,先從降溼抓起

冬季低溫期病害多發,如灰黴病、菌核病、霜黴病、細菌性病害等,這類病害發生流行的適宜環境均是低溫高溼。冬季連陰天棚內光照缺乏,後牆儲熱量不足,要想保證棚內高溫,這點比較困難,但是降低棚內溼度確是可以做到的。

蔬菜植保:連陰天氣,大棚蔬菜病害預防抓住這3點!

1、注意澆水時間和方式

冬季澆水看天看地看植株,陰天來臨前切不可澆水,即使地乾點也不能澆。一般情況下,根據植株長勢,半個月至20天澆一小水,並隨水衝施氮磷鉀水溶肥。此外還要注意澆水方式的改進,目前微灌設施已經非常成熟,每畝地成本投入在1000-1500元,卻可以節省水電、減少病害發生、減輕根系受傷,提高蔬菜產量,優勢是多方面的。

2、噴藥不能過勤

冬季圓茄葉片發生“小黑點”,很多菜農反覆打藥不管用,葉片都打黃了也治不住,為何?噴藥不可過勤!有的菜農為治病一週打三遍藥,次次下狠藥,要知道,噴藥的同時也是會增加棚內空氣溼度的,用藥勤,病菌抗性增強快,再加上溼度大,抗性強的病菌快速繁殖,病害很快又會捲土重來,再防治的難度會不斷增加。

蔬菜植保:連陰天氣,大棚蔬菜病害預防抓住這3點!

連續用藥對植株的傷害更大,冬季低溫弱光,葉片薄而淡黃,抗病抗藥能力差,連續噴藥葉子會受不了,抵抗病菌的能力進一步下降。此消彼長,這樣就走進一個怪圈裡,病害永遠治不住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防效較長的保護性殺菌劑或者選擇生物類農藥、葉面肥。

其次,減少病源需清除病枝爛果,及時用藥

冬季灰黴病、菌核病、綿疫病爛果多發,菜農防治過程中往往對症用藥也效果不佳,很大原因在於未清除病枝爛果,造成病菌持續傳染。壽光市紀臺鎮菜農魏國忠預防茄子灰黴病、菌核病時,定期摘除殘花,避免灰黴病菌侵染傳播,一旦發現病枝爛果,馬上將其清除棚外,然後噴施殺菌劑。防治好以後,在腐爛病枝處塗抹高濃度菌核淨溶液,效果十分突出。

再次,提高植株抗性,關鍵是養根護葉

冬季連陰天棚內易發生黃葉、黃頭等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根系生長不良,礦質元素吸收障礙所引起的生理性缺素。冬季地溫低,圓茄根系活力下降,影響鐵、鈣、鋅、鎂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從而使植株表現出缺素症狀,新葉發黃就是缺鐵的表現。

蔬菜植保:連陰天氣,大棚蔬菜病害預防抓住這3點!

單純噴施葉面肥只能緩解一時,但不是根本解決之道,必須配合養根,刺激新根萌發,通過根系吸收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才能保證植株持續健壯生長。只有植株抗性提高了,才能抵禦住病菌的侵染,預防病害發生。

更多的蔬菜農技知識,請關注“農業洞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