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現代出不了和愛因斯坦,牛頓一樣偉大的科學大師?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和難以回答的問題。竊以為,也許可以從兩個方面探討一下:其一是從中國現代的教育和科研體系入手,探尋一下這裡面是否存在著一些問題,因而導致無法出現所謂科學大師的現象;其二是從時間方面考慮,亦即中國的現代化還是個進行時,火候未到,未必以後永遠都不可能出現科學大師。

為什麼中國現代出不了和愛因斯坦,牛頓一樣偉大的科學大師?

就第一方面而言,實際上已經有很多探討了,所謂“錢學森之問”熱,就是其中的典型。那麼,中國的教育和科研體系存在怎樣的問題呢?

當今中國的教育系統,毋庸諱言,就是個應試教育系統,無論教師還是學生,甚至家長,都圍繞著升學考試轉。在此過程中,少年兒童本來具有的求知天性,很大可能會被扼殺在搖籃中。因為,考試必然將學生的注意力限制在必考科目和一定的知識範圍內,其弊端就是造成學生無法按照符合其天性的方式自由自在的成長,最後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考試能力,卻犧牲掉很多其他興趣和愛好,成了缺乏個性和創造力的人。而牛頓,我們知道,從小就喜歡神秘的鍊金術,這個愛好幾乎伴隨了他的一生,即便是在寫作萬有引力和力學定律的時候,也沒有停止對鍊金術的探索。後世的研究者大都認為,這個愛好雖然有點怪異,但對其科學創造很可能有某種正面的、不可或缺的神秘作用。

應試教育,這個幾乎人人都知道、個個都痛批的現象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不同的學校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優質資源不均衡。但是,這種不均衡現象,既有歷史遺留的原因,也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多方面因素相關。想要立刻平均化,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那麼,通過考試來選拔優秀學生進入教育資源更加優質的學校進一步深造,就是必然結果。很多人也指出,考試雖然有點狹隘、單一、甚至冷酷,畢竟還是目前最為公平的方法。所以,簡單否定之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現實的。那麼比較現實的做法,一是在優質教育資源的增量上進行調控,即儘量向資源較差的地區和學校傾斜,逐漸縮小鴻溝。二是在考試內容上做文章,儘量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在前兩方面的基礎上,盡力改革教育內容,增強素質教育,降低應試教育,為學生留有更多自我選擇、自我發展的餘地,竭力保護少年兒童的個人興趣和創造天性。

為什麼中國現代出不了和愛因斯坦,牛頓一樣偉大的科學大師?

在科研領域,現有的管理和評價體系最大問題,就是比較簡單化和急功近利化,每每追求研究課題的數量、到賬經費的數量、論文的發表數量等等,而不太有耐心等待多年冷板凳磨出高質量科研成果。導致科研人員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數量要求而疲於應付和炮製各種膚淺的成果。這其實早已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始終難以得到徹底解決。其原因,恐怕就在於對科研規律沒有透徹理解,在管理和評價上就流於簡單化和膚淺化的緣故。愛因斯坦曾坦言說自己最喜歡的職業是燈塔守護人,不需要多少時間來維持燈塔正常,就可以有飯吃,而同時花很多時間做科研,則不再需要考慮吃飯問題。通觀其後半生,從1916年到1956年去世,愛因斯坦實際上沒寫出幾篇科學研究論文,不是他寫不出來,而是不想寫那些沒太大意思的文章,他考慮的是深奧艱難的大統一理論。雖然他畢其整個後半生的時間也沒能想通這個理論,但他仍然不必有半點後悔可言,因為畢竟為人類留下了一個偉大的、未竟的理想。而容留愛因斯坦的那些科研機構對他的寬容也應令人起敬,因為他們沒有用每年發表論文的數量來束縛這位科學大師。愛因斯坦也曾說他最鄙視的就是在木板的最薄處打孔,而不是往最厚的地方鑽研。所以,如果一個體制總是提倡在最薄的地方打眼,而不鼓勵在最厚的地方鑽研,恐怕出不了大師就是個必然結果。

為什麼中國現代出不了和愛因斯坦,牛頓一樣偉大的科學大師?

最後,再談談火候問題。從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到1686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間經過了差不多150年。而從這個時候到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間又經過了兩個多世紀。也就是說,要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人,從時間尺度看需要150到200年。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系與西方的現代科學體系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應該不亞於同時代的任何其他文明。但從古代轉換到現代體系,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從1872年中國開始向歐美派出留學生起算,到現在(2018年)正好是146年,差不多一個半世紀。但起點與西方差得很遠,中國的起點是留學生水平,而西方的起點是哥白尼革命。所以,這個146年時間應該屬於體系轉換時期。在此期間,中國經歷了派出留學生學習現代科學、本土開展現代科學教育、留學生在國外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自主科研開始生根發芽等階段。也可以說,中國在科學上的現代化轉換已經基本達成。當然其中還有很多不完善(例如教育體制和科研體制的種種弊端),但基礎已經打下。其餘的,就是要耐心等待最後的開花結果。在此問題上,我們也要避免操之過急、急功近利的心態。以現在的基礎為起點,只要能不斷完善教育科研體制,克服其中存在的各種弊端,我們也許可以大膽預計,不出50年,亦即不出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的這個週期,中國就將出現類似牛頓、愛因斯坦式的科學大師。當然,根據現代科學發展的趨勢看,那個時候的大師也許不是單個人,而是一個大師群體。雖然筆者已經看不到這個情景了,但年輕一代應該能夠看得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爭取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一家之言,歡迎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