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最近看到有個朋友在朋友圈感慨:從當媽開始,看了很多育兒書,學習很多育兒道理,有事沒事跟孩子爹“科普”先進的育兒理念,篤定自己在家中“育兒界”的權威,日常管教常常引發“母子不和”的危機。

這邊關係緊張的時候,孩子爹倒是能隨時上演“父慈子孝”一派祥和景象……

簡直扎心的都是當媽的!

這種當媽路上的“挫敗感”,我真的太有感受了!

像我這樣的職場媽媽,每天既要拼命工作,又要抓緊陪娃,某一天出差幾日,焦慮心慌地擔心自己不在的日子,親生的娃不知道會被親爹帶成啥樣,有沒有得吃,記不記得喝,安全能否到位,活動是否充分.......

腦子裡自編自導了上萬個版本,結果出差在外視頻連線,人家爺倆喜笑顏開,紅光滿面,看起來比你在的時候還歡天喜地,日子簡直不要太嗨。

我百感交集還想多叮囑幾句,結果瓜瓜先喊:“媽媽我跟爸爸正玩兒呢,沒空跟你說話,先掛了哈!”

……

真的,此時此刻,真覺得人間不值得!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多少媽媽在孩子上學習班興趣班之後一步步進化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自己原本就是佛系生活的女子,生娃以前口口聲聲說,以後一定對孩子不急不躁,幹啥無所謂健康快樂就Ok。

結果“學習”這件事,點了當媽的“死穴”,分分鐘原地爆炸。甚至有時候連引燃的時間都省略。

過去的豪言壯語全忘記,孩子“不聽話”,“不配合”的那一刻,不再是佛系媽,而是孩子眼中的“滅絕師太”。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吼完吵完聽孩子抱著自己說“媽媽我愛你,你別生氣”,又一個人立馬躲起來捶胸頓足狂懊悔!

哪個當媽的,不是在日常生活裡習慣性扮演“精神分裂”?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有一個朋友英文好,陪孩子學英文,不自覺嚴格要求,結果孩子生氣把書藏起來不學了。

英文不好的爹看到了,趕緊出馬,結果沒過一會兒,爺倆你一句我一句倆人一起學起來了,爸爸說“你學會了就可以教我啊!”

當媽的瞬間不僅懷疑自己能力,都快順便懷疑人生了。

當“法系”的媽遇到“佛系”的爹……

孩子小的時候,世上只有媽媽好。

可為什麼孩子大了,經常媽媽做得越多越“錯”,母子之間親密關係跌宕起伏?

為什麼嚴厲的媽常常“敗”給佛系的爹呢?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何為“佛系”,就是無所謂,都可以,怎麼樣都行。這世上大多數爸爸都屬“佛系”。

而這世上很多媽媽都屬“法系”,習慣性原則底線,上綱上線,從當媽那天開始,就自備一套養娃的邏輯體系。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所以在養育中,當爹的不容易著急,因為沒有什麼是“必須”的,特別是原則性問題之外。

但當媽的基本心裡已經有一個標準架在那裡,沒有“達成”,就易焦慮。

而在壓力和焦慮面前,男女表現和消化方式不同。

特別是養育壓力,本就讓很多媽媽過度焦慮,情緒崩潰,就算明白要“戒吼”,“戒怒”,就算深諳“正面管教”,要給孩子溫和而堅定的回應,可是生活中真的經常“臣妾做不到啊”。

電視劇《小別離》中海清和黃磊飾演的父母,就是如今中產階層父母的典型。強勢的媽搭配圓滑的爹。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海清扮演爹母親獨立強勢高學歷強能力,堅信自己的教育理念,給孩子高等教育資源,對女兒360度無縫管教。

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整個人進入備戰狀態。比如,懷疑女兒早戀,就偷摸進女兒房間搜索;擔心女兒寫小說耽誤學業,就假裝網友在網上套話。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關於教育,在家說一不二,聽不進任何人話。

結果,母女倆關係越走越遠。女兒不再願意與她分享,期末考試怕母親追問成績連家都不敢回。

後來當媽的哭訴,小時候那麼貼心溫暖的“小棉襖”怎麼就處處扎自己心呢?

相反,黃磊扮演的爸爸,在家中一直“和事佬”的角色。觀察,理解,總是用和緩的方式和女兒交流溝通,舒緩母女倆之間嫌隙。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有網友說這部劇中的這對夫妻,特別像自己爸媽。他媽媽就是強勢,嚴厲。唸書時最牴觸考試完回家,更不想看見自己媽。他眼中的媽媽好像整個生命都為他的分數而存在。

妻子教育綜藝《爸媽學前班》,有一期在英國街頭採訪一位華裔母親“在英國這麼多年,你覺得當地華人父母和當地人教育孩子最大區別是什麼?”

這位五個孩子的媽媽說“在這裡的中國父母什麼都管,不準孩子幹這個,不準做那個;當地人好像什麼都不大管,所以國外小孩看起來就比較皮”。

有一天,你發現這種“皮”的背後,是創造力和想象力,是父母願意讓孩子有機會“做自己”的心意。而不是隻能活在父母既定的“安全框架內”,成為父母認為你應該成為的那種人。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孩子需要的,

不是“事事正確”的父母,

而是“有趣的”爹媽

還記得曾火爆網絡的一組圖“當爹的是如何帶娃的”嗎?

各種令人無語的逗比搞笑場面,什麼老爸打電動,把娃掛牆上;爸爸和娃一起玩耍全身是泥巴;在家拿掃把當武器,顏料滿天飛,就差把家給拆了.......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大家藉此吐槽當爹的“不靠譜”,可是如果換個視角,在孩子眼中,這些全部都是他們最愛的那種爸爸啊!

不以絕對標準限值自己的想象力,不會說“這個不能碰,那個絕對不可以”。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鄧超是圈內有名的很會帶娃的爸爸,甚至現在網上賣童書都會標準“鄧超微博推薦”。

可見奶爸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已經為人稱道。

看他微博,就知道他日常帶娃的畫風。從小就讓兒子在家隨便畫畫,房間弄髒了也沒關係,可以以後再修,但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轉瞬即逝,被勸阻後,可能就沒了,不可挽回。

兒子在他胳膊上留下的“畫作”,還被他當作最美的“紋身”炫耀,捨不得擦掉。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平時經常帶著孩子們戶外運動,爬山,摸魚,上躥下跳。他說“我現在不給等等補任何課外課,就是運動,就是讓他徹底地享受他的童年,輸在起跑線就輸在起跑線,但我要保存一個很好的等等。”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雖然孫儷發微博“懟”過鄧超:“我:妹妹,你今天吃飯不乖,晚上不可以看電視,玩玩具了……我還沒說完,爸爸就衝出來了:可以了,可以了,她已經很怕你了……爸爸在家就是我教育孩子的絆腳石”。

但全世界都已經認可鄧超是個“好爸爸”。

因為這樣“好玩”的爸爸哪個孩子不愛呢?

為什麼我們多了很多育兒寶典,還是很難“教育”一個孩子?

因為,對於孩子小時候來說,需要的不是一個“事事正確”的父母,而是“有趣的”爹媽。

孩子長大後,需要的不是耳提面命下指令的父母,而是能身體力行把自己人生過好、邁步走給孩子看的爹媽。

有時候,過於深重的愛,才是教育中的“絆腳石”啊!


深圳冬令營:當媽的為什麼就是拼不過“佛系”爹?


話說在“喪偶式”“詐屍氏”育兒霸屏的今時今日,當媽的先學會放手,給爸爸們一些機會吧!

其實他們也許都是“好爸爸”的潛力股,只是被無視慣了、或者被罵怕了呢?!

有一種疼愛,叫做手放開啊!

結語:

之前我們發了一篇文章,說的是爸爸的“詐屍式育兒”,文章發出後,後臺留言滾滾,很多都是吐槽爸爸的,孩子爸爸跟我說,你這樣義憤填膺不對的,男人都要鼓勵的,而且很多男人不是不肯帶娃,而是帶娃的方式不同罷了。

我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其實看他平時雖然不像我對孩子那麼細膩,但是很多地方的確是能和我互補的,也在某些點能讓我少一些焦慮。

其實男女的大腦本來就是不一樣的,吐槽歸吐槽吧,還是要肯定爸爸們的價值的,在體力上、邏輯上、心態上值得婦女同志學習!因為“貶低父親的價值,就是讓自己承受更多的負擔啊!”

不如咱就更大度更智慧一些,從表揚開始吧!

整理:奧德曼夏令營深圳分部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白石洲國際市長交流中心15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