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好,來年生病少!這4款養生食譜,快來了解一下

冬天是養生的好時機。由於冬天特別寒冷,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瞭解一些養生小常識是必不可少的。

冬季進補好,來年生病少!這4款養生食譜,快來了解一下

冬季養生小常識

1. 防寒保暖

天氣寒冷,要及時添加衣服,重點對頸部、背部、腹部、腳進行保暖。這些部位保暖不及時,都容易導致人們生病。尤其腹部保暖,是女生需特別關注的工作,有助於調理體寒或痛經。

2. 早睡覺

每天晚上十一點前睡覺是最簡單、最好的養生方式。保證充足的睡眠有益於潛藏身體內的陽氣,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3. 多運動

冬季運動是驅寒的重要方式,運動時脂肪被轉換成熱量。快走、慢跑、跳繩等運動都能有效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緩解手腳冰冷情況。

4. 多喝水

冬季天氣乾燥,身體容易缺水。此時應補充水分,加快新陳代謝,提高禦寒能力。反之,水喝得少,會導致血液濃稠度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症狀。

冬季進補好,來年生病少!這4款養生食譜,快來了解一下

5. 多進補

冬季也是進補的好季節,但進補要科學。主張緩補,不宜急補,而且,藥補不如食補。

很多人食用人參、鹿茸等大補藥材,羊肉湯、雞湯頓頓上餐桌。

但進補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越貴越好,吃太多不僅沒用,反而會產生副作用。

冬季食補,以養陰潤肺為主 。那麼,冬季該如何食療緩補呢?

冬季養生食譜

板栗粥

原料:栗子、粳米。

做法:將慄仁磨成粉,與粳米同煮成粥,尤其適合在冬天早、晚食用。

功效:此粥可補腎強筋、健脾養胃。

山藥粥

原料:幹山藥片60克,或鮮山藥100~12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將山藥洗淨切片,同粳米共煮粥。一年四季均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補脾胃、滋肺腎,可有效治療腹瀉、虛勞咳嗽、遺精、慢性疲勞綜合徵等。

冬季進補好,來年生病少!這4款養生食譜,快來了解一下

蘿蔔燉豬腎湯

原料:蘿蔔200克,生薑10克,豬腎1副。

做法:將蘿蔔、生薑切片,豬腎切如腰花樣,放入沸水餘片刻,再加清水、蔥、椒、姜、料酒等。武火燒沸後,去浮沫,再下蘿蔔,同煮至熟,調味。

功效:養心益脾,補腎固精。

蓮子龍眼湯

原料:蓮子、芡實、薏米各30克,龍眼肉1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蓮子、芡實、薏米、龍眼肉加水500毫升,微火煮1小時後,加蜂蜜調味。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潤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