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保洁工用月收入三分之一做慈善,卖掉住房资助45名学生

近日央视网公布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候选人物,经由各地报送,组委会共遴选出21位年度候选人物,这其中有一位沈阳人。



“抠门”保洁工用月收入三分之一做慈善,卖掉住房资助45名学生



他叫赵永久,是一位普通的保洁员,月收入2000多元,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外界看来还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却坚持做善事30多年,每月固定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来帮助别人,甚至借钱、卖房都无法动摇他的初心。三十多年来,捐资助学数目已经超过了十六、七万元,先后资助三十七名贫困学子。

为了做慈善,他卖掉了唯一的住房,至今,他还租住在沈阳市大东区的一个单间里,每个月要六百的租金。

沈阳56岁的保洁员赵永久,卖掉唯一的房子,一家三口租住30余平方米的单间,“抠门”的他每月近三分之一的收入用来做慈善,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抠门”保洁工用月收入三分之一做慈善,卖掉住房资助45名学生


在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中街,赵永久像往常一样,推着破旧的三轮车,从一个垃圾箱走到另一个垃圾箱,用双手将里面的垃圾装上三轮车。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衣着破烂、油渍斑斑的保洁员心里却装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孩子。

为了挣更多的钱做慈善,他每天都要从事两份保洁的活儿:4时30分从家出发骑半个多小时自行车到达工作地点,上午10时左右结束工作,赶紧骑车回家吃口饭;下午1时还要赶到中街打扫卫生。两份工作工资加到一起仅仅每月2400元。


“抠门”保洁工用月收入三分之一做慈善,卖掉住房资助45名学生


提起做慈善,赵永久称,自己15岁时家里发生了变故,父亲因工伤去世,母亲一时接受不了精神出现了问题。好心的邻居伸手把我养了起来。就这样,赵永久吃百家饭长大,享受着大家的温暖,这在他心里也埋下了回报的种子。

为了节约,赵永久不吸烟、不喝酒。赵永久所在的公司表示,赵永久干活特别认真,同事关系也很好,“他是特别有爱心的一个人,他有210元能捐出200元。我们知道他这个情况后,能照顾的就多照顾一些,让他能多挣点,特意给他安排了两份工作”。

2014年,赵永久与沈阳的爱心人士驱车三四百公里,来到辽宁西部偏远山区,给孩子们送来爱心。

2012年,赵永久给一位白血病患者捐款。当时房子卖了24万元,其中18万元用来帮助贫困孩子,余下的一部分也捐给了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一家三口仅仅租住在30多平方米的小屋中,每月房租600元。


“抠门”保洁工用月收入三分之一做慈善,卖掉住房资助45名学生


“很多人认为我疯了,可是孩子已经供到一半,不能放弃,就是再难我也要把他们支持到大学毕业。我就是没文化,不能让孩子们再没文化。”

辛苦换来的钱捐出去了,赵永久换回的十余张荣誉证书、四十多张收据,记录着沈阳一位保洁员的“大爱”。提到自己的孩子,赵永久脸上浮现了一些愧疚,“有点对不起她们,让老婆孩子和我一起受苦了。”(沈阳新闻综合报道)


“抠门”保洁工用月收入三分之一做慈善,卖掉住房资助45名学生


虽然从数额上看,作为身处社会底层的草根,赵永久终其一生的捐助,可能都抵不过富豪的一次捐助,可是谁能说他的善心比富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