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工地上,剛剛入職的大學生工人們組成了築城者的新生力量。他們在這裡成長蛻變、傳承匠心,一步步築起人生的“未來之城”。

不過今天接受採訪的,可不是一位“小鮮肉”,而是一位36歲的大齡“新秀”!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人物檔案

姓名:李先軍

年紀:36歲

來自:

北京城建集團城市副中心項目部

35歲走出校園

為啥35歲才走出大學?

難道李先軍大學上了10年?博士後畢業?

一說起這事,“大齡新秀”心裡滿是遺憾。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李先軍老家在四川,兄弟三人,經濟收入全靠父母種地。作為長子的李先軍壓力山大,加上高三時倉促從文科轉向理科,高考成績不理想,他索性就放棄了讀書,賺錢養家。

踏入社會的十年裡,李先軍跟人合夥開過小飯店、賣過服裝,還承包過工地,“有時候躺在床上,累得爬都爬不起來,但心裡特別空。”李先軍說,年輕時可以光靠體力生活,但人生不能沒有目標。

重新高考,進入大學校園,李先軍才找到了腳踏實地的感覺,“跟我一屆的都是90後,他們挺幸福的,少走了很多彎路。”

不怕吃苦的技術工

與同屆大學生相比,

李先軍顯得更加沉穩、內斂,

說是心細如髮一點兒也不為過。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去年畢業後,李先軍就來到了A1工程項目經理部實習,“我主要負責的是A1工程綠色施工的技術部分、施工日誌和中樓所有隱蔽檢查資料和簡單技術交底。”一年的時間,他的皮膚已經曬得黝黑。

拿起圖紙,李先軍在工地上一轉就是大半天。這兒看看,那兒摸摸,展開圖紙比對記錄,拿出相機拍下照片,回到辦公室再整理彙集。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在A1工程主體結構施工期間,物資進場密集、隱蔽驗收多,李先軍常常是徹夜值班,第二天仍照常工作。“忙的時候一天就要完成幾十份資料,稍有不合格,就會被監理單位打回重做,必須精益求精。”苦不苦,累不累?李先軍笑著說,咬咬牙就熬過去了,沒啥。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在李先軍的辦公桌上,厚厚的資料一沓又一沓。

繁忙的工作之餘,李先軍還順利通過了土建質檢員和市政施工員考試,取得崗位技能資格證書。

願做副中心建設的小齒輪

見證了“副中心速度”,

體會到了工程的嚴格規範,

他最看重的是學習,是經歷。

啟明星|李先軍:36歲大齡新秀 成長更需要“副中心速度”

“我就像是一個齒輪,跟著項目節奏一直往前,項目獲得的每一個成就都讓我感到振奮。”李先軍見證了A1項目44天完成3920根工程樁、92天完成31.5萬平方米工程主體結構封頂的“副中心速度”!

“以前我做過裝修,那都是憑經驗,沒個具體的規範標準。現在可不一樣了,簡單的防水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差一點兒也不行。”李先軍說,在副中心項目部,最重要的是學習,是經歷。

現在,除了負責隱蔽檢查資料,李先軍開始經手2號能源站的技術方案,進行前期準備與溝通,涉足更廣泛的業務。“與別人相比,留給我的時間更短暫,如果不把握好這次機會,那我自己都不能原諒我自己。”李先軍說,待到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員時,才是真正的成長。

主辦: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

運營:北京日報報業集團

記者:陳雪檸

攝影:陳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