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看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是怎么治疗的

“手足口病”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吧,送孩子去幼儿园,一进门就有四五个带着口罩的老师坐在门廊,所有今日入院的小朋友都要先到老师处“报道”,检查手心,伸舌头,用小手电照着看看孩子的咽喉。不用问你就会判断出来,这是在检查是否有孩子患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看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是怎么治疗的

“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丙类传染病,是常发生于3-6岁儿童,主要症状就是发热、手足、口腔出现溃疡或疱疹。经接触、飞沫和消化道传播,因为儿童的卫生意识不健全,个人防护意识差,加上儿童免疫力较低,所以每年都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

“手足口病” 看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是怎么治疗的

病毒的自我发展

“手足口病”为病毒感染,潜伏期3-5天,一般经过对症治疗在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而且愈后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正因为是病毒感染,有些症状严重的儿童会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甚至会危及生命。临床治疗以抗病毒和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为主,并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也无可以提前预防的疫苗。

随着“病毒”的自我完善,临床出现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延长的趋势,如:潜伏期缩短,患儿高热不退,合并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等,而常规的西药抗病毒、抗炎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手足口病” 看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是怎么治疗的

《温病学》中的“疠气”

中医学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根据现代医学对“手足口病”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温病学》的范畴,是针对“疫症”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疗的一门独立学科。我国明代医学家吴又可编著的《瘟疫论》就对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做出了详尽的解说,书中阐明“疫症”治病原因不同于普通的“风、寒、署、湿、燥、火”六气致病,而是由自然界中一种独特致病物质所致。这一理论一直到现今都非常试用于病毒流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手足口病”就是典型的“疠气”致病,于温病范畴,主要与外感“疠气”邪毒,经口鼻侵入机体,其性湿热,发病之初引起肺卫失和,继而邪毒客蕴肺脾,波及营分,因脾开窍于口,故导致热郁为疹,湿热为疱,发于手足肌肤和咽喉部。治疗上主要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板蓝根颗粒、金银花颗粒,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都有显著的效果。临床上采取中西药联合用药,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的痛苦。

一、西药治疗方案:利巴韦林口服液+头孢克圬+布洛芬

“手足口病” 看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是怎么治疗的

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方案多以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利巴韦林是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为广谱抗病毒药,其产物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酸转移酶,损害病毒RNA或蛋白合成,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一线药物。再配合阿奇霉素或头孢克圬对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抗炎治疗。以布洛芬液对儿童体温进行控制。

二、中西医联合用药方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板蓝根颗粒、金银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液,退热用布洛芬口服液或者羚羊角颗粒。

“手足口病” 看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是怎么治疗的

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的提取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等作用。现代中药药理认为,蒲公英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板蓝根有效成分主要有靛苷、靛口等也具有抗病毒,抗炎的作用。黄芩主要成分为黄芩甙元、黄芩甙、江黄芩甙等,是抗病毒的有效成份。金银花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该药物在临床中具有较强的抗广谱菌效果,并且对流感病毒和多种病原菌微生物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因疾病有病毒引起,有的患儿会出现体温快速升高,一种退烧药物不能控制体温的情况,而西药的退烧药物有着严格的服药时间限制,所以由羚羊角颗粒和布洛芬口服液交替间隔服用,可以有效的控制患儿体温。

“手足口病” 看名医叶天士《温热论》是怎么治疗的

结束语

作为常见的传染病,各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要及时就医,尽快控制病情,中西药联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并缩短病程。希望可以帮助到每一位家长,敬请关注《岐伯小医馆》,谢谢。建议收藏、转发,以便不时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