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軍演中國表明立場,不允許外部勢力在中國南海挑事!

此時此刻,倍受關注的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演習正在順利舉行,中國和東盟10國均以派艦艇或觀察員的形式參演——這是中國軍隊與東盟10國軍隊首次舉行的海上聯合演習,對於中國與東盟關係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輿論認為,此次海上聯演不僅有有助於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軍事關係、加強海上安全合作、提升共同應對安全威脅能力,更重要的是展現了中國與東盟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願望和決心。

南海軍演中國表明立場,不允許外部勢力在中國南海挑事!

無疑,演習的主要目的在於增強中國與東盟的防務合作,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海上安全交流,推動完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的使用。按照既定計劃,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演習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桌面推演,已於8月2日至3日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舉行。第二階段是實兵演習,10月22日至28日在湛江及其以東海空域開展交流活動和實兵演練。

中方派出導彈驅逐艦廣州艦、導彈護衛艦黃山艦、綜合補給艦軍山湖艦參演;東盟各國參演兵力包括新加坡海軍“忠誠”號護衛艦、文萊皇家海軍“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泰國皇家海軍“達信”號護衛艦、越南海軍“陳興道”號護衛艦和菲律賓海軍“達古潘市”號後勤支援艦。參演各方將圍繞《海上意外相遇規則》使用及聯合搜救、編隊通信操演等內容開展實兵演練。

就演習課目內容本身來說,充分展現了中國與東盟加強安全合作的願望及其重大意義。比如,此次演習中,中國和東盟國家海軍將《海上意外相遇規則》使用作為重要課目,有利於管控海上危機,減少誤判,增進互信,避免在公海活動時發生相互干擾和碰撞等事件。再如,此次中國與東盟聯演中的聯合搜救課目,對於中國和東盟國家研究、探索聯合搜救的機制、方式方法和運行模式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助於增進中國海軍和東盟國家海軍之間的瞭解和互信,為雙方未來的海上軍事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這次聯演是落實中國-東盟防務高層共識、深化中國與東盟防務安全合作、增進互信的重要行動,既是東盟首次與單一國家進行聯合軍演,也是我軍首次與東盟開展海上聯演,意義非常重要。對於此次中國-東盟聯合演習的重大意義,東盟有關國家也有著深刻認識。

在演習開幕式上,新加坡海軍總長柳俊泓表示,《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是增強實踐合作的範例,有力加強了操作層面的相互溝通,減少因誤判造成的危險,東盟與中國共同舉行的相關演習,有助於加深操作層面的合作與互信。東盟國家觀摩團團長對聯演的順利展開給予積極評價,一致表示東盟國家高度重視與中國加強海上安全合作,希望以此次海上聯演為契機,繼續深化東盟各國與中國的軍事交流合作,加深瞭解與互信,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

南海軍演中國表明立場,不允許外部勢力在中國南海挑事!

在發展與東盟國家關係的過程中,中國一直秉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著力提升中國與東盟防務關係,加強溝通交流,深化務實合作,與東盟一道打造高水平的戰略伙伴關係,順應了東盟國家求發展、謀和平、促穩定的願望,為保持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得道多助。2015年,中方提出與東盟國家開展聯合演習的倡議後,得到東盟國家的積極響應,各方通過多次友好協商達成了一致。此後,中國與東盟各國多次交換意見,就聯演主要內容達成共識,並在今年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上確認。此次聯演得以順利舉行,不僅說明中國和東盟國家都希望南海地區和平穩定,也表明了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願望和決心。

對於中國與東盟的此次聯演,國際輿論一直高度關注,有關國家應該正確地解讀和接收此次聯演傳遞出的信息——那就是,中國與東盟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決心和願望不容置疑,中國與東盟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願望和決心不容置疑。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在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南海局勢降溫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協商對話合作的結果。這一重要成果不容任何域外國家破壞,任何在南海滋事、挑起事端的行動,均是不得人心的逆勢行為。

近期,一些國家罔顧南海局勢降溫的事實,竭力想打破南海局勢向穩向好的趨勢,打著所謂“自由巡航”的名義,頻頻派出軍艦、軍機做出挑釁性動作,這完全是不得人心的舉動,也讓世人充分認清了某些國家企圖在南海地區製造矛盾混亂漁利的險惡用心。

南海軍演中國表明立場,不允許外部勢力在中國南海挑事!

“天下世不可違者,勢也。”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就是即成的“勢”,某些國家偏要逆“勢”而為,除了重複“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的下場之外,不會在南海撈到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