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穷艺术家的蓝

逼穷艺术家的蓝

蓝色,是大海的象征,也是"忧郁"的代名词。蓝色是典型的天空颜色,当它变得极为浓厚时,就会露出死亡的征兆,而当深沉到近乎黑色的时候,就呈现出人类无法承受的悲哀讯息。全世界,给予蓝色的评价很高。在伊斯兰教中,蓝色是一种纯洁的颜色。在英国,贵族血统被称为“蓝血”,皇室和王族女性所穿的深蓝色服装被称为“皇室蓝”。在基督教中,蓝色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在长长的艺术史里,由于蓝色的来源稀少,制作工艺复杂,人们为蓝色颜料也是费尽了脑筋。中世纪时,深蓝颜料的价格远超黄金,来之不易,很多艺术家为了追求画作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米开朗基罗由于没有深蓝,故无法完成《埋葬》,直到人造颜料“法国深蓝”的诞生,才使得情况有所改变…

蓝色里有着怎样的极乐啊……

——纳博科夫


从中世纪最昂贵的蓝开始,人类就无法克制对蓝色的迷恋,第二期,让我们探究蓝色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如此诱惑着画家们…


ONE

01

天价深蓝


深蓝色的原料为天青石,在六千年前埃及的商人将其作为珠宝和头饰,亮丽的外表甚是炫目,然而对于矿石的加工却很难开展下一步工作。在六世纪时,人们终于学会了利用这一天然矿石为艺术服务,深蓝第一次作为颜料被用在阿富汗巴米扬的佛教壁画上。

大约7百年后,深蓝颜料来到了威尼斯,很快便成为中世纪的欧洲最追捧的颜色,其价值是同等重量的黄金的五倍。由于其昂贵的价格,艺术家只有在创作最重要的人物,例如:圣母玛丽亚,或者为能提供最丰厚佣金的雇主(教堂)工作时,才会使用深蓝色。传说,米开朗基罗没有完成《埋葬》(The Entombment,1500–01)就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钱购买深蓝色颜料。

逼穷艺术家的蓝


◇米开朗基罗 《埋葬》

拉斐尔在描绘圣母玛利亚的蓝色袍子时,只在石青蓝的内层之上极少量地使用了深蓝色。

逼穷艺术家的蓝


◇拉斐尔·圣齐奥 《金翅鸟圣母像》

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对深蓝色同样有着执念,毫不克制地购买深蓝色颜料,这种放纵让他负债累累。描述维米尔的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

逼穷艺术家的蓝



逼穷艺术家的蓝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逼穷艺术家的蓝


◇维米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布面油画


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的一幅14世纪末作品,威尔顿双联画。这幅画下了大手笔,用的是黄金和深蓝色。图片略有色差,看到原作实物的时候,确实觉得那种蓝色摄人心魄,过了几百年还是鲜明有力。

逼穷艺术家的蓝



因为居高不下的市场需求,在1824年,法国的一个协会公开征集:任何人只要能发明制造深蓝颜料的方法,就能获得6千法郎的奖赏。法国一位化学家和一名德国教授先后在几周内找到了解决方法,导致比赛的结果充满争议。不出意料,法国的评委会最终把奖励发给了法国人,并且把这种新的人造颜料命名为“法国深蓝”。

深蓝在艺术舞台上活跃了数个世纪,直到法国深蓝出现才使得艺术家的日子好过一些。

TWO

02


毕加索的蓝色时期

天价深蓝问世12世纪后,德国柏林诞生了一种新的蓝色。燃料制作者迪斯巴赫研究胭脂虫的红色颜料时,一种碳酸钾原料与动物血液意外接触了,引发了一种少见的化学反应,生成了如今的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在创作中大放异彩。你可能没听说过,但大量运用普鲁士蓝所进行的创作被记录在了美术史当中。比如:

洛可可艺术

逼穷艺术家的蓝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幸福的恋人》


浮世绘

逼穷艺术家的蓝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以及...有一段时期的大触毕加索作品

逼穷艺术家的蓝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时期的爆发点是因为他的同乡好友——卡萨吉马斯,在无法摆脱疯狂虐恋的折磨下,举枪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逼穷艺术家的蓝


◇《蓝室》

面对生命的无力与脆弱,年轻的毕加索于1901年以大半幅阴沉沉的蓝色调完成了《招魂——卡萨盖马斯的告别式》,为好友铺陈一片死后极乐世界的景象。以死亡之必然性,以及深刻而残酷的渗透人世的悲哀,为蓝色时期打开序幕。画作以蓝与蓝绿的色调为主,极少使用温暖的颜色。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一切。

逼穷艺术家的蓝


◇《招魂——卡萨盖马斯的告别式》


逼穷艺术家的蓝



逼穷艺术家的蓝



《人生》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之一,画面中的人物间的关系,茫然孤悬着的不信任与空洞的爱欲,仿佛无动于衷地诉说着毕加索尝尽辛酸后的冷漠,一种沉沦的人性与弃世的荒凉,弥漫着整个空间。

逼穷艺术家的蓝


◇《人生》

毕加索说过:“当我接受卡萨盖马斯已死的事实时,便开始以蓝色作画。”

THR

03


扯下天空的艺术家伊夫·克莱因

蓝色也不止仅限于表达悲伤,伊夫·克莱因就用蓝色表达纯粹。伊夫·克莱因出生于艺术家庭,双亲都是画家,但他开始并没有当艺术家的兴趣和志向,青年时期,他先是醉心于爵士乐,19岁时又迷恋上了柔道。伊夫·克莱因加入的柔道团体,追求人的生命与宇宙精神的和谐统一。这一宗旨非常投合克莱因的内心需要,并影响了他的创作理念。

1954年,克莱因带着因柔道领悟到的超越有形之物、抵达无形之境的观念,踏入了艺术之门。当年他推出了他的第一批创作“单色画”。这种单色画就是在画布上均匀地涂上一种颜色,没有形象,甚至没有一点一线,作为抽象绘画它们简化到了极点。

逼穷艺术家的蓝



克莱因的单色画所使用的颜色有蓝色、金色和红色等几种,其中蓝色是他最喜欢的颜色。据说,克莱因在少年时代就迷恋蓝色,18岁那年他与阿尔曼和克洛德·帕斯卡尔两个青年时代的伙伴躺在尼斯的海滩上,三人开玩笑想要瓜分世界,阿尔曼选择了陆地,帕斯卡尔包揽了空气,克莱因则希望拥有蓝色的天空,他甚至幻想在天穹的另一边签下自己的名字,他想成为蓝天的主人,想将蓝天当作他的作品。在克莱因眼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水和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

逼穷艺术家的蓝



30来岁时,他找到了最好的方式来实现当年的愿望,那就是——创造颜色。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蓝色,深沉,自由,纯粹如天空。他从家乡来到巴黎,找到了曾为毕加索研发颜料的颜料商人爱德华·亚当。爱德华·亚当发明了一种机密的合成介质,将克莱恩心中的蓝色梦想,变为风靡世界的国际克莱因蓝。

逼穷艺术家的蓝



逼穷艺术家的蓝



从此,国际克莱因蓝占据了他生命的全部,一场影响世界的蓝色革命由此展开…


克莱因曾经邀请总统加入他的行为艺术

全身涂满蓝颜料,随音乐舞动,勾勒出色彩

然后总统...最后...确定不理他

但他蓝色梦想的实现影响世界 风靡国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