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好最後一班崗 三季報收官前一週董祕離職人數激增

站好最後一班崗!三季報收官前一週董秘離職人數激增

本週(10月21日-10月26日)董秘離職人數明顯比上週增多了不少,據董秘學苑統計,上週8名董秘離職,本週則有16名董秘離職,環比翻倍了,上週10名董秘上任,本週18名董秘上任,三季報的披露收官,或許也是很多董秘提出離職的主要原因。

站好最後一班崗 三季報收官前一週董秘離職人數激增

站好最後一班崗 三季報收官前一週董秘離職人數激增

從表格大小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本週董秘流動頻率非常的頻繁。

分析原因:上市公司三季報即將披露收官,很多有意向離開的董秘,一般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在公司定期報告披露完成後離開,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報就正式披露完了,表格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完成了三季報的披露,或者基本上編制工作完成了。

當然,從離職董秘分類來看,一半離開公司,一半繼續在公司任職,屬於工作內部調整。

實際上,從這些離職董秘中可以看到,有的董秘也是公司的老董秘,比如上海凱寶(4.240,0.06,1.44%)董秘穆竟偉,穆竟偉辭去董秘職務,主要是因為要全心投入到公司董事長職位上。

站好最後一班崗 三季報收官前一週董秘離職人數激增

資料顯示,穆竟偉,女,1979年生,本科學歷,會計師。曾任新誼藥業企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凱寶有限銷售部下屬公共事業部部長、上海凱寶副總經理。現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兼任中國中藥協會呼吸病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注射劑研究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穆竟偉2008年8月上任公司董秘,2017年11月,從公司董秘位置上開始兼任董事長。

另一個董秘兼職董事長辭去董秘職務的是興源環境(3.850,0.06,1.58%)的董秘樊昌源,資料顯示,樊昌源,1985年出生,歷任興源環境董事長助理,曾任職於浙商證券(6.970,-0.26,-3.60%)投資銀行部, 從事IPO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資、併購重組工作。2016年5月從董事長助理的位置上上任公司董秘。

2年多過去,就直接辭去董秘上任公司董事長,興源環境董秘樊昌源的職場之路可以說是飛快。

當然還有很多董秘是本來工作重點在財務,只是短暫客串下公司董秘。比如神州信息(9.810,-0.01,-0.10%)董秘張雲飛,海量數據(16.980,0.02,0.12%)董秘王貴萍,集友股份(26.000,-0.81,-3.02%)董秘周少俊和歐普照明(24.950,0.34,1.38%)董秘韓宜權,這些董秘的本職專長在財務,因為董秘位置空缺時暫時或者兼任著公司董秘,這些董秘中除了集友股份董秘周少俊外,任職都不超過兩年,最短的只有9個月。

本週,集友股份也聘任了新董秘,正好是公司原財務總監轉崗,董秘辭職當財務總監,財務總監辭職當董秘,兩人輪動換了一個位置。

16位離職董秘中,也有因為身體原因導致的離職。

天澤信息(11.350,-0.24,-2.07%)80後女董秘高麗麗,1981年生,10月26日公告,因身體原因無法履行工作職責,被公司解聘。資料顯示,高麗麗2009年8月就開始擔任公司董秘,2017年薪酬也是16位離職董秘中最高的,2017年稅前薪酬119萬元。

不過,有點差別的是,高麗麗的離職並不是提交的辭職報告,而是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的解聘,公司表示,後期將根據高麗麗康復情況安排適合其 身體條件的其他職務。

站好最後一班崗 三季報收官前一週董秘離職人數激增

上任的18位董秘中,除了正常的證代上任和財務總監來兼職外,也有部分較為特殊的董秘。

比如三變科技(6.490,-0.39,-5.67%)新上任的董秘,直接就是公司董事長來兼任的, 一般情況都是高管成為董秘,然後董秘上任董事長並短暫兼職董秘,然後把董秘位置讓給新人,專職做董事長,而三變科技則不同,公司董事長謝偉世在2018年8月上任公司董事長後,公司並沒有聘任董秘,2個多月後,直接董事長就兼任董秘職務了。

在董秘學苑看來,董事長短暫代行董秘職務是OK的,但是董事長直接就兼任董秘其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一來董事長精力有限,其次大部分董事長合規意識薄弱,需要有個專職董秘來提醒,當然,對於公司證代來說,心裡也會多想吧。

本週董事會秘書應注意的規則變化:

1、深交所發佈《深交所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實施細則(2018年修訂)》的通知,同時廢除2016年發佈的《深交所自律監管措施和紀律處分實施細則》,規則變化主要是加入了深交所上市公司紀律處分的類別,其中包括納入作為財產罰的懲罰性違約金紀律處分,與既有的聲譽罰和資格罰共築多維度的監管體系。

2、證監會將落實《修改公司法決定》,依法規範與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行為。證監會表示,此舉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修改公司法決定》允許公司選擇適當時機回購公司股份,將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調整股權結構和管理風險的能力。《修改公司法決定》通過增加回購情形,為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計劃以及發行可轉債提供股份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