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师说……”为啥老师的话对孩子像“圣旨一样”

元旦去姐姐家,看到姐姐家那个小家伙正在叠自己的衣服呢,我说:哇,添添这么懂事啊,还知道帮妈妈做事。

小家伙说:“我们老师说,我们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妈妈干活了。”

姐姐在旁边说:“他就知道听他们老师的话,我的话是一句都听不下去。”

姐姐的话让我想到之前跟同事聊天,她也跟我抱怨,老师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但是她很多时候,说了半天,孩子都没什么反应。

为什么孩子对老师那么敬畏呢?但是对家长却“不以为然”呢。

“我们老师说……”为啥老师的话对孩子像“圣旨一样”

1.老师可以以身作则,而父母却忽略了。

我之前送小朋友去上学,老师都会一个个叫,“xxx,早上好呀!”同学也会回应“老师,早上好!”

老师会陪孩子玩闹,虽然说那是她的职责所在,但是在小朋友眼中,老师是那个愿意跟他一起做游戏,一起玩闹的人。

而,部分家长,平时白天忙于工作,本来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少了,回来之后有时候还盯着手机。

之前去我姐姐家看到一个情景,姐姐在刷抖音,姐夫在打游戏,小侄子就一个人坐在地上玩自己的玩具,偶尔抬头看看他们。

2.老师可以奖罚分明,而家长奖励只是嘴上说说

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做一件事,老师都会给我一个小红花,那时候,我们为了小红花都会争相干活。

虽然只是小小的小红花,但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的奖励。

但是,反观父母,很多奖励都是嘴上说说的。

我记得我小学时候,很喜欢一个玩具,当时老爸说,要是我这次考到前五名就给我买。

后来,我真的考到了,但是,似乎他们这件事早就忘记了。

像小朋友有时做错事了,老师也会严格惩罚的,而父母有时候可能就觉得,算了,孩子还小。

3.无规矩不成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从小就知道。

在学校,会有校规,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了,每个单位也有自己的公司规章制度。

有一套严格执行的标准,超出规则的就让孩子孩子有一定的惩罚。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就像在学校,上课就应该认真听讲,不能到处乱跑,不能跟旁边人讲话。

“我们老师说……”为啥老师的话对孩子像“圣旨一样”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以后可以像在学校一样听话,家长可以做一些改变。

1.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什么不能做,在孩子面前就不要做。

比如,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在的时候就不要玩儿,多陪他们参与一些亲子活动,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

2.一些奖惩措施不要只是嘴上说说。

给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去实现,做不到的话就不要轻易许诺,孩子都是纯粹的,一次两次做不到还好,次数多了,或许他们就会觉得,诺言可以随便许的,不一定要去执行。

3.制定规则,家长也要严格遵从。

制定一套属于家庭的家规,比如几点到几点可以看电视,几点到几点一定要学习等等,家长跟孩子一起执行。

这样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