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十四)諸侯造反

公元前196年前後,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為依仗的三員大將韓信,彭越,英布先後被人告發,密謀造反。這其中有真也有假,有主動也有被動,但是最後的結果都是走向了滅亡。然而,除掉韓信和彭越的卻並非劉邦本人,而是處心積慮消除後患的呂后。那麼,這三位諸侯為什麼要造反,而“成也蕭何敗蕭何”又是一個什麼故事呢?

回想當年楚漢戰爭中,劉邦在彭城之戰被項羽打得大敗而歸。劉邦曾經說出這樣的氣話:“誰能幫我打敗項羽,我把關東土地分給他。”張良向劉邦推薦了三個人,自己的大將軍韓信,潛伏在項羽背後的游擊隊長彭越,以及挖項羽牆角挖來的大將英布。正如張良所料,這三位在楚漢戰爭中確實發揮了重大作用。韓信獨領一兵掃蕩北方諸侯,並導演大戲十面埋伏,徹底擊潰項羽。彭越天天在項羽後方搞小動作,沒事就斷個糧道,害的項羽苦不堪言。英布雖然被項羽擊潰,但是也跟著劉邦正面牽制項羽,並率部參加了垓下之戰。事成之後,劉邦也算是沒有食言,三個人分別被封為楚王,梁王和淮南王。後來,韓信被降職為淮陰侯,而其他二人則相安無事。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十四)諸侯造反

安靜的局面在公元前196年被打破,一系列的謀反事件接連爆發。整個事件的導火索,是一個叫做陳豨的將軍。他曾經是韓信的部下,現在是代國和趙國的邊防軍最高將領。

我們先看看我們的老朋友,漢初第一名將韓信。話說韓信在公元前201年,因為私藏頭號通緝犯鍾離眛,被人誣告造反。劉邦採用陳平的建議,假遊雲夢把韓信抓了起來,卻因為其造反證據不足而釋放,降職為淮陰侯。韓信同學被扣在長安,天天無所事事,過著退休老幹部的無聊生活。偶爾去老部下樊噲那裡串個門,把人家樊噲激動的不行了,“哎呀,大王還有空來我家走走,真的讓我們這裡蓬蓽生輝啊!”然後樊噲又是磕頭又是行禮的。可是韓信卻覺得自己本來是楚王,現在跟樊噲,周勃等之前的手下一起都成了侯,嘆息一聲,“怎麼跟這種人一個級別了!”

雖然樊噲只是個舞陽侯,但人家可是皇帝的連襟,因此劉邦很快就知道了韓信的小情緒。加上最近淮陰侯沒事老請假,也不怎麼來上班,劉邦找了一天親自去給韓信做做工作,聊聊天。劉邦問韓信,你看我下面這幫將領,有沒有哪個覺得不錯的?韓信不知道吃了什麼藥,直男癌犯了,告訴劉邦你下面這幫傢伙沒個成器的。劉邦一聽,好大的口氣,那你覺得我帶兵能帶多少啊?韓信說,陛下頂多也就能帶十萬人。劉邦想十萬也不少了,那你呢?韓信牛氣沖天的說了四個字“多多益善”。劉邦忍者心中的怒火,皮笑肉不笑的問韓信:“你這麼牛逼,怎麼還被我捉住了呢?”韓信嘆口氣說:“陛下不善於帶兵,卻善用任用將領,因此我才在陛下的手下,為陛下所驅使。”這一句話,讓劉邦聽著稍微舒服了一點,高高興興的走了。韓信卻沒這麼開心,因為他清楚,劉邦早已經不信任他了。

公元前197年,韓信的老部下,代地邊防軍將領陳豨赴京彙報工作,並被封為鉅鹿郡守。臨走之前,陳豨去老首長韓信那裡告辭。由於是自己人,韓信向陳豨訴說了自己的冤屈,並且告訴陳豨:“你守衛的是軍事要地,手下都是精兵強將,要是你弄出點動靜,劉邦肯定會親自去平叛。到時候,我在長安悄悄行動,伺機偷襲皇宮,拿下呂后和太子。我們裡應外合,定能夠奪得天下。”陳豨此時正被人告發,說讓他在邊境不放心,讓劉邦提防著點。陳豨看到老領導韓信有這麼完善的計劃,就答應了,然後回到自己的部隊開始準備。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十四)諸侯造反

轉過年來,陳豨動手了。雖說陳豨不是什麼名將,但是邊防軍都是能征善戰的勇士,很快就拿下了代國和趙國大部分地區。劉邦一看,這小子勢頭比較猛,於是御駕親征討伐陳豨。不過劉邦不能自己空著手去,他覺得陳豨沒這麼好對付,就想喊上韓信和彭越一起去。韓信正準備在家動手造反呢,當然不能去,就請了個病假。碰巧彭越那邊也有點事,他也沒跟劉邦一起去,這就讓劉邦對彭越開始有意見了。

一看陳豨已經動手,韓信這邊也準備好了家丁……沒錯,昔日大將軍現在只是一個沒有一兵一卒的光桿司令,能用來造反的,也就家裡那幾個家丁了。不過,能夠導演出十面埋伏那樣的大手筆,韓信即使只有一部分家丁,他也自信能夠在時機成熟之時,在劉邦的背後捅上一刀。

可是,這一刀最終沒有捅出來,因為事情敗露了。韓信有個家臣犯了家規,韓信就把他抓了起來,準備處死。家臣的弟弟為了救哥哥一命,跑到宮裡面見呂后,把韓信的計謀全盤托出。呂后也有點慌,畢竟對手是韓信,不是其他的阿貓阿狗。關鍵是此時劉邦不在家,而且漢朝主要將領,例如樊噲,周勃等人,也都被劉邦帶去打陳豨去了。即使那幾個人留在長安,也都是韓信的老部下,而且能力也不如韓信。呂后沒辦法了,就想到了丞相蕭何。蕭何說:“這個事情必須儘快解決。我們可以撒個謊,就說皇帝已經平定陳豨叛亂,要召集所有大臣來宮裡慶祝。到時候韓信一來,我們立刻派人拿下,然後就可以殺了他。”為了保證事情萬無一失,蕭何親筆給韓信寫信,並且親自出馬去請韓信入宮。

韓信一看是當初推薦自己,同為漢初三傑的蕭何蕭相國來了,自然沒有多加懷疑。雖然他對劉邦平定陳豨的速度有點驚訝,但還是跟著蕭何來到了皇宮。一進宮,呂后埋伏好的刀斧手一齊行動,二話不說就把韓信綁了起來(韓信也太不長心眼了,這一幕好像當初在雲夢上演過一次)。呂后馬上就宣佈韓信叛亂,派人殺了韓信。一代名將韓信,雖然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是在政治舞臺上卻是如此羸弱。臨死前,韓信長嘆一聲:“悔不聽蒯通之言,竟然死在一個女人手裡。”

想當初,蕭何月下追韓信,成就了韓信這一位西漢名將,繼而有了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十面埋伏等經典戰役。如今,又是蕭何親自出賣了韓信,並將韓信送上黃泉路。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由來。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十四)諸侯造反

內奸清除了,外患也不是很困難。劉邦發現陳豨雖然攻佔了很多代國和趙國的城池,但是陳豨竟然沒有進攻北方重鎮邯鄲,並且陳豨的戰術更多是守住自己的已有城池,而不是攻佔要塞,向長安進攻。摸準了陳豨的路子,劉邦和他手下的漢軍將領們打起仗來就變得遊刃有餘。我們不多贅述這場一邊倒的平叛之戰,陳豨折騰了不到一年,就被劉邦打敗,自己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被樊噲的部下所追殺。

劉邦回到長安,一聽說韓信死了,又高興又可惜。劉邦問道,韓信死之前說了什麼?呂后告訴劉邦,他說悔不聽蒯通之言,卻被我這個娘們給弄死了。劉邦知道蒯通,就派人把蒯通找了出來,要殺了他。蒯通說:“我當初建議韓信鬧獨立,是因為天下未定,諸侯互相割據,韓信又是我的主人,我給他出主意有什麼問題嗎?而且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有陛下,要是知道了,就不會那麼建議了。”劉邦想想也是,就放了蒯通。

韓信就這麼完了,陳豨也被滅了,可是陳豨叛亂的蝴蝶效應,還是將梁王彭越拉下了水。前面說過,劉邦讓彭越一起去打陳豨,可是彭越沒搭理劉邦,找了個理由請假沒來,只是派出幾千人去劉邦那裡打了個下手。這下劉邦就不高興了,派人譴責了彭越。彭越很緊張,擔心劉邦會針對自己。他手下就有人勸彭越,劉邦既然不信任你,乾脆反了算了。彭越真的沒有反心,這三個諸侯裡面,最冤枉的就是梁王彭越。別管下面的人怎麼勸,彭越並沒有造反的意思,最多就是多派了點兵馬去保護自己。

可是,相似的一幕還是出現了。彭越的一個太僕得罪了他,彭越就想對這個太僕動刀子。太僕一不做二不休,腳底抹油跑去長安,到劉邦面前給彭越告黑狀,說彭越和手下密謀造反。劉邦剛剛處理完韓信和陳豨的問題,一聽說彭越也要這麼搞,二話沒說就派使臣去了一趟梁國,然後把彭越抓了起來。劉邦也不想想,要是人家真要造反,會讓你的使者這麼堂而皇之的把他抓起來嗎?經過審理,彭越在自己地盤上還是有點兵馬異動,大夥姑且把這個當作造反的證據吧。可是這證據的說服力實在不夠,所以劉邦決定赦免彭越,但將其廢為庶人,發配巴蜀。

一代名將彭越,就這麼準備拖家帶口的開始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生活。如果就這麼走下去,彭越也許還可以平靜的過一個老百姓的生活,甚至將來還可以東山再起。然而,他此時遇到了一個人,卻讓他徹底墮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彭越從梁國去四川的路上,遇到了劉邦的媳婦呂后。由於彭越一直沒機會面見劉邦申訴,一看遇到了老闆娘,彭越沒多想,就跪在呂后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講述自己如何冤枉,求呂后到老闆劉邦那裡說幾句好話,看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飯碗。呂后思索片刻,就答應了彭越,並且將他帶去了長安。可是,彭越萬萬沒想到,呂后見了劉邦說了這麼句話:“彭越是個壯士,你留著他,將來可能會生禍患,不如殺了他算了。”劉邦一看這個人有可能會威脅到後世,再想一下那個鎮不住這些將軍們的太子劉盈,就對彭越動了殺心。就這樣,本來可以廢為庶人的彭越,因為跟呂后的一席話,最後變成了劉邦的刀下鬼。

也不知道彭越如何得罪了劉邦,劉邦對彭越下手非常殘忍。他不但把人頭掛到城樓上示眾,還發布禁令,不準任何人為彭越收屍,違者殺無赦。可是,沒過幾天,還真有個不怕死的,不但替彭越收屍,還高調的祭拜了彭越。這個不怕死的叫欒布,曾經受過彭越的接濟。這個公然冒犯劉邦的傢伙很快就被抓了起來,帶到劉邦面前。劉邦說你難道不知道我下令不準為彭越收屍,更不準祭奠他嗎?欒布說:“我知道。但是當年梁王可是立了大功,如果不是梁王關鍵時刻幫助陛下,天下歸誰還不一定呢。陛下僅僅因為懷疑人家造反,就殺了他,並且滅了人家三族,還不讓祭拜,恐怕會失天下功臣的心啊。”劉邦認為欒布說的有道理,不僅赦免了他,還重用欒布做官。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十四)諸侯造反

欒布的擔心不是多餘的,因為彭越的死很快就驚動了另一個人,淮南王英布。接到彭越被殺的消息,英布大驚失色。他盤算了一下,在西漢初年被封的異性諸侯王中,前任燕王臧荼造反被殺;楚王韓信先被降為淮陰侯,前不久被殺;韓王韓信投降匈奴,也算是造反了,雖然沒被殺但也回不來了;趙王張驁因為手下貫高的行刺未遂,也被降職成了侯;現在梁王彭越也掛了。因此,目前還倖存的,就只剩下他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以及剛剛接替臧荼做燕王的劉邦老鄉盧綰。看這樣子,劉邦是準備把我們一網打盡啊。英布越琢磨越擔心,就開始佈置淮南國的兵馬,以防將來劉邦對他下手。

不過,準備歸準備,此時英布還沒有造反的意思。因為他畢竟不像韓信,彭越等人得罪過劉邦。可是,跟韓信和彭越一樣,英布倒黴就倒在被人誣告這件事上了。那兩位純粹是上下級關係沒處理好,而英布則是媳婦那頭出了問題。英布有個愛妾身體不好,就找了個私人醫生經常看病。這一來二去的,愛妾和醫生的關係就曖昧了起來。英布不想自己被別人戴綠帽子,於是就想幹掉那個醫生。醫生得到風聲,一溜煙跑去了劉邦那裡告狀,說英布要造反。

劉邦一開始還真沒打算處理英布。當初他聽說別人要謀反,二話不說就抓起來辦了。但是聽說英布造反,劉邦還跑去找蕭何商量了一下。蕭何不信,他說英布不太可能造反啊,要不陛下找人去看看,是不是其中有誤會。劉邦就派人去淮南國走了一趟。這一派使臣就出問題了。英布知道那該死的醫生要去皇帝那裡胡說八道,他也知道韓信和彭越是怎麼被人坑的,心想壞了,這次自己死定了。一看劉邦的使臣要來,英布心想這是要來收拾自己的,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反了算了。就這樣,淮南王英布被逼造反,那位醫生的誣告卻不幸變成了事實。

不過,怎麼平定英布造反,這可是個擺在劉邦面前的大問題。此時能打仗的將領,都被劉邦殺得差不多了。劉邦自己歲數也大了,經常生病。劉邦於是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大部分不長腦子的大臣還是那句話“坑豎子耳”。劉邦心想,要是聽你們這群豬頭的,今天的江山早就是韓信的了。

還好,劉邦的專車司機夏侯嬰找到一個靠譜的,曾經在楚國做過令尹的薛公幫助劉邦很好的分析了局勢。他認為英布有上中下三策,但是他肯定會保守的採用下策,所以皇帝不用擔心。吃了定心丸,劉邦就要安排部署出征英布的具體方案了。他本來打算讓太子劉盈掛帥出征,準備對未來帝國接班人進行一次鍛鍊。呂后得到消息後,再次一哭二鬧三上吊,堅決不答應,因為這次平叛難度真的不小,讓自己寶貝兒子去風險太大。劉邦沒辦法,一邊罵著劉盈沒用,一邊只好拖著病體,讓自己這把老骨頭再跑一趟咯。

劉邦在忙活,英布也在佈置。他告訴自己的手下:“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懼怕的將領,只有韓信和彭越。現在這兩位都掛了,所以沒人打的過我。而且劉邦年齡也大了,這次肯定不會御駕親征,所以我們一定會取勝。”英布不愧為項羽和劉邦手下的猛將,他帶兵攻打荊楚兩地,把兩地的漢軍打得潰不成軍,甚至荊王劉賈都戰死沙場。不過,正如薛公分析的,英布出兵荊楚之地,卻是為了自保,屬於下策。也就是說,英布的舉動,盡在劉邦的掌握之中。

華夏之基石秦漢王朝(十四)諸侯造反

英布和劉邦的大軍終於碰面了。劉邦質問英布,我對你不錯,你為何造反?英布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我也想過一把皇帝癮。劉邦大怒,兩軍開戰。劉邦手下將士受到皇上御駕親征的激勵,以及劉邦出戰必然出現的詭異天氣等因素下,英布敗了,敗給這個世界上唯一可能擊敗他的人:劉邦。

後來兩軍又打了幾仗,英布節節敗退,逃到了長沙國的番縣,最終在那裡被殺。可是,在平定英布的戰鬥中,劉邦卻被一枚流箭射中。雖說經過御醫的救治,沒有造成生命危險,但是這一箭卻成了劉邦的催命符。

擺平了英布後,劉邦撤軍回長安(劉邦撤軍時英布還沒死,但是已經有人負責此事,劉邦自然可以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劉邦路過自己的老家沛縣。在那裡,劉邦與父老鄉親們開懷暢飲,留下那曲著名的《大風歌》。與此同時,劉邦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了,而劉邦後宮的太子之爭則是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