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被打臉,Waymo“入華”對手在哪?

百度被打臉,Waymo“入華”對手在哪?

近期,谷歌系的自動駕駛公司 Waymo進入中國,成立慧摩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作為外國法人獨資公司,僅有一名股東,正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WAYMO LLC;該公司的經營範圍:“商務信息諮詢,企業管理諮詢,貿易信息諮詢,供應鏈管理諮詢,物流信息諮詢,自動駕駛汽車部件及產品的設計、測試,提供相關配套服務”。

百度被打臉,Waymo“入華”對手在哪?

此前,外資車企是沒有資格進入大陸建廠的。自1994年起,大陸限制外資車企的持股比例,要求必須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企業才能在華投資建廠,並且持股比例不能超過50%,所以我們常見的上海大眾、東風日產一類的都是合資公司製造。

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宣佈汽車行業將全面放開,取消外資股比限制。7月6日,戴姆勒成為首家獲得北京市Level 4 路測牌照的外資車企;7月12日,馬斯克訪華並敲定特斯拉在上海獨資建廠。在上海市政府的努力下,自動駕駛領頭者Waymo在華設立分公司,這無疑給大陸的自動駕駛領域帶來巨大影響。

百度被打臉,Waymo“入華”對手在哪?

特斯拉和四維圖新合作

作為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在國際自動駕駛的地位不容置疑。根據美國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的數據,Waymo無人車單次平均行駛達5596英里,而第二名的通用Cruise 僅有1214英里;同為無人車測試的Uber在7月份測試里程為300萬英里,Waymo卻已達到800萬英里。

百度被打臉,Waymo“入華”對手在哪?

Uber無人車

Waymo的自動駕駛優勢在於大量的測試數據和高清地圖;大陸有條規定,外國企業不能在中國開展地圖測繪,這讓Waymo的優勢不在。特斯拉在國外通用Google Map,來到大陸也不得不與騰訊投資的四維圖新合作,使用新的地圖。Waymo也需要在大陸找個靠譜的地圖合作商,以及在本地建立數據服務器。不過,目前上海想要建設發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和產業中心,Waymo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邀請,想必會有諸多的便利。

百度被打臉,Waymo“入華”對手在哪?

Waymo入華,讓本土的自動駕駛公司倍增壓力。主打“All in AI”的百度,自動駕駛技術測試的如火如荼,聯想到谷歌入華對百度的壓力,百度是否有能力迎戰還是未知數。滴滴、京東們的測試也剛剛起步,對Waymo不足以造成威脅。Waymo的憂慮在於,能否在大陸進行本地化,是否會重蹈谷歌母公司的覆轍;面對如此強勢的對手,相信本土的公司能夠做出有特色的狙擊,由此走向國際。

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測試了這麼多年,公司間技術的交流有利於場景化落地;Waymo的到來除了吊打一系列本土廠商,也打破了技術間的壁壘;相信在公平的競爭下,自動駕駛技術能夠快速應用到人們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