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刚改,你说的刚是哪种刚?

最近产品君被一个90后富二代朋友安利了一个词,人穷识广:

刚需刚改,你说的刚是哪种刚?

用他的话来造句:你虽然自己买不起房子,但是可以陪我买房子呀,帮我提建议,看看到底值不值得买,真的是人穷识广呢;

呵呵,夸得我都气笑了。平时他还有很多“歪理论 ”,都让人无力反驳,比如——

隐形富人很好理解,那什么是隐形穷人呢?就是那些每天吃好喝好玩好,朋友圈比谁都闪亮,事实上连房租都快交不起的人;

什么是刚需?拿他自己举例子,虽然已经收集了不同种类的住宅,但是名下还缺少一套学区房,这对他来说就是刚需,很刚的刚。

虽然颠覆了传统的认知,但是好像有点道理,然后产品君就和几个朋友聊了聊,到底要多刚才能算刚需刚改?

我有3套房,但是我很刚


小齐是武汉土著,万松园拆迁户,听上去就自带土豪光环,一般这种人都不会缺房子,现在父母名下两套房子,都在汉口主城区,结婚以后住汉阳;

手上3套房,按常理说刚不刚?肯定不刚。

但是小齐觉得自己非常刚,换房需求很迫切——

刚需刚改,你说的刚是哪种刚?

1、父母的两套老房子没有电梯,小区物业基本处于社区服务水平,老人年纪大了,总有一天爬楼梯会变得吃力,需要换套新房子,带电梯,有物业,养老条件好一些;

2、自己和老公虽然住新小区,但是面积不大,只有两房,未来有了孩子,父母来照看,显然不够住;考虑未来孩子读书,学区也成了问题;

你看,手上的3套房没有一套能勉强满足自己的居住要求,用小齐的话来说,刚改的刚,不是看你名下有几套房,而是看能满足你需求的有几套,无论是改善居住面积还是追求学区,如果现有水平不能覆盖居住需求,就很刚。

所以,小齐把两套没电梯的房子先挂了出去,哪套先有合适买家,就先卖哪套,换房。

买不起,就不刚了

吴昊和老婆都是武汉人,两个人在北京上大学认识的,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2012年,有结婚的打算,准备买房,看中了北三环一套80年代的老房子,70多平两房,相比上面小齐的老房子,更谈不上什么电梯物业和环境,毕竟地段好,买得起,就是硬道理;

双方父母帮忙出了首付,两个人一起还房贷,毕竟在帝都的三环有套房,生活起居都能满足,夫妻俩在四环外上班,每天早晚高峰都逆峰出行,不太堵,幸福感挺高。

开始有烦恼,是从打算生孩子开始的——小小的两间房,厕所还是隔出来的,不足2平米,要住下一家三口加一个照顾孩子的阿姨,一共4口人,肯定不够的,这个改善需求刚不刚?比小齐刚多了。

刚需刚改,你说的刚是哪种刚?

再来看看房价,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呵呵,无论新房二手房,夫妻两最深刻的领悟就是,幸好当初买房早,否则举全家之力也无法赶上这趟车了,如果换房,现在这套老房子只够首付,算一算贷款,再加上一家人的生活成本,两个人愉快地决定对现在的房子进行改造——

把次卧做软隔断,隔成一间婴儿房和阿姨的卧室,这样方便阿姨照顾孩子,各自也有相对安静的休息环境。

换不起,这个需求就没有了,我们不刚。”吴昊这么和我说。

我买房了,仍在租房住

小苏是新武汉人,普通的工薪阶层,家有一妻,没孩子,手里稍许存款,父母也可以救济一把,买房这件事两年前就提上了全家人的议程,但如何买到一套合适房子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位置好的不便宜,便宜的房子要么偏远,要么户型差,总之都很不满意,看眼首付门槛越来越高,小苏也越来越急,最后,他想明白了,来了一波神操作:

在光谷买了一套房,二手老房子,虽然小,但是地段很不错靠近地铁口,然后顺利把它租出去,然后每个月自己和老婆再加七八百在中南租了一套房,环境还不错,生活交通都很方便,他有一种每个月只花五六百,就住到世界中心的错觉。

刚需刚改,你说的刚是哪种刚?

他说他想得很明白,都说买了房会涨,但是你不卖涨再多和你有毛线关系啊?首先要满足自己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想办法,我以前是很刚的刚需,买了房就变成很刚的刚改,但是现在租了房,我觉得也很知足了。

刚需的分化现象

产品君有个朋友是某汽车品牌的区域经理,他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告诉我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在2016年之后,豪华汽车每年仍会有小幅度涨幅,甚至有的品牌会迎来两位数百分比的涨幅,但是,普通品牌的汽车表现欠佳;

对这个现象,他们业内的解释是,这就是消费升级和楼市挤压车市共同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说买房这件事,已经把普通老百姓收割得差不多,更没钱买车了,因此,一般乘用车销售平平。但富人有钱买房也有钱买车,因此,在富人买车消费下,豪车的市场销量很可观。

刚需刚改,你说的刚是哪种刚?

其实楼市里也会出现类似的分化现象,“对有钱人来说,如今的限购限贷政策,都不叫事,豪宅永远属于稀缺,而且越来越稀缺,高端房源的保值增值也一直是最强的,所以大受欢迎也是自然趋势。”这是产品君去某湖边的豪宅踩盘的时候,置业顾问说的。

车市、房市现象说明了一个共同道理:无论市场怎么变,对富人的影响微乎其微,背锅的永远是很刚的刚需。

以前,我们说的刚需刚改意味着“虽然我买不起好的、贵的,但解决需求还是问题不大的”。

但如今,“刚需刚改”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只要有需求,买得起,都觉得自己很刚;有需求,要不起的,这个需求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开个脑洞,你说,“刚需刚改”这种词以后会不会在楼市里消失?

毕竟,买房算什么刚需,生活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