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武汉没有文化,没有底蕴?

我们疏于维护,却精于摧毁

3000多年历史

几乎没有成体系保存的遗迹

有别于中原正统的倔强存在

但除了那口钟,再无世人耳熟能详的作品流传

中国近现代工业摇篮

只能依托一个虚张声势/空洞无物的博物馆

气势恢宏的万国建筑群,哪怕不输上海

正开着土菜馆、影楼、快捷酒店,吆喝贩卖阿迪王......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武汉的城市记忆独自挺立,抵抗几个世纪的岁月侵蚀

很多却在挖掘机下轰隆倒地


1

地铁能把人带到城市任何一个角落。

但地铁外已没有熟悉的身影。

有统计说,这20年,我们已拆除差不多100个历史建筑。

注满回忆和历史味道的老字号不复存在,中西合璧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不见踪影。

我们曾经是抗战舆论战主战场。

但作为《抗战文艺》《战地》

杂志刊发地的交通路,早已不复存在。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三维还原】交通路片位于佳丽广场右侧与江汉路之间



包括十几栋知名古建筑和2个老里分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90年代交通路老照片


江汉路,是华人与洋人的分界线。

民俗专家刘谦定曾说,二十世纪初期,汉口以江汉路为界,东侧为租界,西侧包括生成北里在内为华界,多是华界商人为展现民族工商业的辉煌,长民族志气而修的中西合璧建筑物,不少是罗马、文艺复兴等各式欧洲建筑,均是江汉路古建筑文化延续的一部分。

“拆掉整片街区,就像抹掉了一段历史。”

我们曾经有昌盛的商帮文化。

建于1920年以前邹协和金号,被拆除后新建跟全国其他地方都差不多的商场。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我们曾经是全国军事版图的重要堡垒。

1916年湖北督军王占元所建交通路,被拆之后新建的房子。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新建的房子从外形上看,和以前几乎一样,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

在摧毁名录上,还有1956年建成的中山公园的大门楼、有九十年历史的民国建筑中南旅社、万国跑马场看台......

最让人遗憾的,是老武展。

建国初,中国在四大城市建成苏式风格的中苏友好宫——分别是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

那个年代里绝对稀有的中苏友好宫,最能呈现城市地位,而武汉当之无愧全国四强。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时过境迁,北上广友好宫依旧屹立原地,昭告世人城市的根红苗正。

唯独武汉,杳然远逝。

武汉的地位,也冥冥中滑落。

在各项重建工程完成前,交通拥堵和城市满目疮痍,已让人疲惫不堪,那些见证武汉辉煌的老建筑一去不返,更让人遗憾。


2

梁思成说,建筑是不会说谎的历史。

一栋老宅,一栋古民居,一条老街区,一座建筑群落的意义,不是建筑本身,而是承载着一座城市中一群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武汉每年这么多旧改项目,能够担当城市“

传承”的很少。

也正因如此,青岛路的整体改造,一直特别受关注。

这是武汉为数不多,在挖掘机下幸免的“武汉图腾”。

而现在,平和打包厂圣教书局的改造,基本完成。

前几天,哥专门跑去去探访。

青岛路比较完整保留当年租借区城市风貌。

这条形成于清末民初的街道,过去叫“华昌街”,位于老汉口英租界,正对江边英国四码头。

花旗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保安洋行大楼、麦加利银行大楼、平和打包厂等堪称坐拥武汉大半经济的金融机构及企业聚集于此。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路片的风格建筑,因为具有鲜明历史印记,吸引游客驻足。

在轰轰烈烈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青岛路非常幸运的得以保持。

汉口六大租借区,在江边一字排开,日租界最先投入改造。

一个不太显性的原因是,日租界建筑密度最小,改造难度相对低。

看老照片你能发现,英租界的建筑密度最大。某种程度可以反映不同租借区的价值,价值最高的区域,容积率一定最高。

地不值钱,才会出现大量独栋别墅。

2015年,青岛路改造正式启动。

那个时候,人们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已经很高。

改造后重新亮相的平和打包厂,号称已是武汉新的“网红打卡地”。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平和打包厂


这栋建筑有113岁,经过后期改造,外观基本没有改变。

看整体建筑,红砖白檐联栋非常有气势,外立面也很干净平滑,通过还原旧式窗户结构,加上简单刻花,确实焕然一新。

走进建筑内部,作为大型打包厂,很多封尘已久的设施,给整栋建筑注入鲜明的历史印记。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比如棉花运输通道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工厂上下班铃


身为打包厂,防火系统非常完善,改造后也得以保留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以及文创空间的“标配”,各种有历史感的标语

(真心希望入住各种创意公司的年轻人,能够相信)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实际上,很多设施在改造成“办公空间”后,已经失去实用价值。

但保留这些工业遗迹,为整个建筑增加更多历史沧桑感。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夜景


比如文物级别电梯,不知道有没有人敢用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电梯


在平和打包厂,你可以看到很多现代设施的植入。

而最考验改造者水准的,也是如何让现代与传统更匹配。

建筑连接部分过去是露天,现在安装遮风避雨的顶棚,分透明玻璃和不透光两种材料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旧式工厂的采光一般都有问题

在改造中,除顶部透明玻璃设计之外,还在地板上安装不少大面板led灯照明,尽可能弥补使用区域的采光不足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另外,过高的空间,特别不利于保暖

打包厂对原厂房进行过明显的防尘处理,贯通整个建筑的中央空调,管道用锡纸包住,达到节能目的

哥是最冷那几天过去感受,整体保暖效果还不错,这么通透的空间,至少不会瑟瑟发抖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3

平和打包厂媒体已经说得挺多,哥重点给大家介绍圣教书局改造。

先看一组改造前后建筑外观的对比——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哥不是历史学家,不知道民国范儿应该是怎么样。

但凭借“情深深雨蒙蒙”打下的底子,哥觉得,味道应该差不多。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跟平和打包厂相比,圣教书局的优势是,建筑原本就是商办功能。

后期改造,更多只是对陈旧设施翻新以及重新装修,并不涉及大的空间功能重塑。

“修旧如旧,内部嵌入现代化设施,最终保留建筑原始功能”

已经成为老建筑活化的原则

但圣教书局用整整一层楼,打造汉口英租界博物馆。

改造后的圣教书局,成为汉口英租界博物馆。

整个建筑的内部展示分五大板块,分别介绍英租界建筑风格、建筑细节、曾经的商业风云、公共事业以及民居。

除了精心收集的展品,利用不少高科技手段,力求影音再现大汉口气场。

比如一进入展厅,就是一大面“电容墙”,展示汉口英租界风貌。

你用手触摸某个建筑,墙壁上就能呈现3D动画,从修建过程到立体形态,全面展示。

一部老式电话,接听后,浑厚的男中音,娓娓道来景明洋行的历史。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利用AR技术,呈现建筑生长成型的动态过程。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触摸屏,用3D动画展示东正堂和圣若瑟天主堂的建筑概况、建筑特色、教区历史和珍贵影像。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把3D打印的建筑模型放置在触摸桌面上,拓展出所有建筑信息,点击可查看各种资料。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用浮雕重现当年青岛路民居烟火气息,用珍贵老照片,留下关于大汉口的历史点滴。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整个圣教书局的改造,不仅把外立面修葺一新,而且完全复刻建筑原本的肌理,是大理石的地方补大理石,用花岗岩、红砖的地方,依然沿用同等规格、颜色的材料。

壁炉、电梯井、房间格局全部尊重历史保留,再用大理石、木质墙板、墙布以及各种软装,提升内部呈现的档次。

这栋楼的改造,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无论武汉关、还是宋庆龄故居,都是ZF一手打造。

现在,从张之洞博物馆到圣教书局,作为博览功能空间,都是以一家企业之力,担当城市历史和文化传承。

当然,这种吃力不赚钱的事,也只能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来做。

也算增加一点拿地“印象分”,但要做好,还挺需要开发商的责任感。

说一个小细节。

起初圣教书局连基本的资料都没,只有一张黑白照片,让改造者误以为外立面本来就是灰色。

直到派人飞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在耶鲁大学寻到圣教书局留存的珍贵历史资料,才知道历史本来面貌是上红下灰。


4

我们关注青岛路片改造,因为武汉恢弘的近现代历史断代,一直缺乏实物印证,空有江滩的老建筑外壳,缺乏内容的魂魄。

青岛路,一定程度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另外一个,就是上面说的,目前主导改造的都是市场化机构,包括开发商。

开发商,最终依然是城市更新、历史街区改造的主体。

武汉发展到今天,纯粹靠买地贡献点收入,已经不是对城市最需要的贡献。

最近,很多机构在公布2018年武汉开发商TOP10。

开发商对城市的贡献,永远跟销售数字无关。

再精彩的榜单,也不能成为谁的买房指南。

我们总听见开发商说,武汉,我们来晚了。

晚吗?

不晚。

来武汉攫取城市红利,没有张三,还有李四王五。

无论你留下多少造型怪异的大楼,改变不了城市的气质;

无论你卖过几千万方的住宅,不过是城市的过客;

一年卖出100亿房子,连续卖5年,直到无地可买,干了一辈子开发商,最终又能留下什么印记?

城市需要能共同进退的开发商,和城市荣辱与共。

所以很多时候,开发商做自持性商业,尤其是历史风貌区改造的商业项目,是需要情怀,需要偏执,完全无法用地产开发的逻辑去思考。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很多人以为历史风貌区改造,就是外墙更新内部重装修,这观念很naive。

老外很鬼,英国人普遍比其他老外更鸡贼。

这几天哥专门找了英租界的历史资料看,为最大程度创造价值,当年他们在租借区,一边做高端公寓给老外,一边做小房子高价租华工。

全国各地的英租借,都是好房子破房子插花。

老洋房成历史建筑不能改变,而低矮破房子拆掉重新建。

英租界往往是土地价值最高的区域,容积率、建筑密度都非常大。

保护和改造穿插进行,难度可想而知。

青岛路改造的面积不大,但对城市很重。

咸安坊等部分有文物价值的建筑,要平移保护,至少10栋老建筑必须原地保留,修旧如旧。

而必须保留建筑太多,如何设置停车场?如何确保动线符合现代商业要求?

其实给商业运营机构留下很大挑战。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青岛路这个区域,街道过于狭窄,重要建筑都沿街而建。

为保留街区的历史风貌,道路很难拓宽,机动车进出难度极大。

平和打包厂目前入驻企业并没有饱和,但停车已相当艰难。

运营方在沿街区域划一块区域打造停车场,但是大概只能容下80多辆车,很难满足日后需求。

圣教书局属于一个整体项目的启动建筑,虽然改造完毕,但并未对外开放,未来更需要接受经营的考验。

如果没有经营上的成功,整个改造依然还是花架子,不会有生命力。


5


但无论如何,从青岛路整个片区的改造思路,我们确实跟过去的简单粗暴,划清界限。

很长一段时间,老建筑透支式商业使用太严重,外墙被色彩花哨的广告招牌覆盖。

脏乱的人造材料,覆盖做工精细历尽沧桑的花岗岩,光洁的玻璃幕墙及不锈钢,莫名其妙挂上了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外墙,清水红墙上挂满空调机和杂乱的电线......


青岛路,没有倒在挖掘机下的“武汉图腾”



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这些建筑年久失修,早就失去原有风貌,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干脆拆了吧。

于是机器响起,轰隆倒地,尘土漫天。

开发商一直给城市留下的印象,都很负面,他们疏于维护,却精于摧毁,背后无非是个利字。

现在,武汉从土地供应环节,就基本斩断纯住宅项目,纯住宅高周转开发商的生存空间。

有纯住宅用地,一定是给“高比例商办”地块搭配,平衡开发商收支。

开发商想吃肉,就得先啃骨头。

更多参与城市级项目的打造,是被动也是主动。

其实我们看很多旧改项目,账面上的土地获取成本,并不高。

比如青岛路,当年就是16个亿。

但大投入是后续修葺和文物保护费用,没有再追加50~60亿投入,根本盘不下地。

有这几十个亿,如果在武汉滚住宅,估计已经滚回来200亿。

而这种旧改项目,多少年能财务平衡?

10年或者15年,也许都已经很优秀了。

这是开发商不敢入手历史风貌区的原因,但武汉又太需要这样项目。

我们开年第一篇说,开发商追求好的产品,前提是让自己能活下来。

企业都活不下来,追求产品力,只是满足老板的情怀。

抓周期、抓营销、抓市场红利的房企,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他们的选择天经地义。

但无论你如何定战略,你必须匹配一点,也要对消费者负责。

开发商对一座城市也是如此,你所有的战略都要开始平衡一点,对这座城市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