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信託2018年業績快報出爐 實現淨利潤31.74億元

導讀:1月15日,平安信託披露了2018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平安信託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9.78億元,淨利潤31.74億元。其中,經營收入38.57億元、經營利潤28.31億元,持續保持穩健態勢。

平安信託2018年業績快報出爐 實現淨利潤31.74億元

(上海信託圈)

上海信託網消息,1月15日,平安信託披露了2018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報表顯示,平安信託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9.78億元,淨利潤31.74億元。其中,經營收入38.57億元、經營利潤28.31億元,持續保持穩健態勢。

風控先行

經營利潤保持穩健

記者注意到,平安信託2018年經營利潤保持穩健。對於淨利潤的波動,平安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固有業務退出減少,相應的投資收益較去年下降,這是公司進行主動管理的結果。

該負責人指出,2018年公司積極響應監管要求,主動進行了業務轉型升級,並基於對宏觀經濟的專業判斷,重點進行了業務佈局而非價值兌現 ;同時,公司也採取偏保守的風險策略,對資產選擇更加審慎,重點發展符合國家導向和實體企業需求的業務。

2018年,在實體經濟承壓,資管新規“降槓桿、去通道、限非標、破剛兌”的背景下,行業整體資產管理規模和盈利能力呈下降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信託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週期,不同信託公司之間的發展差距迥異,行業前十的信託公司亦出現分化中信、平安等傳統頭部公司的經營利潤保持穩健態勢可謂不易

根據已披露的信託公司業績快報來看,儘管有所下滑,但平安信託淨利潤仍位列行業三甲

近日舉行的2018年中國信託業年會提出,2019年信託行業需要兼顧防風險與穩增長,尤其是防風險;目前信託業重點領域風險水平上升,必須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信託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平安信託採取相對保守的風險策略,優化業務結構,加強合規建設,將有助於公司長期穩健發展

據介紹,為加強公司的風險管控, 2018年平安信託依託平安集團領先的科技優勢,通過將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引入風控,構建了“1+6”智能風控平臺。通過1個覆蓋投前、投中、投後全流程的智能風控平臺,在全週期管理流程的基礎上,打造智能行研、企業風險畫像、財報再造、押品估值、智能法審與智能投中投後6大AI雲插件,全面提升風險管理和投融資決策水平。據瞭解,該平臺是行業首個智能風控平臺,有助力行業提升整體風險管理系統化水平和主動管理能力。

投入3800億

持續支持實體經濟

在業績保持穩健的同時,平安信託的發展呈現出諸多亮點:

2018年,平安信託投向實體經濟規模超過3800億元,其中投向工商企業資金佔比達到58%;募集主動管理機構資金超1300億元,其中年金規模超150億元,佔有率持續位居信託公司第一名,為實體經濟提供對接穩定且低成本的資金;基建投資主動管理業務規模佔比超80%,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我國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為上市公司提供多元化產品設計及靈活的金融服務方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和國有企業轉型升級;國內首單互聯網消費金融債券通ABN等多單資產證券化產品開創行業先河,助力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豐富企業融資渠道。

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是信託業的立業之基。平安信託2018年貫徹落實國家供給側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方向,縮短金融中介鏈條,以股權投資、基礎產業投資、投貸聯動、併購重組、資產證券化、國企混改等多種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服務國內眾多優秀企業,提升實體經濟直接融資佔比、降低槓桿率、助力經濟轉型。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3季度末的行業數據來看,工商企業仍是信託資金的首要配置領域,在新增資金信託資產規模中的比例約38%,反映出信託業加快向服務實體經濟迴歸的趨勢。

2018年,平安信託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倡議及平安集團“三村工程”號召,年內攜手平安人壽與被投企業三川能源合作建設的西藏山南某水電站工程已全面啟動,平安投資金額7.5億元,為平安“三村工程”目前規模最大的股權類產業扶貧項目,被西藏自治區列入扶貧項目試點。該項目將水電站開發徵用的農村集體土地補償費入股水電站,形成集體股權,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優先分配權益;並通過就業扶貧、技能扶貧、基建扶貧等方式推動當地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助力該地區實現精準扶貧、永久脫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操作模式和制度。

轉型升級

聚焦四大業務方向

記者注意到,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平安信託2018年下半年在行業率先進行了戰略轉型,從“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私募投行”三大業務轉型到聚焦“金融服務、私募股權、基建投資、投行投資”四個業務方向。對於新戰略,平安信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戰略旨在發揮信託制度優勢,以多種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做強機構資產管理與產品供給,全力打造有使命的資本。

具體來說,金融服務方面,平安信託將聚焦B端客戶,為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提供優質信託產品及資產管理服務;私募股權方面,聚焦“消費升級、醫療健康、現代服務、尖端科技、先進製造”五大領域,通過股權直投、併購、夾層投資等多元方式,並借力平安集團生態圈資源賦能優勢,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助力;基建投資方面,抓住中國城市化深入推進和新一輪基建投資的機會,聚焦城市基礎設施、交通、能源等領域,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到國家各大領域的重點基建項目;投資投行方面,聚焦服務於中小金融機構,通過與客戶建立長期深入的合作關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負債優化服務。

財富板塊劃到平安銀行後,平安信託將更加聚焦‘產品’和‘投資能力’等信託核心專業能力的打造,希望通過主動轉型,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率先走出‘舒適區’,探尋行業長期發展動能。”上述平安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