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緣何政信信託成為行業經理的“信仰”? 為何信用分化現象日趨顯性?
三季度以來,地產信託業務受限後,信託機構的業務“風向標”明顯發生了變化。
吳迪驚奇地發現,公司報備的政信項目數量明顯增多了,而且從規模上看,多年來首次超過了房地產信託的規模。
作為南方一家信託機構的信託經理,吳迪在做業務與同業溝通時也瞭解到,有信託公司下半年全面開展政信業務,而且不止一家加大了對於政信業務的佈局力度。“上半年監管對於房地產信託收緊後,部分信託機構的‘日子’並不太好過。”吳迪感慨道。
更令吳迪無法理解的是,下半年以來,他發現個別信託公司在展業時,部分區域縣級城投平臺風險係數比較高的項目,同業竟然也做了。部分信託機構在做政信業務時,信用風險主體明顯在下沉。
對此,他很困惑——信託機構的業務方向在哪裡?信託機構該如何轉型發展?
“加碼”政信信託
三季度以來不止一家信託機構“加碼”了對於政信類信託的業務佈局。
關於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北京一家信託公司人士表示,“一是有融資需求,二是當下除了基礎產業,其他標的也不好做。”
該信託人士所指的基礎產業類信託也叫政信類信託,是指信託公司與地方政府的平臺公司開展合作,信託資金主要投資於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領域的建設。
從數據角度,雲南信託發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信託業發展概況簡析》指出,在監管收縮、房地產信託開展受限背景下,信託公司加大了投向基礎產業信託的力度。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投向基礎產業的信託產品發行規模為1594.16億元,環比增加232.92億元,增幅17.11%。
另外,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9月份投向基礎設施的發行數量為465款,佔比為31.57%;10月份投向基礎設施的發行數量為529款,佔比為30.99%,其佔比均為第一名。但是,房地產信託發行量明顯下滑,9月份佔比為21.45%,10月份佔比為17.87%。
對此,雲南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三季度房地產信託發行環比下降,政信信託業務發行增多,主要是宏觀經濟、監管政策等疊加導致。
吳迪則認為,一方面,是因為信託機構房地產業務受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平臺公司借新還舊需求旺盛,在全國經濟形勢下行的整體環境下,城投平臺公司需要繼續擴大融資需求,緩釋壓力。
北方一家信託機構的信託經理張鈺對記者稱,房地產信託上半年基本被監管卡住了,現在公司房地產信託沒有新增。作為傳統信託三大業務種類之一的政信類項目,公司明顯加大了佈局投入。“相比於工商企業,政府平臺機構融資類信託產品發行的時候也比較容易,投資者的認可度也比較高。而在工商企業類別時,尤其民企類比的企業,風險太高,投資人也不敢買來投資。”張鈺對經濟觀察報補充稱。
信用分化
在信託機構“加碼”政信信託的同時,吳迪最大的感觸是不同平臺機構更加明顯的信用分化、分層現象。
吳迪稱,即使同樣是城投平臺類別的公司,不同區域、不同評級的城投平臺公司自身分化的特別嚴重。他舉例,像貴州、四川部分區域平臺公司信託業務基本不做。“因為今年不同區域政府平臺公司發生違約的情況比較多,所以信託機構在展業時會更加傾向信用級別較高的平臺公司。弱一點平臺公司拿不到錢,比如AA級別的平臺公司,比過去往年信用分化的情況更加嚴重。”吳迪稱。
對於城投平臺公司的信用分化,張鈺也表達了同樣的感受。他說,東三省,雲南、貴州、新疆、西藏等部分地區他不太願意做。公司更多做江浙一帶的平臺公司。“從行業的角度,有個別信託公司也喜歡做一些非標不是特別集中的區域,比如甘肅、內蒙等地。不同的信託公司確實會存在一些差異。”張鈺補充稱。
除了不同地區的城投平臺存在信用分化的外,吳迪觀察到,在今年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上升的時候,城投平臺的信託融資成本竟然是在下行的,信託的資金也更傾向於做城投類、國企類別的融資項目。
吳迪稱,對於個別優質的AAA級別的平臺公司,年初信託融資成本在6%-6.5%左右,今年年底利率是5.5%左右,融資成本持續下行。與之相反,AA級別的平臺公司收益率在6%-8%,還有上揚的趨勢。
除此之外,信託機構信用風險分化還體現在對外工商企業類別的業務方面。
吳迪總結,今年工商企業類別中,公司信託貸款更多是做一些國有企業背景的企業,民企做的產品單數非常少。因為民營發生違約的太多了,機構做業務的人很少去看民營的產品。
從違約數量上來看,根據興業證券研報統計,違約債券餘額看,2019年至今國企違約的債券餘額為133億,佔比11.4%;民企違約債券餘額高達1030.4億,佔比88.6%,較上年佔比90.4%變化不大。
就此,張鈺也表示,在工商企業類別中,信用分層現象非常明顯,更願意做國有企業類別的企業,投資者也更加認可。
可以維持多久?
儘管部分信託機構加碼政信業務如火如荼,吳迪內心還是有一絲隱憂——政信業務加碼可以持續多久呢?會引起監管的風險關注嗎?
吳迪坦言,整個信託行業主動管理業務來講,主要有三大融資主體板塊:房地產企業、一般工商企業、城投平臺公司。上半年以來,房地產信託受限,業務無法獲得報備通過,額度非常有限,維持存量,禁止新增的監管政策仍然沒有調整的跡象。“部分信託經理也有業績考核的壓力,便對政信類別的信託更加傾向一些。”吳迪稱。
但是,對於這個現象會持續多久,吳迪稱,應該會維持一段時間,至少延續至春節前。因為年底本來平臺公司融資需求旺盛,加上信託機構可以選擇類別較少。
對此,張鈺也表示,信託機構加碼政信信託更多的取決於——監管機構對於房地產信託的監管政策是否發生變化。如果明年房地產信託有鬆弛,這一現象可能會發生扭轉。
而三季度最新數據顯示,房地產信託規模仍然在明顯降低。根據上述雲南信託《2019年第三季度信託業發展概況簡析》數據,從發行規模看,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產品發行規模為2079.70億元,環比下降827.35億元,降幅28.46%。除房地產信託產品發行環比下降外,投向工商企業、金融類、其他類的信託產品發行環比亦出現下降。
另一方面,監管對於信託業的防風險、去槓桿、嚴監管的政策一直在延續,且在2019年8月達到歷史最嚴水平。
在業界人士看來,2019年8月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半年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下稱64號文)對於防風險、去槓桿、嚴監管這一主基調的貫徹力度之大,超出以往,且明確了監管問責措施。受此影響,2019年下半年通道業務的開展放緩,因為監管對通道業務實行限額管理,要求不得新增。雲南信託稱,這一監管態度的變化,預計會對信託業的生存環境造成較大改變。
除了傳統的房地產信託、政信信託、通道信託,資產證券化、消費金融等業務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其快速發展步伐亦適當減慢。
雲南信託稱,證券運營服務信託業務的集中度加大,入場新軍不易擴大規模;家族信託、慈善信託業務有待擴大增量,以便實現盈利,短期內不易迅猛發展,後續有待進一步積極探索。
儘管,在當下的監管環境與經濟大環境的背景下,對於整個信託行業的業務方向,吳迪感覺有些迷茫,但他對於政信信託仍抱有“信仰”。而對於信託機構加碼政信信託的持續時間,經濟觀察報也將持續關注。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吳迪、張鈺為化名)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3AX2NJDX】獲取授權信息。
閱讀更多 經濟觀察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