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魏元忠以盗治盗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魏元忠以盗治盗

权谋之术无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却闭口不说,从不将心得秘籍轻易示人这便是几千年权谋术盛行而此类著述却极少的秘密...此书所述之权谋案例,的确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权谋残卷-用人卷

  • 君者只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臣者只需能言能行。
  • 第一印象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因为小人更擅伪术。
  • 察人的本质,顺应人的性情,如此事情方可为。
  • 发现和使用贤能的人则事有成,不辨和使用奸佞的人则败机伏。
  • 权者首先看重的是忠诚而后才是才能。
  • 经世之道,识人为先,用人后之。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魏元忠以盗治盗

导语:天下无不可用之材,帷在于所用。

天底下没有不能用的材料,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魏元忠以盗治盗

人物

魏元忠是唐代大臣。武则天时,吐蕃屡次入侵,魏元忠上书谈及政事及用兵得失,受到武则天的器重。他为人正直,几次被人陷害。一次竟被判了死刑,押赴刑场时,武则天想到他平定徐敬业谋反有功,就命人传旨赦免他死罪。当圣旨传到的时候,监刑官让他起身,他说,不知道赦令是否是真的,怎么可以造次。直到圣旨宣读结束,他才起身谢恩。旁观的人都赞叹他临刑时神色不变。他复官后,又被来俊臣、侯思止等陷害,再次流放。不久又被召回朝中。他一生竟然前后三次被流放。武则天问他,你怎么总是被人攻击?他回答,臣就像鹿,那些罗织罪名的人就像猎人,要用我的肉做汤。他们杀我以求升官,我又有什么罪。

张易之当时极为得宠,放纵家奴欺凌百胜,被魏元忠下令鞭答,令权豪失色。魏元忠对武则天说,我受先帝之恩,现在让小人在您的身边,是我的罪过。这使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大为愤怒。他们向武则天进谗,说魏元忠要谋立太子。武则天大怒,把魏元忠下狱。但张说没有按张昌宗等人的意思做伪证,反而当场揭穿他们的阴谋,武则天这才明白他是受人陷害。

唐中宗即位后,召魏元忠入朝,授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很快又迁兵部尚书,知政事如故,拜侍中,兼检校兵部尚书。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多不视事,军国大政都交给魏元忠。不久,魏元忠迁中书令,加授光禄大夫,累封齐国公,监修国史。


【事典】魏元忠以盗治盗

唐高宗要临幸东都洛阳,令魏元忠心神不安。当时关中正在闹饥荒,盗贼四起,路上很不太平。魏元忠正好担任监察御史,高宗就命令他负责车驾的安全。

魏元忠一向很有谋略。他曾经得到过一本奇书《九州设险图》,里面详细记载了古今用兵的谋略及成败,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皇上把安全的重任交给了他,他自然不敢怠慢。沉吟了半晌后,他来到了赤县的监狱。

狱官见御史大人大驾光临,忙问他有什么吩咐。魏元忠就让狱官带他挑选一位精明而有本事的强盗。他察看了一些人,选中了其中的一个。这个人相貌不凡,神情举止都与众不同。魏元忠命人把他身上的枷锁去掉,给他换了一身官服,让他做自己的跟随,每天都要和他吃住在一起。

大盗问魏元忠说:

“大人对我以礼相待,一定有大事要办。只要大人吩咐,小人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

魏元忠说:

“我不要你死,只要用用你的本事。 ”

那个人问:

“大人不是想做强盗吧?"

魏元忠哈哈大笑,说:

“你既然是强盗出身,一定熟知强盗的活动规律。我请你来,就是要你帮我防范路上的盗贼。 ”

那个人也笑了,说:

“大人但请放心,我会尽心竭力的。 ”

魏元忠大喜,着实勉励了他一番。果然,当皇帝的车驾从东都返回长安时,随行的上万人马,没有损失一个小钱。

镜鉴

碰到狠人怎么办?比他更狠。

释评

这里用的是以毒攻毒的计谋

对付盗贼,官兵们并不擅长。他们只是受过正规作战训练,却不了解盗贼的规律。他们在明,盗贼在暗,很容易吃亏。

但用盗贼来对付盗贼,就容易得多了。都是一条道上的人,对他们的习性、喜好、活动规律都了如指掌,因此靠了这一个人,省却了很多麻烦事。

魏元忠用人不拘一格,大胆而果敢,值得效仿。事实上,后来曾国藩提出的,又被李鸿章发扬光大的“以夷治夷”与魏元忠的方法倒是有几分相似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权谋残卷」魏元忠以盗治盗

喜欢看故事的朋友欢迎关注、每天日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