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宋徽宗趙佶在位26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個月,趙佶善書畫。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這件《閏中秋月詩帖》為“瘦金體”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瘦筋”的含意。這部作品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加之緊密而婀娜的結體,不但襯托出詩句本身的意境,也讓人體會到濃豔而優雅的氣氛。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筆畫帶過之處,如遊絲行空,纏綿飄逸,是“瘦金書”中偏於柔美的風格,在宋徽宗的書法作品中,堪稱代表。此冊頁曾經清宋熒、乾隆內府、嘉慶內府等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在中國書法藝術史冊上,留有幾位皇帝的名字,如梁武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和清代的乾隆帝弘曆等,這些所謂的“真龍天子”大都是書法藝術的愛好者和“追隨者”,其中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恐怕只有宋徽宗趙佶一位。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這位鍾情於中國書畫藝術的皇帝在這一領域也確實建樹不凡。他能書善畫,並下令刻帖雕書、將書畫列入科舉科目、興建畫院等等,這些都是有利於書畫的傳承和發展的。他所開創的“瘦金體”成為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家派別和一體風格。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

放大後的瘦金體,更顯宋徽宗書法之魅力

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

能寫出如此挺拔剛勁字體的宋徽宗,於治國上卻讓自己淪為被俘之君,真不知該如何說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