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上篇 :

當下正在瀋陽遼寧博物館展出的中國古代繪畫展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宋徽宗《瑞鶴圖》。11月2日,因在外連續開會,遂從北京轉道瀋陽,一則應遼博之邀,為新開的“璽印館”作一場紀念演講《印學史視野下的宋遼金元印》;二則也順便看一下展出的法書展和名畫展。浙大研究所、評論基地和書畫社的十餘同事們聞知此事,相約2日同時聚於遼博,一是觀展,二是為我的演講助威。於是,想到應該為遼博展中作為頭牌的《瑞鶴圖》說些什麼,在《藝術典藏》中刊發一下以為回報。

中國古代繪畫中,有幾張畫是稱得上十分另類的。比如,傳為徐熙的《雪竹圖》,傳五代佚名《丹楓呦鹿圖》和遼《秋林群鹿圖》,還有宋徽宗《瑞鶴圖》。這些絕世之作,都是與我們印象中的中國繪畫史的習慣認知大相逕庭,甚至是被學者認為恐非出於傳統畫家之手。

比如,《丹楓呦鹿圖》《秋林群鹿圖》被認為不是從唐五代到遼(北宋),而是它們本來就是遼人之畫,所以既無線條傳統又不重筆法,完全是以色彩堆疊;這種方式,顯然不是唐宋時期中原主流的中國傳統畫法,而是當時少數民族的遼代(今東北瀋陽地域)的另類畫法。更有學者如臺北故宮的李霖燦先生認為,這就是遼代繪畫中難得一見的遼興宗之皇帝所畫,現存一對,其實應該是五幅通景屏,甚至它還與中亞繪畫有某種溝通。畫史典籍上說是“五代”,應該是不知如何判斷的含糊其辭,其實它就是遼畫。

還有傳為徐熙《雪竹圖》,無款,但因為畫法奇特,純用墨染而無線條勾勒,以這樣的大屏幛和畫法成熟,之前畫史上竟一點痕跡也沒有,自然令人生疑。謝稚柳從文獻考訂和比照出發,認定這就是畫論中提及的“落墨法(落墨花)”技法,是五代徐熙的新創,所以此前未有過;而徐邦達先生不同意,互有辯論,各持一說。於此已經可見《雪竹圖》的另類和奇奇怪怪了。前一期我們提到的華新羅《天山積雪圖》在圖像和色彩上的別出心裁,或許也可以歸入此類。

宋徽宗《瑞鶴圖》的另類和異樣,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瑞鶴圖》

(1)古代山水畫有高遠深遠平遠之“三遠”法,宋徽宗深諳此道,但《瑞鶴圖》顯然不屬於其中任何一“遠”。此一異也。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2)古代畫山水,近溪淺岸,竹籬茅舍,仗策騎驢,漁舟唱晚。中景則松林茂密,紅楓黃杏,夾葉出枝,曲逕通幽,掩映其間;如有樓閣,則又是界畫精嚴細密,層臺疊階,迴廊曲折,戶窗井然;樓頂必有青瓦琉璃,塔尖直指蒼穹。遠景則高山大嶺,遠岫近巒,泉瀑直掛,雲霧流行。這些,都是山水畫的固定格式。即使每一幅畫不用全部,至少是依此招式。自五代北宋以來,荊關董巨、李成范寬郭熙、王希孟燕文貴,米氏父子,直到南宋劉李馬夏,再到趙孟頫董其昌、四王吳惲,皆是循此套路。即使是小眾的樓閣界畫如清代袁江袁耀,也是一整套從屋頂樓脊戶樞窗欞的一筆不苟細緻描繪。但宋徽宗《瑞鶴圖》畫面除了一個宮殿的大屋頂,頂上有二鶴左顧右盼,群鶴舞於蒼穹,界畫的細節全然未現。有界畫之表象而無界畫之細伎,此二異也。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3)中國畫講空白,從六朝展子虔《遊春圖》以來,天留白、水留白、地留白;齊白石的蝦和蝌蚪留白,從來都不會畫滿畫實,意到為止。荊浩董源、石濤八大,沒有畫滿的例子。即使宋畫宮廷畫師作畫,也無有不留白者。唯《瑞鶴圖》非唯宮廷殿宇,連漫天飛舞的白鶴背後的天穹,按說人人都會留白,但宋徽宗卻以天青色全部填滿不留一絲空白。翱翔的十八隻仙鶴千姿百態,迴環引繞,天色湛藍,可謂亙古未有。幾千件傳世畫作中,僅此一例。我幾乎從中看出近代油畫中印象和抽象的影子來,千年以前古老的北宋皇帝,何來如此想頭?此三異也。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4)古來畫史取式,非豎長即橫展,忌用正方。因為中國畫是線條藝術,流動行進,橫則綿延萬里、縱則一瀉千里,各取其勢。而正方形非長非扁非豎非橫,最不得“勢”。除了小幅宮扇之外,鮮有人犯此禁忌。宋徽宗傳世名畫,橫式有《柳鴉蘆雁圖》,豎式有《聽琴圖》,本皆是中規中矩者;豈料《瑞鶴圖》有意取最犯忌、最不討巧的方構圖,而且還是滿幅不留空白的較大尺幅,細細品玩,此四異也。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5)中國畫重用筆,重運動,重時間,重起止,重造險,要出奇制勝不落平庸窠臼,即使是平實之相,也必求平中見奇。故爾對稱、平均、中線、左右齊整的幾何式、尤其是光滑直挺的“機械線”……這些都是重筆墨的“徒手線”所不屑的。宋徽宗一代丹青宗師大家,自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在《瑞鶴圖》中,卻用了大量近“機械線”的畫法,更在構圖上用對稱,幾何、中界等中國畫從來不用的方法,顯出其明顯的“非中國畫”樣式特徵。甚至今天還有研究家認為,《瑞鶴圖》是中國繪畫史上最具備視覺“設計”意義的典型作品。請注意,是“設計”而不是“繪畫”,此五異也。

有此五異,《瑞鶴圖》允推中國繪畫史上最特別最有趣的所在。

下篇:

宋徽宗是個亡國之君,又是一個藝術大家。看起來這治國平天下,的確與藝術風雅背道而馳,甚至簡直無法並存。

徽宗皇帝的藝術不僅僅是風雅而已,而是十分專業,分門別類,比專業畫家還要專業十倍。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各種創舉,彪炳史冊,顯然都具有歷史發展的轉折點與標杆意義。2017年11月故宮有《千里江山圖》特展暨青綠山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我與會參與討論和發表、評議。其後今年2018年5月在北大120年校慶時,北京大學人文論壇又舉辦《千里江山圖》研討會。收到發來邀請,我因為排不開時間而未去成。而《千里江山圖》的作者王希孟年方十八,正是在皇家的宣和畫院,由宋徽宗親自指點命題,才完成這樣一件不世出的煌煌大卷。少年郎再有才華,要獨立完成這樣的絕世傑作,無論是經驗、技法、認知都肯定不夠,還因為是山水畫超長卷,其胸襟氣度更難企及。如果不是宋徽宗這樣的頂尖高手在高屋建瓴地提點,恐怕是難有此大成也。因此,這無妨看作是宋徽宗的丹青手段和眼光,只不過借十八少年王希孟的手來展現在畫卷上。技術是王少年,審美與畫面掌控必定是這位非凡的皇帝。只不過高居九五之尊,不屑於與少年畫工搶名頭而已。亦即是說,《千里江山圖》每一個局部的實際畫者是王希孟,而這幅畫的作品整體控制和審美基調甚至是形式展現的主導者,卻應該是宋徽宗。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千里江山圖》

宋徽宗的存世繪畫,內容廣泛,題材全面,幾乎沒有缺漏。比如人物畫有《聽琴圖》,《文會圖》;山水畫有雪江歸棹圖》,《祥龍石圖》《柳鴉圖》,尤以花鳥畫最多,有《桃鳩圖》《五色鸚鵡圖》《寫生珍禽圖》《芙蓉錦雞圖》……在這次遼寧省博物館的大展中,還有超長的、堪稱一代草聖的宋徽宗《草書千字文》;還有宋徽宗的"瘦金書"獨步天下,而且他落款喜用"押書",這些都是他在書法上的絕高造詣:正草兼勝,還有獨創。此外,顯示出宋徽宗作為專業人士的,還有他在理論上和制度建設上的大舉措。今天研究書畫史必備的《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均是在他手裡組織文人學士們編撰完成的,作為工具書,這幾部大書有千年不移之功。此外,他組織宋代宣和畫院,任米芾為書畫學博士,又培養出像王希孟、張擇端、李唐這樣的一代天才。人才輩出,崇寧大觀宣和正和之間,是中國書畫出現精品最集中的一個時期。大批宋畫正起於此時,。"院畫"或為中國繪畫史上的一代高峰,具有標杆作用,此評諒不虛妄。

陳振濂談:宋徽宗《瑞鶴圖》說異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局部

談到宋代宣和畫院的培養人才方式,不是以畫論畫,只重技能;而是重技能的基礎之上,更重在意境、意義、內涵的巧妙表達。這與宋徽宗的藝術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他開設"畫學",親自指導授課,還建立考試選拔制度,比如,他曾出題《深山藏古寺》試畫院學生,有畫古廟于山腰深林中,有畫廟宇之一角或截牆者,種種不一而足,但批卷的徽宗均不滿意。而為"魁選"者,乃為一畫生畫崇山峻嶺,清泉飛湍,而有一老僧擔水而行。曰有老僧必有古寺,和尚老邁還須自挑水擔,可見古寺必非輝煌金碧而有孤寂破敗寒儉之意。古寺在深山故不見,寓古寺之"藏"意。有此三旨,故推勝出。又徽宗決定招考天下畫士,取詩境以待,命題曰《踏花歸去馬蹄香》,"花""歸""馬蹄"皆可畫,而"香"不可畫。眾畫生多畫花瓣而走馬,為最淺白者;又有畫少年揚鞭躍馬手拈花搖曳之態者,更有以馬蹄上沾花絮者;最後擅勝者則畫一文士騎馬,馬蹄周邊蝴蝶翻飛以隨,蓋馬蹄得得沾花香而蝶誤以為花競相逐之,這樣注重意境詩趣的優劣之選,顯然是過去只重畫技者所不能為、而宋徽宗這樣的頂級文藝家卻希望倡之的。此外,史書記載,當時畫院考試題,還有"野水無人渡,孤舟儘自橫》《嫩綠枝頭紅一點,惱人春色不須多》等等。在翰林圖畫院中,徽宗還大幅增加畫師俸祿,並將畫院選考列為與科舉制度同一的體制中去,並分"畫學生"、"藝學"、"待詔"、"祗候"、"供奉"等等。身份與官職齊,是為崇寧、大觀、宣和間獨創,唐前未見而元以後亦無此尊,可謂地位尊崇,空前絕後。而關於畫學之考試與科舉齊這一項,則可舉當時考試科目證之。徽宗領撰《宣和畫譜》中明列"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10門。以此看畫學之科目,分類清晰,邊界明確,如果再加上每次皇上即興出的"詩題",縱橫交叉,顯然是非常有序而層次分明;可惜當時這方面留下來的文獻史料太少,無法作更細緻入微的分析而已。

宋徽宗其實是一個專業書畫大家。他書畫兼美,書法則狂草與瘦金體雙絕;繪畫又人物山水花鳥皆為一世之冠;他辦翰林圖畫院和宣和畫院,以畫學試並駕科舉,出題批卷,幾乎是在辦一所皇家美術大學;他引詩題入畫,開一代畫境風氣;他還建立畫家等級體制;主持《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纂輯,明確主張畫有十門,是一種清晰的古代學科意識;他培養的畫學人才,直到金、南宋、元,還流風餘韻絡繹不絕。所有這些,都具有首創之功。後世都說他做皇帝是失敗者;但我以為。他卻是翰墨丹青中無可爭議的"千古一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