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5G機遇 “人工智能+媒體”重塑新聞生產流程

抢抓5G机遇 “人工智能+媒体”重塑新闻生产流程

“改變世界的不只是技術,更是技術背後的夢想。”12月27日,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黨委書記、秘書長邵曉鋒的一席話引來了陣陣掌聲。

抢抓5G机遇 “人工智能+媒体”重塑新闻生产流程

這是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現場(12月27日攝)。 12月27日,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聲紋解鎖、人臉識別、機器人寫稿……當一項項“黑科技”讓人們發出嘖嘖讚歎時,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再一次刷新了公眾對高科技應用的認識。

“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驅動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而我就是人工智能應用的成果之一。”會場上,當全球第一個“AI合成主播”用抑揚頓挫的語音不時“搶過”主持人的臺詞,臺下發出陣陣驚歎。

與會嘉賓認為,當前智能技術在信息內容傳播領域的應用,正在從內容生產、內容分發、內容管控和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全面掀起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成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當天,媒體大腦·MAGIC短視頻智能生產平臺的閃亮登場,再次印證了人工智能對媒體變革產生的深遠影響。

抢抓5G机遇 “人工智能+媒体”重塑新闻生产流程

12月27日,AI合成主播與大會主持人一同出現在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 當日,第六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MAGIC一下,做短視頻更AI。”隨著新華社副社長、黨組成員劉思揚的聲紋解鎖,媒體大腦開始進行短視頻實時生產。從自動裁剪、選擇轉場特效,到自動添加字幕、自動合成解說語音……嘉賓的演示讓臺下的參會人員興奮不已。

數據化、移動化、智能化、交互化,是大勢所趨,更是現實要求。

當天大會發布的《中國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一直是推動傳媒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移動傳播體系的形成使得信息的個人化傳播逐漸成為主流。而隨著大數據和算法技術的成熟,信息的傳播實現個性化、精準化。

身處信息技術變革的大潮之中,新興媒體發展站上了新的起點。

在當天的大會上,與會嘉賓紛紛談到對未來的展望,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充滿期待。

“5G時代,任何產品都可能會是我們獲取資訊的渠道,不會再像現在這樣侷限在電腦、電視、手機三個終端上,未來你家的電冰箱,甚至吸頂燈都可能提供資訊或者娛樂方面的需求。”趣頭條總編輯肖厚君說。

在碧桂園集團副總裁朱劍敏看來,5G時代不光對媒體,更將對所有行業產生深遠影響。“我們企業也在摸索媒體融合發展,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探索自己的媒體融合矩陣,向新華社這樣的媒體融合引領者學習,探索更好的企業品牌傳播,以及與用戶乃至整個社會共創共享的渠道。”

注目信息變革的藍海,媒體變革和傳媒生態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如何搶抓5G機遇,重塑新聞生產流程,持續提供優質內容產品?如何有效匯聚各類資源,打造有影響力、傳播力的平臺終端?如何發揮技術引領作用,真正實現‘人工智能+媒體’?如何以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為重點,加強隊伍建設?”劉思揚提出的以上問題引發了與會嘉賓的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