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肥吧!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白夜追兇》有多火,無需多說。緊張的劇情、嚴密的推理,還有那貫穿始終的疑問“幕後BOSS到底是誰?”,而我卻愛極了關氏兄弟相處的細節。沉默寡言的高智商哥哥與痞帥可愛的高武力弟弟,二者為了互換身份不被發現,所以連體重也必須保持一致。

一直以來都是弟弟比哥哥重,所以弟弟不得不罰做俯臥撐。終於難得一次哥哥比弟弟重了1.4公斤。弟弟也難得嘚瑟一回:

哥,該你做俯臥撐了!

結果,哥哥高冷的丟下一句:

增肥吧!

增肥吧!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什麼情況?怎麼還有這種操作?!(在這裡不得不為潘粵明打call,炸裂的演技讓你一眼就能分出誰是弟弟,誰是哥哥。)

01

80後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批獨身子女,身為獨身子女在享受獨一份寵愛的時候,也遺憾錯失手足之情,所以每每看到如此溫馨的手足情,難免羨慕不已。如今,80後早已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可曾幾何時,人們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

可,就是這批“垮掉的一代”在經歷撕裂般的成長之後,默默承擔起成活的重擔。他們中既有姚明、易建聯、韓寒、郭敬明,也有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的張一鳴、黃崢、張旭豪。當然,更多的是你我這樣普普通通的80後,一面熬夜加班,擔心髮量變少,一面省吃儉用,準備付房貸(房租)。

80後的成長史,也是房價的成長史。2003年,是房價的分水嶺,那一年,最大的80後23歲,剛剛大學畢業一年。

自2003年後,房價開始邁進飛速發展的階段,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全國平均房價已經上漲至7892元/平,相比2000年上漲了2.74倍。而北京的房價,也從2003年的4373元/平米漲到如今的5萬/平米都只能買五環外。

增肥吧!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增肥吧!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80後像關氏兄弟一樣,一面以哥哥的理智判斷“該買房了”,一面弟弟的灑脫告訴自己“還可以再瀟灑幾年”。人生的分水嶺也就此出現,早買房早上車的人,有的已經積攢了人生財富,實現了財務自由,而有的則正努力在還房貸的路上。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剛剛實現菜務自由的人。

80後是敢想敢幹的一代,他們既有父輩的踏實,也有屬於自己的闖勁。第一批買房的80後,大多都是1985年之前的人,他們在房價高漲起來之前,已經積攢一定資產,也沒有趕上限購,錢富裕的買套大房子,錢不太足的也可以先買套小戶型。小Y就屬於通過買房實現財務自由的人,生於1982年的小Y在2005年東拼西湊在三環外買了套小戶型,在2013年將房子賣掉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公司。之後,靠著自己的努力和眼光,已經在北京擁有4套房子。

1985年後的80後可能是最鬱悶的80後,等自己積累起一定的資本時,卻趕上了樓市限購,2017年3月17日起的9次限購重擊,一邊打壓了暴漲的房價,一面也讓不少80後,尤其是北漂80後只能望房興嘆。

2017年的9次限購:

· 3月17日 認房又認貸

· 3月18日 明確“過道學區房”不能作為入學條件。

· 3月21日 16家銀行降低首套房貸優惠力度

· 3月22日 異形房不予登記不予落戶

· 3月22日 開發商必須按報價明碼銷售

· 3月22日 非京籍家庭購房需連續繳存個稅60個月

· 3月24日 離婚一年以內申請房貸按二套執行

· 3月24日 對於無收入群(例如大學生)貸款按二套執行

· 3月25日 禁止中小學與房地產商合作辦學

在北京房價和限購的雙重壓力下,不少人開始將目標轉至以燕郊為首的北京周邊地區。燕郊樓市最火的時候,最高房價一度達到近4萬/平米。在燕郊房價嚴重泡沫的情況下,燕郊也限購了,隨之而來的環京地區也紛紛限購。以燕郊為例,高價買入的購房者(投資客)目前正在哭暈的路上,而沒買的購房者則被擋在限購之外。

02

什麼是長大?長大就是不斷髮現自己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很多時候、很多事情自己都是無能為力的,長大的過程也是不斷向現實妥協的過程。

當越來越多的80後發現買房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開始選擇租房。在北京,80、90後位居租房客的前兩位,據我愛我家2018年7月數據統計顯示,在北京的普租交易中,70後客戶、80後客戶、90後客戶及其它年齡段客戶的佔比依次為23.3%、38.7%、27.9%、10.1%。

早在2015年時,就有數據顯示,北京戶籍的租房群體正在不斷下降,2015年時已經下降至17.8%,比2005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非京籍租房人群增長迅速,其中最活躍的租客來自河北、山東和黑龍江,這其中又以河北租客最多,約為13.7%。

龐大的租客群體,一面支撐著租房市場,一面也貢獻著交通壓力。租房,房租是一個城市的底線,這也就是為什麼前段時間《資本盯上租房,要吸乾年輕人的血吧》的帖子,能夠引起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視。

增肥吧!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當房東自己發帖稱,自己天通苑120平米的居要出租,心理預期價位是7500元/月,結果鏈家自如和蛋殼公寓卻拼命爭搶房源,最終蛋殼給到10800元/月的價格,付11個月。廣大80、90後立刻爆了(這部分人正是目前網絡使用的主要力量),強大的民意讓政府約談相關中介,中介也不得不紛紛給出不漲房租,緩解房源緊張等態度。

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北京月租金均價為4649元/套,環比2017年下半年的4335元/套,上漲了300多元。此外,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7月份,北京、上海與深圳三城的租金環比均上漲,漲幅分別為2.4%,2.1%與3.1%。

面對不停上漲的房租,租客只好越租越遠。朋友L的房子在短短一年半之內租金從3000元漲到4500元,非但如此,這個位於通州的房屋自從住進去之後就逢雨必漏,斷斷續續修了一年半竟然一直沒修好。

L不得不開始換房,可是此時他卻發現,適合他的房子(地鐵4號線或者6號線附近)很少,而價格能承受得起的要麼在大興、要麼在房山。L還清楚的記得,在半年前,大興的房租約3800元左右,而現在早已4500+元,並且房子都還不是什麼優質房源。但沒辦法,市場如此,L只能接受。

就這樣,L最後以4500元/月的價格落腳在了大興。

我問L: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L:還是自己掙得少,要努力掙錢!

我們不禁感慨:什麼時候才能荷包鼓鼓呢?

提起租房,就不得不說,北漂第一站:天通苑。

天通苑號稱“亞洲最大社區”,共有746棟建築,由462棟住宅、205棟非住宅和79棟物業構成,總建築面積近1000萬平米。

據鏈家網顯示,天通苑1居租金約為5000元/月左右;90平米左右2居月6000-7000元/月,100平米左右2居約8000元/月;3居則根據面積不同約為8000-10000元/平米左右。

假設你初來北京,與人合租一個1居室,月租金則約為2500元/月左右,算上水電、網費等其他開銷,大約需要3000元/月。

粗略預估下,房租等硬性開銷3000元+飯費1500元+車費話費300元+其他必要開銷,如日常洗漱用品等200元,一共5000元。這也就是意味著,如果你剛來北京,必須要找一份稅後工資至少5000元的工作。

03

都說北京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可不管80後還是90後,都在一邊吐槽這個城市,一邊努力生活在這座城市。只因這是一座有夢想的城市,工作壓力、房貸壓力、房租壓力……都比不過心中那小小的夢想。

當夜幕降臨,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奔走在路上,心裡默默盤算著這個月的工資又要交房貸了,一面還要想著明天的PPT晚上到家要趕出來。

增肥吧!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

身為80後,我們不努力不行,因為退無可退,因為父母只有我們,孩子只有我們。

身為獨身子女,既沒有兄弟姐妹和你一起分擔父母的養老問題,也沒有兄弟姐妹和你相扶持。唯有自己,必須堅持。

朋友W曾經說,父母老了,我們家2/3都是老人了,我不努力不行啊,我得讓錢包長胖的速度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是啊,在北京這座城市,我們揹負著父母的希望、孩子的期盼,生活的壓力,我們所有人都在負重前行。

惟願,我們努力的速度能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惟願,砥礪前行的我們能趕上夢想的腳步。

惟願,錢包長胖的速度能趕上房價的上漲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