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子业概况

概况

  • 电子业是香港最大的产品出口创汇行业,占香港2017年总出口66.2%。业内出口以转口为主,多属高科技产品,尤以电讯设备、半导体及电脑相关产品为然。
  • 根据最近期的统计数字,2016年,以价值计算,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出口地;全球第二大的电脑零配件及影像录制器具出口地;以及全球第三大的电话/流动电话及声音录制器具出口地。
  • 2017年香港的电子产品总出口上升9%。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内地、欧盟、东盟和美国。受惠中国内地加工生产需求,香港对内地出口增长9%。

业界特色

电子业是香港最大的产品出口创汇行业,2017年占香港总出口66.2%。业内出口多属高科技产品,尤以电讯设备、半导体及电脑相关产品为然。中国内地是香港电子产品贸易的主要来源地及目的地。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2016年,以价值计算,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出口地;全球第二大的电脑零配件及影像录制器具出口地;以及全球第三大的电话/流动电话及声音录制器具出口地。香港是全球主要的贸易枢纽,所处理的转口贸易十分庞大,因此得以创出上述佳绩。

零部件占香港电子产品出口约四分之三,大部分转口到中国内地作加工生产用途。制成品占香港电子产品出口约四分之一,当中大部分是家用电子消费品,包括多种视听设备、电脑产品及电讯设备。

大部分香港生产商已把生产设施迁至中国内地,藉此削减成本;至于香港办事处,则主要负责研发、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物流支援以及市场推广等。虽然香港办事处的工作与内地的制造活动相关,但在统计上大部分都归类为非制造机构。

鉴于市场瞬息万变,技术亦不断进步,香港公司都着重迅速回应,务求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很多港商已进一步加强品质保证及环境管理系统,获取ISO 9000认证及ISO 14000等认证,分别是国际认可的品质管理系统标准以及环境管理系统标准。

香港电子产品出口表现

香港电子业概况

香港电子业概况

香港电子业概况

香港电子业概况

2017年香港的电子产品总出口上升9%。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内地(占2017年整体出口63.1%)、欧盟(7.8%)、东盟(6.4%)和美国(6%)。而受惠中国内地加工生产需求,香港对内地出口增长9%。

分销渠道

香港的电子零部件公司有能力为美国、欧洲及日本的知名公司提供度身订造的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如电脑零配件、用于电讯的无线射频模块及用于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晶片组。与此同时,标准部件一般会直接付运予海外市场的分销商及生产商,而一些香港公司在中国内地及其他海外市场亦设有本身的营销办事处及/或代表办事处。

尤其重要的是,香港是亚太区重要的电子零部件贸易枢纽,许多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台湾及韩国的产品都是经过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反之亦然。多家跨国零部件生产商在香港设有办事处,在区内从事销售、配送及采购活动。

制成品方面,香港生产商主要以原创设计(ODM)模式,为海外市场的知名品牌制造产品。一些主要买家在香港设有采购办事处,直接采购。香港公司亦向北美及欧洲的专业进口商和贸易商销售产品,这些外国业者通过本身的渠道分销,或转售予客户进一步分销。

不少香港公司销售自家品牌电子产品,例如信利(Truly)、伟易达(V-Tech)、权智集团(Group Sense)、Venturer、GP以及ACL。他们的销售网络不但覆盖先进国家,亦遍及拉丁美洲、东欧及亚洲各地。

参加贸易展览会是香港电子产品公司推广产品、拓展市场的有效途径。业内重要的展览会包括在美国举行的电子消费品展览会(CES Show),在德国举行的CeBIT资讯科技展及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Electronica),在台湾举行的台北国际电子产业科技展(Taipei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Show),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电讯展(CommunicAsia),以及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香港电子产品展。香港贸发局组织多个商贸考察团前往中国内地及其他新兴市场,亦为港商提供机会与富有潜力的买家建立联系。

CEPA条款

自《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第三阶段于2006年1月实施以来,所有原产于香港的产品均可按零关税输入内地。根据既定程序,尚未订立CEPA原产地规则的产品,经香港制造商提出申请,并符合双方商定的CEPA原产地规则,将可享有零关税优惠。

大致上,适用于香港产品的CEPA原产地标准包括:(1)税号改变;(2)特定的制造或加工工序在香港进行;以及(3)符合「从价百分比」规定,即产品离岸价(FOB)中至少有30%,以及最后的制造或加工工序是在香港完成。除了原料成本及劳工成本,在香港产生的产品开发成本亦可计入从价百分比内。2012年4月1日起,假如产品在香港产生的增值含量达15%或以上,香港生产商可以把原产自内地的原料和组合零件成本计算在增值百分比内。

详细资料,以及电子产品的原产地标准参见以下连结:

http://www.tid.gov.hk/tc_chi/cepa/tradegoods/rules_origin.html

符合海外市场技术规定

大部分香港公司都能够符合海外市场的相关技术规定,包括美国UL/ETL认证或类似的产品安全规定,以及欧盟的相关安全指令和CE标志规定。在电磁兼容性方面,港商对美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均能符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标准。欧盟的CE标志也要求产品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指令。至于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大部分电器,必须符合通称「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或CCC认证)的统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安全和其他规定。

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的环保消费风气日益兴盛,香港出口商亦很关注这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欧洲,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普遍很高。欧盟已实施一系列环保指令,可能影响电子产品的销售。这些措施包括对含汞电池和蓄电池的限制、《电器及电子设备废料指令》(WEEE指令),以及《限制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

中国内地亦通过了类似的环保规例,包括现已生效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也自2011年1月1日起生效。

产品趋势

由于技术改进以及竞争激烈令价格下跌,传统资讯科技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已成为大众化产品。今天,业界追求技术改良和创新,藉此推动业务持续发展。特别是具智能功能的流动装置在全球市场大受欢迎。

同时,在许多国家,流动通讯已是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档智能手机的销路更是节节上升。而现时多款能与特定的穿戴式电子产品和智能装置相容的新型号智能手机,更特别吸引年轻人及高收入人士。

电子消费品方面,数码影像是其中一个发展方向。具备「智能电视」功能、可以连接互联网,及具备与流动装置兼容能力的大型屏幕数码电视机,和解像度达4K或以上的超高清电视机,均是业界进一步开发的重点。

此外,鉴于3D打印技术及相关物料的成本下降,若干业者更积极推出3D打印机。另一方面,业界也关注一些特色产品的发展,包括运动摄影机和无人飞机/航拍机,及与物联网(IoT)应用的相关设备。有业者认为这些产品能激发市场需求,开创新业务。其中,智能家居将会是物联网应用中,会大幅刺激对相关资讯科技系统、硬件和装置需求的主要领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