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我們的頭條號經常會收到類似這樣的提問:“我剛開始喝普洱茶,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喝到的茶是好是壞。我要怎麼做才能快速提高我的普洱茶品鑑水平呢?”

其實,任何事物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普洱茶學習也是如此。

但如果能夠吸取前人的經驗,制定一個系統化的學習方案,就會比鬍子眉毛一把抓地胡亂學習更有效率、更出成果。

為此,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學茶經驗,在此基礎對他們的觀點進行提煉和總結,最終寫出此文,與各位茶友們分享、交流。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1、積累普洱茶基本品鑑知識

想要快速提升普洱茶品鑑水平,第一步就是積累基本的品鑑知識,這一步是基礎,沒有任何能夠取巧的捷徑。

如果連普洱茶基本品鑑知識都不清楚,那後面的學習也將難以繼續,因為這一步是必經的基礎階段。

如果基本品鑑知識不足,後期往往會出現喝到一款茶,知道這茶好喝,但不知道具體好喝在哪兒?

不知道如何與其他人分享和描述。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本品鑑知識包含兩大方面: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①品鑑的基本流程和品鑑操作

觀幹茶→聞幹茶香→觀湯色→聞掛杯香→品滋味→聞杯底香→看葉底→聞葉底香

如此一整套流程逐次品鑑下來,就算還不懂應該如何描述所品鑑的茶品質,但對茶品已經有了初步大概的評判。

流程的作用就是讓品鑑者系統化、宏觀地去了解一款茶品,而且品鑑的基本流程並不複雜,多練習幾次也就能夠掌握。

如果再結合很標準的品鑑操作,那麼至少在其他人眼中,你品鑑的時候已經像模像樣了。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②品鑑的具體項目、指標

學會了基本流程,接下來就是在每個流程中,對各項品鑑項目、指標的具體詳細品評與鑑定。

如果說走流程是學樣子,那麼品鑑的具體項目、指標就是學內含。

茶葉品鑑主要有五大項目,即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

每一個項目之下都有一系列的基礎品鑑知識需要學習,如對茶葉外形評價可分為老嫩、條索、色澤、整碎度、淨度五項具體指標;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湯色評價又可分為顏色、亮度、清濁度三項具體指標;其他香氣、滋味、葉底等大項之下也有更為細化的具體品鑑指標。

將這五大項目的具體品鑑指標作出系統化的梳理學習,對於之後品鑑普洱茶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的必要性、基礎性環節。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2多喝多比較,感受不同普洱茶間的差異

在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入門品鑑學習之後,就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升級品鑑學習。

在掌握了基本的普洱茶品鑑知識之後,就可開始實際品飲,通過品飲逐一驗證上一階段所學習到的知識開始升級。

而喝不同的茶品,做出比較是升級最快的途徑,因為通過實際對比會對各項品鑑項目有更為顯著的體會。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陳期15年的老曼峨生茶茶湯|南茗佳人拍攝

如臺地茶和古樹茶對比;春茶和秋茶的對比;樹齡低一些的古樹茶和高一些的古樹茶對比;

純料茶和拼配茶的對比;不同山頭普洱茶對比,如對比易武彎弓的極致細柔與布朗山老曼峨的直接粗獷,感受不同山頭的風格特色;

不同存儲陳期的茶對比,感受不同陳期之下茶品的不同滋味;不同倉儲環境的茶對比……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彎弓新生茶茶湯|南茗佳人拍攝

諸如此類,最好能夠同時品飲兩款不同特色的茶,這樣能夠較為深刻、顯著的感受到兩款茶不同特色的差異,從而立刻做出對比,讓自己的身體記住品鑑時不同茶品較為顯著的特色差異,能夠較為快速的提升普洱茶品鑑水平。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3、歸納總結,找到自己喜歡的滋味口感

完成了入門基礎知識的積累,以及通過多喝對比感受不同普洱茶的口感差異之後,就可以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積累,

開始對自己已有的品鑑知識做總括性的歸納,將已有的品鑑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總結,更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普洱茶品鑑水平。

而在此基礎上,找出自己喜歡的口感滋味,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系統化的品鑑知識。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雖然通過系統化的知識梳理和對比品飲,能夠相對快速的提升普洱茶品鑑水平。

但普洱茶品鑑水平的持續提升,根本還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品鑑知識,以及品飲經驗的積累才能夠達到。

我們採訪了10位老茶客,最終總結出這3條學茶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