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水浒传》中攻打梁山,有钱的官兵要出钱站后面?

《水浒传》中施耐庵写过很多经典的战役,但要说最精彩的一段,要算得上“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战役。负责围剿梁山的官兵大败,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官兵们的怯战,当时在军队中有钱的官兵都出钱,让自己站在后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古代战场上,前排士兵很容易死亡。两军交战,排列布阵,双方冲锋的时候首先受到攻击的就是前排士兵,尤其是有骑兵军团冲击时,冲撞、挤压、第一排甚至前几排的士兵都会有很大伤亡。

为何《水浒传》中攻打梁山,有钱的官兵要出钱站后面?

这个我们都知道,对于这一点,影视剧与真实的战役没什么两样,前边的士兵总会先开始交战,伤亡率也自然就大了。但如果大家都不想站在前排,就像《水浒传》里一样,那自然会输,所以围剿梁山的官兵溃败也就不足为奇。

但是,前排的士兵到底是怎样一个存在呢?他们真的容易死吗?

为何《水浒传》中攻打梁山,有钱的官兵要出钱站后面?

在古代作战,其实双方进行大规模肉搏战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使用弓箭轮番攻击,或者你进入的我的包围圈,我我兵把你围住让你断绝粮草没有作战能力。在古代人口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大规模战役并不现实,死了就没了,军中将领都会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在使用弓箭时,一般来说,前排的士兵在交战中首当其冲,所以都会拿着盾牌保护好自己,反倒是在后面的士兵没有保护,伤亡率更高一点。还有一个战场小细节,如果你是将军,如何指挥战士们放箭?先射前排士兵是不明智的。如果敌人在进攻,射杀前排阻挡敌军步伐,射杀后排不但可以让敌人前进,而且在敌军溃退时可以阻挡撤退的脚步。所以看来,前排也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被针对。

为何《水浒传》中攻打梁山,有钱的官兵要出钱站后面?

除此之外,军阵在作战中根据实际需要经常变换队形,比如罗马军团就分为三线横列,根据战场情况交替作战,古代骑兵在冲击时也分为很多小队进行轮番冲击,很少出现只靠同一批人放在前排打满全场的情况,毕竟连续作战人和马都要休息。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家的活命机会都是均等的,既然轮到自己也没什么怨言。

但怕死是人本性,即使是最精锐的老兵如果面对必死的局面,也可能会权衡利弊,产生逃跑的念头。如何才能把士兵牢牢约束在军阵前列?说到底还是要靠严明的军纪。所谓军纪严明,无非是厚赏和重罚。

为何《水浒传》中攻打梁山,有钱的官兵要出钱站后面?

奖励机制我们就不说了,因为不同的军队不一样,但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总有人会为钱财拼命的。不过这不排除有不努力的士兵,真正让士兵害怕的是惩罚机制。在你面对敌人的时候不战而逃,这时候你活了,但随后会被己方将领斩杀以示效尤,如果你不逃,死了之后家属还会得到一笔抚恤金,这笔账士兵们还是算的清楚的。

无论如何,前排依旧在战场中是伤亡率最高的,“炮灰”一词指的就是站在前排吸引敌人火力的人。所以,就有人想出钱站在后排,但在战场上,想站在后面只不过是暂时的逃避,投机取巧永远得不到好处,只有勇猛杀敌才能为己方赢得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